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5課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音樂教學設計——《跳圓舞曲的小貓》
教材分析:
《跳圓舞曲的小貓》管弦樂曲。是一首專為孩子們寫的管弦樂曲,由(美)R·安德森作曲。曲調詼諧有趣,描繪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小貓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起了美麗的圓舞曲。
樂曲具有擬人化與寫實的特點,為三部曲式(A+B+A1),四小節的引子,好似一個自豪的小貓一步步走進了‚舞場‛,預備翩翩起舞;A段主題旋律美麗抒情,用弦樂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運用,形象地模擬了小貓的叫聲,增加了樂曲的詼諧情趣和突出了主題內容。旋律進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現了小貓那頑皮好動的性格。B段旋律歡快活潑,音樂一氣呵成,表現了十分熱烈的場面。用木管樂器主奏。它描繪小貓越跳越興奮,在快速地轉,音樂進行中不時傳來幾聲貓的叫聲,似乎時刻提醒著欣賞者:這是小貓在跳舞。尤為有趣的是在樂曲的結尾處,忽然傳來了幾聲狗叫,使正在專心跳舞的小貓大為震動,音樂用了一連串的上行音忽然結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繪了小貓聽到狗叫后迅速逃離了舞場,巧妙地結束了全曲。 教學理念:
本課以學生為主體, 通過樂曲的欣賞和音樂作品的律動體驗,加強學生的音樂感知體驗,讓學生在欣賞、體驗以及活動中感悟到音樂中的動物形象,學會觀察、捕捉、想象生活中的動物形象,讓學生喜愛、模仿以及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聆聽模擬小貓叫聲、哼唱音樂主題旋律,讓學生喜愛小動物形象的音樂。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聆聽、辨別樂曲的速度、情緒的不同。 知識與技能:初步感受三拍子的節拍特點,體會圓舞曲的韻律感。 教學重點:
模擬小貓叫聲、哼唱音樂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
感受三拍子的節拍特點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音樂欣賞法、律動教學法、游戲教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小貓小狗手偶、小提琴、文具盒、筆 、課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設計意圖:通過吸引式的導入講述作者背景故事配合手偶,吸引學生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由被動變主觀自然而然的融入課堂情境中)
師:很多年前,美國音樂家安德森,養了一只很可愛的小動物,它既會唱歌又會跳舞,每次安德森和它一起玩耍,可開心了,瞧,它正開心地哼著歌(師哼1)、跳著圓舞曲(師哼2)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師哼喵~)同學們快和它打個招呼吧。 學生:開始是打招呼、引導后用小貓叫回應。
師:真有禮貌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樂曲叫做《跳圓舞曲的小貓》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手偶小貓的語氣,歌聲,舞蹈導入 、在進行現場互動問候讓習慣的HELLO變成小貓的問候形式,深刻體驗動物之間的語言帶來奇妙的體驗,提供讓學生進入主題樂句的學習環境、拉近師生距離,達到課堂設計效果,為后面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的解決做好鋪墊。 2、情緒游戲
師:老師說你們變小貓動作,睡覺的貓‘蹦(拍手)跶噠’變(師轉身),開心的貓‘蹦(拍手)跶噠’變,懶貓‘蹦(拍手)跶噠’變
師:你們說‘蹦(拍手)跶噠’變,猜老師變的小貓(害羞的、悠閑的走路)
生:學生很樂意,喜歡玩這樣的游戲
設計意圖:情緒游戲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情緒的不同,可以用動作體現,也可以在音樂中體現,為后面的情緒體驗、感知三拍子做好鋪墊。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師:生活中有這么多不一樣的貓,請大家閉上眼睛聽音樂中有一只怎樣的貓? (A1)設計意圖:貓的形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閉眼聆聽可以更好的結合自身與音樂中碰撞想象出小貓的形象
師:你們聽出了音樂中多姿多彩的小貓,還聽到了什么? 生:貓叫
師:小貓怎么叫的呢? 生:自由模仿 (二)繼續聆聽
師:你們模仿的叫聲都很好,音樂家模仿的小貓叫聲是怎樣的呢,一起來聽聽吧。(A2)
師:這只可愛的小貓是怎么叫的呀?(師帶喵~) 你們能加上小貓動作嗎?真是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小貓。 設計意圖:自由模仿是學生只是隨自己的生活經驗模擬的一個聲音,通過問話引導,讓學生去主動聆聽音樂模擬的小貓叫聲,加上動作讓音樂中的小貓形象更加生動。 (三)分解細聽
師:音樂里的小貓是喵~這樣叫的,那他叫了幾聲呢,我們再來聽聽?(A3)
設計意圖:學會小貓叫聲,在去數叫聲,有趣的加強學生聽的意識
(四)哼唱表演
師:小貓唱著歌、跳著舞,還時不時發出叫聲,我們也來吧 (出示歌譜 師畫貓頭旋律線)
師:你聽的很認真,老師想和你合作唱,你唱小貓的叫聲,老師唱旋律,其他同學仔細聽,如果我們唱的好要給掌聲哦, 表演 1 我還想和一位同學合作唱,誰愿意來,你的聲音真好聽
表演2 同學們你們想唱嗎? 那好、來吧 (鋼琴帶唱) (生唱‘喵~’后,師大拇指)
師:如果老師不唱,你們能唱嗎。生:能 師:好,你們來,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讓音樂回蕩在我們的周圍,學生模仿的聲音越來越有韻律感、美感。 (五)演譯樂曲
師:你們的歌聲真動聽,跟著音樂來唱一唱,要加上貓的動作和聲音哦 (A4)
設計意圖:從音樂中到生活,從生活回到音樂,在音樂中跟唱,律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跟唱,完整的體驗第一段樂曲。 B段
師:小貓跳著舞,突然,有一個東西在小貓咪眼前一晃,他發現什么了呢?(線球、老鼠)(老師用手拍三次快的、拍強拍三次,轉1圈)(聽1)
設計意圖:老師拍節奏,轉圈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直觀的看到音樂的變化,帶來的動作,形象,情緒的不同。
師:發現了什么它在轉呢(師示范轉圈帶上手)?生:老鼠,
師:老鼠跑的快,小貓怎么辦,生:快速的,圍著它轉 師:我們來給抓老鼠的小貓伴奏加油好嗎,老師拍三拍快的,你們拍強拍三次,用手劃圈表示小貓圍著抓老鼠(2次)你們要拍仔細了不然老鼠要跑掉了,你們會了嗎?我來看看 12組、34組。 師:跟著音樂來一遍(聽2)
師:哪個同學來拍(示范)三下快的節奏,(4人)請同學們跟著這幾個小貓來一次(小貓頭飾),一起劃圈,重復四次(生生合作) 師:你們給小貓鼓足抓老鼠的勇氣,請帥氣、美麗的你們回位。 師:我們安靜的起立,跟著小貓一起來抓老鼠吧?(聽3)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感知三拍子、熟悉、運用三拍子的同時體驗音樂的樂趣 A’段
師:音樂還沒有結束? 瞧、小貓又跳起來了(聽1) 師:你們聽出跟哪段相似嗎? 生:和第一段相似
設計意圖:聆聽在提問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在回顧中找到相似
師:對、狗叫聲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呢?再來仔細的聽一遍(聽2)
生:···我被你想象的這個畫面吸引了
設計意圖:再次聆聽給足學生想象的空間,自由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無線放大 師:可憐的小貓還沒有跳完這個舞就逃跑了。這個樂曲也就結束了。
師:那你們知道這里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師拿出小提琴 生:小提琴
師:你們會拉嗎?它是左手拿弦放在脖子下面,右手拿弓(師哼) 師:請同學們拿出筆和文具盒跟著音樂來當一回演奏家吧(聽3) 設計意圖:聆聽樂器音色、模擬樂器,老師展示模擬小提琴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拿平時生邊的物品文具盒、筆進行模擬 三、表演
師:同學們我們來一次完整的表演吧。聽到第一段音樂時,我們唱歌做小貓的動作。第二段音樂時拍手打節奏,手表示轉圈,第三段音樂拉上小提琴。現在開始我們的音樂舞會吧。(聽)
設計意圖:完整的表演,學生在表演中感知、體驗音樂表現的動物形象,快樂的想象,認真的模擬,享受的傾聽,感知音樂的動物形象美。
四、聆聽《小狗圓舞曲》
師:小音樂家們,聽到你們的演奏,小貓家的鄰居小狗也跳起了圓舞曲,看看它和小貓有什么不一樣,大家左手掌心向上,右手食指和中指在掌心上跟著老師一起跳舞吧。(自己表情、對學生表情要夸張1、在手上,2、遠近,3、轉圈高低起伏)(聽1)
設計意圖:對比兩首樂曲的情緒、樂器的不同、音樂形象的區別,同時也聯系到生活中這兩種小動物的不同,感知音樂帶來的美好越快
樂,動物形象帶來快樂。
師:小狗圓舞曲和小貓圓舞曲一樣嗎? 生:不一樣,鋼琴 師:剛剛聽到的是管弦樂器合奏的,這是鋼琴獨奏 師:還有什么不一樣嗎?師哼唱不一樣 生:音樂很快 師:音樂的速度更快了
師:這首樂曲速度非常快,因此又被稱為《一分鐘圓舞曲》這首樂曲是波蘭作曲家肖邦寫的,你們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啊? 生:可愛、活潑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比優雅的小貓與活潑的小狗,感知音樂情緒的變化,達到教學目標。
結語:小貓、小狗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能看見的小動物,在音樂家的筆下我們的動物朋友小貓、小狗是那么地熱愛音樂,并把它們的快樂帶給了我們,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妙、歡樂在生活中多唱歌,多跳舞,多聽聽音樂,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
設計意圖:聽音樂,品生活,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美,音樂來自生活,又回歸生活,美在身邊的每一處, 聽到的、看到的、欣賞到的、那都是大自然給予的,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教學反思:對于二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來說,小貓小狗都是他們非常熟悉的小動物,但是如何通過音樂欣賞來提升對小動物的形象,
捕捉音樂中的畫面與聲音認識、既要捕捉生活中的動物形象又要符合音樂的審美要求,以及情緒情感的深刻體驗,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引導上突破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而是利用有趣的手偶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環節都是緊密相連時刻圍繞著教學重難點來進行有效教學,在學生的引導上,以及積極興上還需要在深入的挖掘一些符合孩子年齡特征的教學環節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