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六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展示臺+日積月累-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語文園地六 展示臺+日積月累
一、導入
師:講課之前,老師要帶大家去個地方!(屏幕顯示圖書館的圖片) 師:好,誰來告訴大家,這是什么地方? 生回答:圖書館。
師:圖書館是做什么的地方? 生齊答:讀書的地方。 師:那同學們,你們喜歡閱讀嗎 生齊答:喜歡。
師:誰來說一下,你為什么喜歡閱讀呢? 生1:。通過閱讀,我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生2:通過閱讀,我可以積累更多的生字。 生3:通過閱讀,可以讓我讀文章的時候更流利。 生4:閱讀讓我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 生5:通過閱讀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師總結: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閱讀可以讓我們的知識更豐富,讓我們的視野更廣闊。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大家平時閱讀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屏幕顯示學生閱讀的照片)通過家長的反饋,老師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閱讀,老師感到很欣慰,同時也要為同學們點贊!
師:書籍是知識的海洋,閱讀又是同學們的興趣。為了能讓同學們在
學校的時間里,也能進行閱讀,咱們班級設置了圖書角。(板書:圖書角)圖書角的書籍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每名同學都可以借閱,是班級公共的資源。那是不是說,同學們可以隨便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呢? 生回答:不是。
師:對!圖書角是班級的公共設施,所以需要同學們去遵守它使用的規則,我們給它定名為《圖書借閱公約》。(板書)那么,公約的內容都有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一邊看表演,一邊擬定公約。(屏幕顯示:圖書借閱公約) 二、小組表演,擬定公約。
1、第一組表演:借閱圖書后,隨意亂放。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生1:他看完書以后,沒有放回原來的位置。 生2:他把圖書亂放,這樣圖書角就不整潔了。
生3:他隨便放圖書,其他學生想要看書的時候,就找不到了。 師:對。圖書角的書籍都是分好類的,也為了保持圖書角的整潔,所以看完圖書應該放回原位。
(屏幕顯示:1、借閱圖書后,應放回原位。) 2、第二組表演:在書上亂寫亂畫。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生1:他在書上亂寫亂畫。
生2:我們應該愛護書籍,不能在書上亂寫亂畫。
生3:他在書上亂寫亂畫,其他同學看的時候,就看不清楚了。 師:好,大家說得很有道理,那么第二條就是:不能在圖書上亂寫亂畫。(屏幕顯示:2、不能在書籍上亂寫亂畫。) 3、第三組表演:把借閱的圖書帶回家。 生1:他把書帶回家了。
生2:圖書角的圖書是班級的,大家的,不是某人的。 生3:如果他把圖書帶回家,當別人需要的時候就不能閱讀了。 師:圖書角的書籍是大家的,不是某一個人的,不能把圖書帶回家。 (屏幕顯示:3、圖書角的圖書不能帶回家。)
師總結:好,通過同學們的討論與發言,班級圖書角的《圖書借閱公約》已經成型了。同學們,我們是一起制定,也要一起遵守,以后更要一起好好管理,讓圖書角真正成為知識的海洋,文明的殿堂! 三、過度
遵守公約是一種美德,舉止文明是一種美德,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美德。我們之前學過一首關于糧食來之不易,節約糧食的古詩,誰能告訴大家這首古詩的題目? 生:《憫農》
師:非常正確!誰來背誦一下? 生背誦。
師: 大家一起來背誦一遍。 生齊背誦。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紳。詩人李紳創作了兩首《憫農》,現
在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板書:憫農) (屏幕顯示《憫農》的內容) 四、講解《憫農》 1、師自讀一遍詩歌。 2、師領讀詩歌,并強調字音。 粟、猶的字音。 3、解釋字、句。
第一、二句:粟:泛指谷物(小米)。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很多的糧食。 (屏幕顯示譯文)
第三、四句:四海:指整個國家。猶:仍然。
天下沒有一塊閑置的土地,是說所有的土地都被耕種了,可還是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屏幕顯示譯文)
師總結:這首詩的前兩句,像我們描繪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的豐收景象。后兩句呢,是農民辛勤勞作,到最后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悲慘結局。講到這里呀,我們確實很同情、憐憫那些辛勤勞作的農夫。學習完這首詩,可能會讓我們的心情有些沉重。不過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每一天我們都能吃飽穿暖,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又美好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通過學習這首《憫農》,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生1:通過學習這首詩,我明白了農門伯伯種地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
生2:我們不能浪費糧食 ,應該珍惜糧食。 師:那我們以后應該怎樣做呢?
生1:以后吃飯的時候不剩飯,不倒飯,能吃多少,就讓老師給盛多少。
生2:不挑食,珍惜每一粒米。
生3:;如果是去飯店吃飯,應該少點些食物,避免浪費。 六、課后作業
這節課的作業就是:背誦《憫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