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六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一冊語文園地六-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一冊語文園地六-天津市 - 和平區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字詞句運用”中的“連一連”是通過識字,讓學生了解漢字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讀一讀,背一背”是通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了解識別方向的基本常識。“展示臺”是讓學生知道,除課內識字外,還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識字。“日積月累”與“和大人一起讀”是提高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偏小,但經過了前六個單元的學習,已經基本逐步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生活,并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些漢字的認識、書寫,對漢字的結構和構成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還有一些困難。因此,我設計了“游樂園游戲闖關”的模式,將一節課中的內容進行分塊挑戰,提高學生的興趣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游戲中學習。鞏固,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結構將生字分成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兩類,初步發現漢字的構字規律,體會漢字的美。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認識表示方位的詞,能辨別前后左右,能參照太陽辨別方向。
3.在認識各種招牌的過程中識記生字,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生字的兩種基本結構: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 2.正確、流利朗讀兒歌,會辨別方向。 3.學習在生活中識字。 五.教具準備:
籃子、蘋果貼圖,PPT課件,插圖,學生用蘋果卡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
師:咱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聽聽他是怎么介紹自己的!(出語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小明!很高興認識你們!) 師:他是誰呀? 生:小明!
師:今天啊,小明要帶我們去語文園地玩一玩,這里有美麗的風景,溫暖的陽光,休息娛樂的地方,還能學到好多的知識!想去嗎? 生:想!
師: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語文園地六】 學生讀課題。
二.教授新課:(一)師:一進大門,你先看到了什么? 生:蘋果!
師:是呀,蘋果上還藏著字呢!如果你認識它,就大聲說出它的名字! (一個一個依次出示字,學生齊讀)
師:看來這些字你們都認識!咱們開火車再讀讀這些字,誰想做火車頭? (學生開小火車讀)
師:小火車開得真順暢。這些神奇的小蘋果都掉到地上了,小明想把蘋果分類裝進小籃子里,咱們幫幫他好不好? 生:好!
師:(出課件)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小籃子,哪兒不一樣? 生1:里面的字不一樣。
生2:一個左右結構,一個上下結構。 師:你真會觀察!那可以按照什么來分類呢? 同學邊說,邊出示學習小泡泡
師:老師這里也有兩個這樣的小籃子,誰想到前面來,分一分小蘋果? (兩名同學上前分)
將“語文園地六”打造成一個可以進去“逛”的情景,用“小明”帶領我們進去玩
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是之前學過的字,所以首先進行復習和鞏固,用齊讀和
開火車讀的方式進行全班參與的復習和鞏固。
通過觀察籃子上的字,讓學生自己發現漢字的規律,進而進行分類。
師:你們的手里也有這樣的小蘋果,按字的結構,來給它們分分類吧! (兩位同學上來分——同桌合作——教師巡視) 師:大家快看看,你們和他們分的一樣嗎? 生:一樣!
師:帶著大家讀讀這些字吧!他讀哪個字,咱們就把帶有那個字的小蘋果高高舉起讀一讀! (兩位同學領讀)
師:會讀了也會分類了,快打開書,拿出一把尺,把相同結構的字連上線吧。 師:誰想到前面來讓大家看看你怎么連的? (展示)
師:看來啊,給字分類,沒有難倒你們!那你還知道哪些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呢?
(拓展:爸、字、草、雪 媽、打、棋、雞、詞、語)
(二)師:哎呀,摘蘋果、分蘋果,小明玩兒的太開心,在園地里都迷路了!快來告訴小明,咱們要往哪里走呀? 生:向東走!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園地標識上寫著了!
師:你觀察的可真仔細,那哪兒是東呢?(出小兒歌)快從兒歌里找一找吧。 生: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
師:你可真會讀書,一下子就找到了早晨時,面向太陽的那一面就是東方!因為太陽啊,都是從東方升起的!那和東方相反的方向就是—— 生:西方!
師:看來啊,要想分清方向,這首小兒歌能幫我們大忙!快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吧。 (同學自由讀)
師:(出示:晨、面、向、太、陽) 誰想做小老師,領大家讀一讀? 師:字都認識了,誰想把這首小兒歌讀給大家聽聽?(同學讀1) 師:你們聽老師來讀一讀,一定要注意中間的停頓。
孩子們手中的小蘋果,又能分類又能充當字卡,提高了學生
的參與度,讓全班學生參與其中。
適當擴展,學生可以回憶之前學習過的生字進行分類。
小兒歌除了學會辨認方向,重在朗讀,(教師范讀——課件逗號紅) 師:誰學著老師的樣子,再讀讀? (學生讀2)
師:你注意到停頓了!誰想和他比比賽? (學生讀3)
師:讀得不錯,咱們男女生合作,再來讀讀吧! (男女生讀4)
師:剛剛我們找到了東和西這組方向相反的詞,同桌之間再讀讀這首小兒歌,讀完后一起再找找,小兒歌里還有幾組這樣的詞呢!開始吧! (同桌邊讀邊找) 師:誰想說說?
生:我們還找到了左——右、前——后、南——北。 (在PPT上顯示) 師:誰想讀讀? (同學讀)
師: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讀讀!(齊讀) 師:(挖空)這樣你還能說嗎?
生:西——( ) 北——( ) 后——( ) 右——( ) 師:沒難倒你們!那咱們再玩個對對子的游戲,好不好? 生:好!
【我說上——我說下】【我說前——我說后】【我說左——我說右】 【我說前——我說后】【我說東——我說西】【我說南——我說北】 (最后說小兒歌中的幾個)
師:說的可真好!那咱們再玩兒一個“找一找”的小游戲,看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師:找一找,黑板在教室的—— 生:前面!(手指)
師:找一找,板報在教室的—— 生:后面!(手指)
所以多方式的朗讀時小兒歌學習的關鍵和重點。學生們可以在朗讀中體會方向辨認的方法。
“對對子”和“你說
我做”的游戲讓學生們在學習完兒歌中的方向后,再滲透進“語文園地四”的“反義詞”,在動腦和做動作中體會“相
師:找一找,窗戶在教室的—— 生:左面!(手指)
師:找一找,門在教室的—— 生:右面!(手指)
師:聰明的同學已經發現了,這都是一組一組的 生:——反義詞。
師:把他們送回句子里,誰再來讀?(同學讀)
師:你們配合得可真好!最后咱們一起拍著小手,再來讀讀吧!(拍手讀) (三)過渡:分清了方向,那咱們就和小明向東走走吧。 (出示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方? 生1:小賣部!
師:你可以去小賣部做什么? 生1:可以買到好吃的東西。 師:我們都喜歡!一起讀讀! 生:小賣部!
師:買點兒吃的喝的,繼續逛逛!
生2:這是報刊亭,這里可以買到報紙和雜志。 師:一起讀! 生:報刊亭! (繼續逛)
生3:這是人民路公交車站,這里可以乘坐公交車。 師:真方便,來讀讀! 生:人民路! (繼續逛)
生5:這是衛生院,這里可以給病人看病。 師:多重要的地方呀,來讀讀吧! 生:衛生院!
師:哎呀,這些招牌上的字我們可沒學過,你們怎么都認識呀?
反”的概念。
“展示臺”活動中,我將其設計為了語文園地中的一景,同學們可以跟著小明去逛一逛,買買東西,并在其中加入適當牌子名稱的擴展,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識字”的樂趣。
生:我在馬路上經常能看到,我就認識了! 師:哎呦,你在生活中就能自己識字了!
師:老師知道,你們在生活中,都認識了很多課堂中沒學過的字是不是? 生:對!
師:好多同學是不是已經把這樣的字帶來了呀?快舉起來給我們看一看! (同學舉起手中的展示)
師:快和同組的同學分享下你認識的字,如果她不會,就小聲地教教他,開始吧! (同學交流)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和大家展示展示? 【兩組同學展示】
師:你們不僅能在生活中識字,還能將他們帶到課堂,和同學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老師喜歡這樣的你們,你們真是識字的有心人! (四)
師:和小明逛了那么多地方,是不是有點兒累了? 生:對!
師:誒,這兒還有一個—— 生:電影院。
師:咱們進去休息休息,看個電影好不好? 生:好!
師:看看今天放的是什么電影?(點擊電影院——放視頻) (學生欣賞)
師:看著這美麗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發揮想象)
師:唐代的大詩人李白,也寫了一首詩,描寫這又大又圓,還發光的月亮!(出示詩歌)你們想讀嗎? 生:想!
師:借助拼音,自己來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
將最后《古朗月行》的學習安排在“電影院”中,為學生設計好相應的情景,學生可以在欣賞中感受
古詩的美妙,并在朗讀中體會古詩的韻味。因為本模塊中的古詩并不需要逐字理解,重在感悟和品師:誰想讀給大家聽? (同學1讀)
師:字音讀得真準確,誰還想讀? (同學2讀)
師:小的時候啊,李白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就把它當作了—— 生:白玉盤。 師:誰來讀? (同學讀1)
師: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讀讀!小時不識月—— 生:小時不識月。 師:呼作白玉盤—— 生:呼作白玉盤。
師:又好像住在瑤臺的神仙用的,美麗的鏡子,飛到了天上,誰再來讀? (同學讀1)
師:跟老師讀一讀!又疑瑤臺鏡—— 生:又疑瑤臺鏡。 師:飛在青云端—— 生:飛在青云端。
師:誰聽出來了,要想讀好古詩,你都要注意些什么? (同學回答)
師:是呀,讀古詩和讀兒歌可不一樣,我們要有詩句中間的停頓。看來你聽出了老師的停頓,那你能為大家讀讀嗎? (同學讀古詩) 師:她讀的好不好? 生:好!
(同學做小老師零度) 師:你們想讀嗎? 生:想!
師:和你的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注意詩句之間的停頓,開始吧!
讀,因此我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們讀起來,希望可以讀出古詩的美感。
(同桌練讀) 師:誰想讀? (學生讀全詩)
師:你讀得真不錯!和他比比賽! (學生讀全詩)
師:小時候,李白認識月亮嗎?讀—— 生:小時不識月!
師:把月亮叫什么名字呢?—— 生:呼作白玉盤! 師:又像什么呢?—— 生:又疑瑤臺鏡! 師:哪去了呢?—— 生:飛在青云端!
師:像瑤臺上的神仙用的鏡子,該有多美啊!誰能讀出它的美? (生1讀)
師:哎呀,聽你讀得,讓老師覺得這美麗的月亮就在我們身邊。誰還想讀? (生2讀)
師:短短的一首小詩,就能寫出那么美的月色,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吧! (學生最后一遍齊讀) 三.總結課文:
師:電影欣賞完了,太陽就要落山了。你們知道太陽從哪里落山嗎? 生:西面!
師:那小明要往哪個方向走才能回到語文園地的門口呢? 生:往西走!
師:看來,你們都會利用太陽辨別方向了。
今天,我們和小明一起,游遍了語文園地中好多有趣的地方,還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這么溜走了,到了和小明說再見的時候了! (語音:同學們再見!希望下次還能和你們一起游玩!)
一天的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結束,在“語文園地”中的游覽也接近尾聲,此時再次引入太陽,擴展
回家時如何辨別方向。情景有始有終。
生:小明!再見!
師:那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第二課時)——和大人一起讀
一.過渡:又到了我們的讀書時間了,今天我們要讀的是一首兒歌,請大家齊讀兒歌的名字“誰會飛”。
二. 教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兒歌中寫了幾種動物? 預設:兒歌中寫了鳥、馬還有魚。
三.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圈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字。 四.指名分小節朗讀,糾正字音。
五.引導學生思考:文中提出了幾個問題,是怎樣回答的? 六.在小組里交流,編動作讀兒歌。 七.指名邊讀兒歌邊做動作。 八.導問:除了小鳥還有誰也會飛? 預設:蜻蜓會飛,蜜蜂會飛……
九.課件出示幾種會飛的小動物,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編寫兒歌。 十.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詞語。
導學:你喜歡哪些詞語或優美的句子,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交流,讀一讀,背一背。 十一.作業:
1.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一讀這首兒歌。 2.試著仿寫一段兒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