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跳圓舞曲的小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音樂中的動物《跳圓舞曲的小貓》遼寧省 - 大連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音樂中的動物《跳圓舞曲的小貓》遼寧省 - 大連
《跳圓舞曲的小貓》教學設計
課型:欣賞課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課標版(五線譜)一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一、教材分析
《跳圓舞曲的小貓》是由美國作曲家安德森為兒童創作的一首管弦樂曲,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A+B+A')。樂曲詼諧有趣,具有擬人化與寫實的特點,描繪了一只活潑、調皮的小貓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起了歡快的圓舞曲。
引子部分,好似一只調皮的小貓一步步走進了“舞場”,準備翩翩起舞。A段主題旋律優美抒情,由弦樂器主奏。小提琴運用“滑奏”的技巧,形象地模擬了小貓的叫聲。旋律進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現了小貓那頑皮好動的性格。B段旋律歡快活潑,由木管樂器主奏,運用了頓音、裝飾音等各種不同的演奏技巧,刻畫了小貓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形像。A'段尤為有趣,在樂曲的結尾處,忽然傳來了幾聲狗叫,使正在專心跳舞的小貓嚇了一跳,音樂用了一連串的急速上行又下行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小貓聽到狗叫后迅速跳離了舞場,巧妙地結束了全曲。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掌握水平還比較低,處在初級階段,需要教師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降低難度,循序漸進,幫助他們積累音樂經驗。另一方面,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適合采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三、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能自然地表現小貓的音樂形象。
2、仔細聆聽樂曲,通過聲勢、演唱、律動感受圓舞曲的節拍特點。 3、體驗音樂的美感,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音樂情緒及圓舞曲的特點。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樂曲情緒的變化并表現小貓的形象。
五、教學準備
課件、電腦、觸控電視、小提琴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引子與獅王進行曲》片段,學生聽辯并模仿動物形象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那好,請你來聽一聽這段音樂表現的是哪種動物? 師:我們一起來模仿獅吼的動作!
2、播放《野蜂飛舞》片段,學生聽辯并模仿動物形象 師:下面聽一聽這段音樂表現的是誰?
師:注意聽音樂,老師這里有一只魔法棒,會指揮你們的飛行高度!
3、播放《跳圓舞曲的小貓》片段,學生聽辯并模仿動物形象 師:再來聽一聽這是誰出現了? 師:我們一起來模仿小貓的叫聲!
4、故事導入(教師講述一個關于小貓跳舞的故事)
師:森林里有一個小木屋,木屋的主人養了兩只小貓,他們很可愛但又很調皮。有一天,主人不在家,它們竟然在家里跳起舞了!
【設計意圖:導入環節從音響出發,使學生關注聆聽,并聽辨出獅子、野蜂、小貓的音樂形象,再由故事導入激發了學習興趣,創設了學習氛圍。】 (二)、完整欣賞
1、初聽樂曲(學生聆聽什么樂器模仿了小貓的聲音?) 師:我們來完整聆聽樂曲,想象一下小貓跳舞是什么樣子的?再聽聽小貓的叫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樂器介紹(教師用小提琴示范“滑奏”技巧,學生配合表現小貓的聲音和動作)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小提琴,你們看小提琴是怎樣模仿小貓叫聲的?(教師演奏a主題) 師:對了,這種小貓的叫聲是用小提琴“滑奏”的技巧來演奏的。你來配合老師,模仿小貓叫的聲音吧!
【設計意圖:以音樂為本,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教師用自己的琴聲,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 (三)、分段欣賞 1、聆聽A段
(1)拍一拍(學生聆聽a主題感受樂曲節拍;教師出示節奏圖譜,學生用貓爪聲勢參與) 師:下面小貓就要開始跳舞了,請你們聽音樂,看節奏圖譜,想一想這是幾拍子的舞蹈? 師:我們也來模仿小貓的爪子來打拍子吧!
(2)唱一唱(教師范唱a主題,學生唱喵~的聲音;教師用小提琴伴奏,學生演唱a主題) 師:你們和小貓配合的真好!你們聽,小貓高興地唱了起來。(教師范唱) 師:你們也能和小貓一起唱嗎?先來試試唱喵的聲音吧! 師:試一試唱第一個樂句吧!兩個樂句都來唱一唱吧!(教師小提琴伴奏) (3)跳一跳(學生模仿教師,根據情緒變化隨音樂律動,表現第一支舞)
師:下面小貓就要開始跳舞了,你來看一看小貓是怎么跳的?(教師哼唱教動作) 師:我們和音樂一起配合一下吧!
(4)選一選(學生選擇A樂段的速度、情緒) 2、聆聽B樂段
(1)跳一跳(教師簡要介紹華爾茲,學生模仿并隨音樂律動,表現第二支舞)
師:下面兩只小貓要一起跳第二支舞了,他們踩著三拍子的舞步,跳起了優雅的華爾茲! 師:你們也和身邊的小舞伴跳一跳吧!
(2)選一選(學生選擇B樂段的速度、情緒) 3、聆聽A'樂段
(1)猜一猜(學生說這支舞和哪只舞是相似的?結尾發生了什么事?) (2)畫一畫(學生隨音樂畫出小貓的逃跑路線,并說出旋律的變化) (3)演一演(學生隨音樂表現小貓逃跑時的路線。)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嗓音自然、身體靈巧、模仿力強,聲勢、唱歌、律動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審美體驗,感受三拍子圓舞曲的節拍特點。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聆聽音樂的基本要素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從而啟發學生表現音樂形象。畫旋律線可以幫助學生從音樂要素中理解音樂,提高欣賞能力。】
(四)、完整表現
1、做一做(學生在iPad上回答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師:故事結束了,但是小貓給小朋友們留下了幾個小問題,請你們在ipad上面回答吧! 2、出示課題(教師簡介作品創作背景,出示曲式結構)
師:其實這三支舞蹈合在一起是一首管弦樂合奏,名叫《跳圓舞曲的小貓》,是美國作曲家安德森以他的愛貓為靈感創作的,描繪了一只天真活潑的小貓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起了優美的圓舞曲。
3、學生完整表現樂曲
師:讓我們一起來完整的表現這首樂曲吧!
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請你跳著小貓的舞步走出教室吧! 【設計意圖: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表現的過程同時也是音樂感受和培養、展示創造力的過程。音樂感受與欣賞能力的提高,可以豐富音樂的表現,促進音樂創造力的發展。”學生親身參與表演,能夠獲得對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為提高音樂素養打下良好基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