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5課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5課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天津市河北區興華小學
【教學內容】聆聽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 【課時】一課時 【年級】二年級 【教材分析】
《跳圓舞曲的小貓》是一首專門為孩子們寫的管弦樂曲,由美國作家安德森作曲,為我們描繪了一群可愛的小貓,在優美的圓舞曲音樂的伴奏中,歡快起舞的情景,并且在樂曲的結束處,突然傳來了幾聲狗叫,使正在專心跳舞的小貓大為震驚,樂曲在一連串的上行音之后,巧妙地結束了全曲。這首樂曲屬于描繪性音樂,用音樂來描繪跳舞的小貓,更容易讓二年級的學生理解。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通過聽賞從而培養學生們的愛心和個人觀察能力,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
2.知識目標:聽賞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了解樂曲的情緒,并能隨樂曲旋律表演創編,敢于表現自我,在活動中盡情的、自信的展現自我。
3.能力目標:通過聆聽找到小貓的叫聲,并能用可愛的動作去表演模仿;還能夠用小木魚來為樂曲進行伴奏;再通過身體的動作,初步感受圓舞曲的特點和學習圓舞曲優美的舞姿。 【教學重點】
能夠把握聽賞音樂中描繪的動物形象,并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能夠準確的找出小貓的叫聲并且模仿;學會用小木魚為樂曲伴奏;感受圓舞曲的韻律,并能夠跟隨著音樂學會跳圓舞曲。 【教學環節】
舞曲導入——感受體驗——參與表現——拓展延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鋼琴 小木魚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舞曲導入
隨著《杜鵑圓舞曲》的音樂節奏,師生一起美美的跳起來
在一上課的時候,就能夠把學生帶入到圓舞曲的音樂感覺
中,既能夠讓學生體會舞曲的感覺,又能夠引出這節課的課題。
感受體驗
1. 初聽全曲
學生初聽全曲,教師劃旋律線,讓學生能夠很形象的感受音樂旋律和情緒的變化,并引出樂曲。 2.再聽全曲
提出問題:邊劃旋律線,邊找到小貓的叫聲。 3.欣賞、表演樂曲第一樂段
1)找到小貓叫聲,并用動作表示,從而引出樂曲中模仿小貓叫聲的樂器,并進行介紹。
2)讓學生模仿小貓的叫聲,并跟隨著音樂邊做小貓動作,邊模仿叫聲。
3)引出這只小貓還會唱歌。老師教唱學生唱歌的方法,并進行教唱。
4)跟隨著音樂能夠很自信、自然地表演第一樂段。
4.欣賞、表演樂曲第二樂段
1)這只小貓跟隨著音樂,歡快的跳起了舞,邊跳邊旋轉著,老師邊跳邊用木魚為樂曲伴奏。
2)教師講解并指導學生使用木魚,并指導學生為樂曲伴奏。并引導學生用彈舌,來模仿木魚的聲音,一起來為樂曲伴奏。
3)引出圓舞曲。教師邀請一位學生一起跟隨著音樂來跳圓舞曲,并且讓學生觀察我們是怎么來跳舞的。
4)教學生如何來跳圓舞曲,指導動作,并能跟隨著老師的節奏來兩人成對的跳舞。
5)跟隨著第二段音樂,邊用木魚伴奏,邊一起成對的旋轉,跳圓舞曲。
通過聆聽音樂,能夠
自己劃出旋律線,
并能夠通過劃旋律線,
找出小貓的叫聲,并能夠模仿小貓的動
作跟隨著音樂表現出來。再通過用歌詞來表現可愛的小貓,
用多種方式理解和表現出音樂來。充分
的加深了學生對樂曲的興趣和理解。
5.欣賞、表演樂曲最后一個樂段
1)欣賞最后一個樂段,并說出和哪一個樂段最為相似,并用動作表示出來。
2)介紹最后一個樂段的情景,并引出樂曲一共有三個樂段:A、B、A。 5.完整的表演全曲
1)教師提出要求:第一樂段劃旋律線來表現;第二樂段兩人成對拉手、旋轉跳起圓舞曲,并請學生用木魚來伴奏;第三樂段一邊演唱樂曲,一邊學著小貓的動作和叫聲。
參與表現
1.啟發學生聽出小貓叫聲,并能夠學著小貓的聲音,可愛的叫出來,來模仿小貓。
2.能夠自信、可愛的模仿出小貓的各種動作,啟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編能力。
3.能夠通過老師指導的正確方法來演奏木魚,并能夠掌握正確的節奏,來為樂曲伴奏。并啟發學生用彈舌來模仿木魚的聲音,為樂曲伴奏。
4.讓學生體會圓舞曲優美的旋律,并能夠讓學生自己大膽、自信的跳出優美的圓舞曲的舞步,歡快的
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讓學生
能夠主動地、盡情的投入到音樂中,去理
解音樂,表現音樂。
沉浸在音樂中。
拓展延伸
1.在剛才的樂曲中,出現了小狗的叫聲,小狗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起來跳圓舞曲了,引出《小狗圓舞曲》。
2.學生欣賞郎朗演奏的《小狗圓舞曲》。
3.提出問題:這兩首樂曲有什么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4.引出圓舞曲的定義。
5.跟隨《杜鵑圓舞曲》,讓學生跳著優雅的舞步離開教室。
以探究學習的方式,比較、了解這兩首樂
曲的不同和相同之處,來培訓學生的對比學生的能力,能夠
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理解音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