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5課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遼寧省 - 營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5課童趣-跳圓舞曲的小貓-遼寧省 - 營口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唱、表演、圖形譜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正確把握樂曲的主題旋律,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
2、感知并表現小提琴、木質打擊樂器的音色,能在參與活動中感受三拍子的節拍特點。
3、感受圓舞曲的特點及樂曲中不同的音樂情緒,通過表演活動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
2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強,因此在本課的欣賞教學中,我根據低年段學生的顯著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引導學生有效地聆聽音樂,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聆聽習慣,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創造、表現,從而達到欣賞教學的目的。
3重點難點
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感受圓舞曲的特點及樂曲中不同的音樂情緒。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情境導入
1、聽三拍子音樂做交誼舞的動作走進音樂課堂,和老師一起舞蹈。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參加舞會的場景,使學生很快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來。)
2、出示小貓跳圓舞曲的動畫視頻課件,老師講故事 激發學生興趣。
3、完整欣賞樂曲,老師用手勢和語言引導學生聆聽。
(設計意圖:把小貓跳圓舞曲的故事貫穿到聆聽全曲中,激發了學生聆聽音樂的興趣,也使學生對整首樂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4、學生了解作曲家安德森的創作靈感,并說出自己眼中的小貓都有什么特點?
5、“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安德森的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出示課題 )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引出本首欣賞曲的課題。)
6、出示課件,介紹圓舞曲,讓學生了解圓舞曲的特點。
活動2【活動】聆聽樂曲第一樂段A
1、小貓穿著漂亮的裙子一步一步走進舞場,和它的舞伴悠閑地跳著圓舞曲,不時地發出喵~喵~的叫聲,聆聽樂曲的第一樂段,當聽到小貓的叫聲,用動作表現出來。” (播放樂曲第一樂段)
2、引導學生說出第一樂段中小貓的叫聲是用小提琴的滑奏來模仿的。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聆聽和模仿表現“貓叫”的音樂形象,了解了小提琴的滑奏技巧在樂曲中的作用。)
3、聆聽音樂,引導學生說出這段樂曲中相同的兩次音樂在力度上有什么不同?(先弱后強)
4、“這兩次音樂就是這首樂曲的主題音樂,那么小貓的舞步在這兩次主題音樂中有什么不一樣呢?” (第一次是優美輕柔的的,第二次腳步加重了)
(設計意圖:樂曲的A段為全曲的重點部分,通過聆聽和問題讓學生感受這一樂段中力度不同的主題音樂。)
5、“小貓在優美、輕柔的主題音樂中唱起歌來了,你聽!”
①出示歌曲 老師隨樂曲邊唱邊做動作。
②“你觀察一下樂譜中出現了幾個裝飾音?我們不加裝飾音用“la”和老師學唱一遍。”
③加上裝飾音隨琴學唱、練唱。
④“樂譜中的裝飾音體現了小貓怎樣的形象?” 生“更加調皮可愛的形象。”
⑤“加上歌詞和老師隨琴學唱歌曲,注意你的聲音要優美、輕柔,裝飾音要唱得調皮可愛。”
⑥聽樂曲師生共同邊唱邊做動作。
7、播放樂曲學生表演 ,生生、師生互相評價。
8、師“小貓在悠閑地唱歌跳舞,突然音樂力度加強,小貓的腳步也重了起來,我們按著它的腳步一起來畫一畫。”
①老師領同學按著腳印練習畫圖形譜。
②聽樂曲學生練習畫圖形譜。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A段樂曲中兩次力度不同的主題音樂,引導學生體驗“小貓”在這兩遍音樂中的情緒變化,使學生帶著故事情節去理解音樂和感受音樂。)
9、播放樂曲第一樂段,師生共同表演。
活動3【活動】聆聽樂曲第二樂段B
1、小貓越跳越高興,踮起腳尖快速地旋轉起來,播放樂曲第二樂段,老師手拿響板隨樂曲跳舞。
2、引導學生說出樂曲中木質打擊樂器的聲音,出示課件,拿出響板師生進行節奏接龍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節奏練習,使學生能夠分辨木質打擊樂器的音色,并能敲擊出三拍子節拍的強弱規律。)
4、師生聽音樂共同敲擊第二樂段木質樂器部分,并說出這段樂曲的速度和第一樂段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隨樂曲敲擊節奏,讓學生感受到B段音樂節奏速度加快、音樂情緒改變,這段圓舞曲的三拍子舞步是快速的。)
5、師”音樂中你還聽到什么聲音?” 生“小貓的叫聲。” “音樂中的貓叫聲,是在提醒觀眾這是小貓在跳圓舞曲呢!”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音樂學生能夠辨別出這一樂段中的小貓叫聲,為后面的音樂律動做下鋪墊。)
7、模仿小貓跳圓舞曲兩人旋轉的動作 強調要踮起腳尖。
8、帶上頭飾,拿起響板和小貓一起聽音樂表演。
9、 聽音樂師生共同表演。
(設計意圖:在舞蹈律動中讓學生體驗圓舞曲歡快跳躍的情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音樂表現力。)
活動4【活動】聆聽樂曲第三樂段A`
1、師“可愛的小貓轉累了,又舒緩地舞動著腳步,悠閑地跳著圓舞曲。聽第三樂段音樂你們熟悉么?和哪段相似?”( 播放樂曲第三樂段)
2、“兩段樂曲完全一樣么?” 生“缺少了力度強的那一部分。” “還多了小狗的叫聲。”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和引導學生說出A’樂段和第一樂段相似和不相同的地方,培養學生自主聆聽樂曲的能力和良好的聆聽習慣。)
3、師“樂曲的尾聲部分多了小狗的叫聲,好好的一個圓舞曲就這樣被小狗給搗亂了,安德森給音樂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尾聲,同學們,你們喜歡嗎?”
4、再聽樂曲第三樂段,老師扮演小狗和學生合作表演。
(設計意圖:在師生分角色表演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增強師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讓學生體驗到樂曲尾聲部分的巧妙結束。)
活動5【活動】完整聆聽、表現
1、老師總結這就是安德森的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樂曲共分成三部分。
2、師生共同聽樂曲完整表現音樂。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聆聽和表演全曲,使學生在參與體驗聆聽、歌唱、表演的過程中真正走進音樂,從而詮釋了小貓跳圓舞曲的故事,把音樂從自己的感悟轉變為內心的音樂。)
活動6【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的舞會也這樣被小狗給搗亂著結束了。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我相信好聽的音樂會始終陪伴在你們身邊,同學們,再見。”(聽音樂做交誼舞動作離開舞會現場)
活動7【活動】課后反思
《跳圓舞曲的小貓》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音樂欣賞課,樂曲以管弦樂器豐富的音色和表現力,塑造了小貓的活潑形象及跳舞時的動態表現。
這首樂曲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首先我創設參加舞會的情境營造音樂課堂的愉快氛圍,接下來通過多媒體動畫視頻小貓跳舞的故事激發學生聆聽樂曲的興趣,讓學生在歌唱、表演、圖形譜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正確把握樂曲的主題旋律,感受圓舞曲的特點及樂曲中不同的音樂情緒,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揭開圓舞曲的面紗,讓每個孩子都變成那只跳圓舞曲的小貓。課堂中老師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表演活動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聆聽音樂的習慣,從而達到欣賞教學的目的。
但是,在教學中我也感到一些不足之處: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聆聽樂曲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如果老師的鼓勵性語言再豐富一點,用具有感染性的表情和語言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更加有效地聆聽音樂會更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