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深圳市小學數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深圳市小學數學優質課《規劃能手——合理地安排家訪路線》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深圳市小學數學優質課《規劃能手——合理地安排家訪路線》
基于問題情境的探究式學習課例 | ||||||
學校 | 文理學校 | 學科 | 數學 | 適用對象 | 五年級 | |
教師 | 陳素靜、韋潞瑩 | 課題 | 規劃能手——合理地安排家訪路線 | |||
設計說明 |
以具身認知理論為基礎,遵循涉身性、情境化、體驗式的原則,為一至六年級的學生設計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工具,親身參與并經歷“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設計方案——解決問題——交流總結”的探究式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
|||||
教學目標 |
1.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的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求解決最優方案的意識; 3.學會安排合理時間。 |
|||||
教學重難點 | 能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解決問題,尋找最優方案 | |||||
涉及知識點 | 調查統計、測量、統籌安排 | |||||
學習方式 | 合作探究 | |||||
課前準備 | 在蘋果商店下載測距儀、百度地圖兩個app,并初步進行操作,了解操作方法 | |||||
信息技術 | 測距儀、百度地圖 | |||||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 ||||||
環節 | 教師行為 | 學生行為 | ||||
1.融入情境,提出問題 |
結合現實情境,提出問題:班主任老師要在1個星期內家訪全班同學,請同學們幫老師設計一個時間表。 已知信息:班主任在每個同學家里交流時間為:5分鐘;班主任全程走路,平均速度為60米/分; |
學生爭相回答:老師先去最近的小區;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同學就同一天家訪;住同一棟樓的也要同一天家訪;同一條路的小區也要同一次訪談。 | ||||
2.大膽猜想,提煉有價值的核心問題 |
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 1. 想要最快完成家訪,路線設計與什么有關?還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教師解疑提供幫助: 1. 百度地圖app的測距功能使用講解,可以用于測小區之間的距離 2. 蘋果自帶的app測距儀,可以用于測小區內兩棟樓之間的距離 |
同學們大膽提出猜想和相關問題: 猜想:最優方案與同學住所、學校到住所的距離、各個住所之間的距離有關 1.同學們都住在哪里? 2.哪些同學住在同一個小區? 3.哪些同學住在同一棟樓? 4.學校到不同小區的距離 5.同一個小區內不同棟之間的距離 同學們提出疑問: 兩個小區之間的距離、兩棟樓直接的距離,都要如何測量呢?沒有那么長的尺子 |
||||
3.自主合作探究,獨立設計方案(個人、小組、集體探究) |
1.教師將所有需要知道問題羅列。2.依據學生日常表現分組,10人一組,任命組長。 3.提供app使用指南 |
以小組為單位,依據問題,設計方案、執行方案、得出最優家訪時間表。 小組分工示例: ·在班上進行調查記錄和統計。(組間合作推選調查組成員) ·各個小組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距離調查。 ·小組長們帶領大家進行實地探究(家長義工隨行)。 |
||||
4.交流歸納,梳理知識 |
1.各個小組通過匯報將各自的最優方案一一呈現 2.引導全班討論結果,選出最優方案,總結此類問題的相關因素 |
1.小組展示:分享活動過程,展示時間表。 2.積極發言,發表看法 |
||||
5.遷移應用信息技術 ,解決同類問題 |
教師提出總結性問題 我們今天學校到的知識還可以用在哪里? |
學生積極回答: 旅游路線的設計 買菜路線的設計 |
||||
自主探究單設計 | 板書設計 | |||||
無 |
最優家訪時間方案 家訪時間:5分 步速:60米/分 還需知:距離、路上所用時間 |
|||||
教學效果及課后反思 | ||||||
1. 用工具測出來的距離都是直線距離,跟實際情況有所差距。要提前引導孩子們對路線進行抽象,直線建模。 2. 引導孩子們通過簡化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的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求解決最優方案的意識。否則在做的過程,總有孩子糾著這個點不放。 |
||||||
資源庫 1.app ![]() ![]() 2.app應用指南 手機百度地圖如何測距-百度經驗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5553fa8294866865a23934e4.html 蘋果手機測距儀在哪里怎么使用-百度經驗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19020a0a4034a5529d284216.html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