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跳圓舞曲的小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一年級音樂下冊第三單元《跳圓舞曲的小貓》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一年級音樂下冊第三單元《跳圓舞曲的小貓》北京市昌平第二實驗小學
一年級音樂下冊第三單元
《跳圓舞曲的小貓》
一.作品分析:
《跳圓舞曲的小貓》管弦樂曲。是一首專為孩子們寫的管弦樂曲,由(美)R•安德森作曲。曲調(diào)詼諧有趣,描繪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小貓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起了美麗的圓舞曲。 樂曲具有擬人化與寫實的特點,為三部曲式(A+B+A1),四小節(jié)的引子,好似一個自豪的小貓一步步走進了“舞場”,預備翩翩起舞;A段主題旋律美麗抒情,用弦樂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運用,形象地模擬了小貓的叫聲,增加了樂曲的詼諧情趣和突出了主題內(nèi)容。旋律進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現(xiàn)了小貓那頑皮好動的性格。B段旋律歡快活潑,音樂一氣呵成,表現(xiàn)了十分熱烈的場面。用木管樂器主奏。它描繪小貓越跳越興奮,在快速地轉(zhuǎn),音樂進行中不時傳來幾聲貓的叫聲,似乎時刻提醒著欣賞者:這是小貓在跳舞。尤為有趣的是在樂曲的結尾處,忽然傳來了幾聲狗叫,使正在專心跳舞的小貓大為震動,音樂用了一連串的上行音忽然結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繪了小貓聽到狗叫后迅速逃離了舞場,巧妙地結束了全曲。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處于小學的初級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喜歡一些新奇的事物,而且,學生的持久注意時間不長,喜愛豐富和形象生動的音樂,并且開始產(chǎn)生對音樂的探究愿望。教師的教學活動應以游戲為主,注重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自主感知、表現(xiàn)音樂。 三.教學目標:
1.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形象地欣賞樂曲,感受音樂是如何表現(xiàn)小貓的舞姿,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喜愛;讓學生領悟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動物。
2.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仔細聆聽、表演、圖譜等教學活動,正確把握樂曲的基本情緒,聽辨樂曲不同主題與音樂情緒,鍛煉聽覺記憶、想象、判斷等各項能力;
3. 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聆聽、身體律動,讓學生感受三拍子的節(jié)拍特點,主動參與編創(chuàng)活動。 四.教學重點:
1.感受圓舞曲的特點,體驗樂曲中不同的音樂主題與情緒; 2.通過感受音樂區(qū)分樂段結構; 五.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jù)速度、力度等音樂元素感受音樂形象的情緒變化; 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1. 教學方式:本節(jié)課是建立在學生聽覺思維訓練基礎上的音樂欣賞教學,主要是以聽
賞法實施教學。 2. 教學手段:
(1)想象法:在初聽樂曲時,提示學生“樂曲中你聽到了誰的叫聲?”確認音樂中的主
人公,并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在課堂的很多環(huán)節(jié)都采用了這一教學手段,因為學生 的年齡特點就是要去教師在課堂中要多采用一些直觀的手段去引導學生豐富的想象 力。
(2)對比法:將音樂主題進行對比,從而體會樂曲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3)體驗法:讓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參與到音樂中來,隨音樂做動作,從而體驗樂曲
三部分速度、情緒、場面的不同。
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播放《杜鵑圓舞曲》,教師帶領學生律動。 師:這首樂曲是我們聆聽過的,它的名字是什么? 生:《杜鵑圓舞曲》 師:圓舞曲有什么特點呢? 生:適合跳舞,三拍子…… 2. 聆聽主題音樂
師:今天另外一種小動物也跳起了圓舞曲,請大家仔細聽聽它們是誰? 生:小貓。
師:你從哪聽出來是小貓的? 生:音樂里有小貓的叫聲。
師:貓王國正在舉行舞會,它們正跳著優(yōu)美的圓舞曲。
(二)分段聆聽
1. 聆聽主題A樂段(a+a’):聽辯主奏樂器、講解下滑音 (1)初次聆聽a段主題音樂,利用圖形譜聽辨貓叫次數(shù)
a. 播放音樂,師畫圖形譜。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段音樂里小貓叫了幾次? 生:小貓一共叫了八次。 b. 聽辯主奏樂器
師:這段音樂主要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c. 講解下滑音,模仿貓叫聲
師:看老師是用什么符號來表示貓叫聲的?生:向下的箭頭
師:貓叫聲是小提琴從高音下滑到低音演奏出的,一起來模仿一下。 (2)再次聆聽a段主題,學生跟音樂畫圖形譜,感受音樂情緒
師:小貓們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愉快、高興)跳的舞蹈怎樣?(優(yōu)美、慵懶) (3)第三次聆聽a段主題,師帶領學生律動
提示引子做邀請的動作。
(4)聆聽a’樂段,對比與a樂段在力度、貓叫次數(shù)的區(qū)別
師:老師加上這樣的記號(反復記號),說明音樂接下來怎樣了? 生:重復
師:但是接下來的音樂不是完全相同的重復,大家仔細聆聽接下來重復的音樂跟剛才的 音樂在力度上、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 播放音樂
生:力度變強了,音樂變得有點歡快活潑; 師:因為這段音樂加入了銅管樂器和打擊樂(鼓) 出示圖片
(5)第二次聆聽a’樂段,教師畫圖形譜,生聽辨貓叫聲次數(shù)的變化
師:除了力度、情緒的變化,這段音樂還有一個變化——貓叫聲的次數(shù)。請大家聽聽貓 叫聲在哪幾處怎樣變化了? 播放音樂,畫圖形譜
師:少了兩次貓叫聲,這是小貓們跳了起來。 (6)第三次聆聽a’樂段,加入律動
師:小貓?zhí)鹇湎碌臅r候是沒有聲音的,因為它們的腳掌上有個肉墊 跟音樂律動
(7)完整聆聽A樂段(a+a’),加入律動 (8)請學生代表上臺展示; 2. 聆聽B樂段
(1)初次聆聽,感受情緒
師:小貓們在舞會上跳得越來越高興,音樂的速度、情緒又有了變化。 播放音樂
生:速度變快了,情緒更激烈、熱鬧了; (2)再次聆聽,教師畫圖形譜
師:這段音樂出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樂器的聲音,仔細聽一聽 播放音樂,師畫圖形譜 生:木魚的聲音
(3)第三次聆聽,引導學生在木魚敲響處準確地拍手 (4)第四次聆聽,師生律動(加入分組轉(zhuǎn)圈的動作) 3. 聆聽A’再現(xiàn)段
(1)初次聆聽,教師畫圖形譜
師:小貓們轉(zhuǎn)起了圓圈,舞會達到了高潮,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播放音樂,教師畫圖形譜
師:這個樂段熟悉嗎?跟哪一段一樣? 生:跟第一段音樂一樣
師:音樂結尾處出現(xiàn)了誰的叫聲? 生:小狗的叫聲 師: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小狗嫌舞會太吵了,就去嚇跑了小貓;小狗也想?yún)⒓游钑切∝垱]有邀請它。 它生氣就破壞了舞會……
(2)再次聆聽,請學生扮演小狗,師生律動
(三)整體聆聽 1. 出示課題,簡介作品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這三段音樂就是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中的三個部分。這首 樂曲是由美國作曲家安德森所作。當時他正在為創(chuàng)作發(fā)愁,正好一只小貓和一只小 狗跳到了鋼琴上玩耍,于是他就用它倆做樂曲的主人公,寫出了這么有意思的管弦 樂曲。
2. 完整聆聽整首樂曲,畫圖形譜 3. 再次聆聽,分角色律動
師:大家再回憶一下《跳圓舞曲的小貓》這首管弦樂曲分為幾個樂段?速度分別是慢-快-慢。
(四)小結
師:安德森爺爺之所以能寫出這么有意思的管弦樂曲,正是因為仔細觀察了小貓和小狗嬉戲玩耍的情景,并且發(fā)現(xiàn)小提琴用下滑音的奏法能很生動的模仿出小貓的叫聲,那么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也可以用我們明亮的雙眼多去觀察、發(fā)現(xiàn),未來的發(fā)明家、科學家、作 曲家就是你們!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