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數的初步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7《小數的初步認識》浙江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7《小數的初步認識》浙江省優課
課 題 《小數的初步認識》 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91~92頁 教材與學 情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運算,以及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這是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小數,而在實際生活中學生都已經見過小數,所以教學時應該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一定生活情境進行學習,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來源與含義,能正確地認讀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明確小數與分數的聯系。
教學目標
1、了解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一位小數,并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過觀察、主動探索、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經歷小數的意義的構建過程。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認、讀、寫一位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感受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單、展臺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一)回顧舊知。
課件出示班級學生數,回顧整數。
課件繼續出示分數,請學生選擇一個分數,說一說這個分數表示什么意思。
(二)讀小數。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種新的數,這些小數你會讀嗎?課件逐條出示學生提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數。
請學生讀小數,并根據學生課堂生成教學小數的讀法。 全班齊讀。
(三)認識小數。
課件出示讀過的小數。
師:觀察一下小數和整數有什么不同?
介紹小數點:這個小圓點就是小數的重要標志,它叫小數點(課件出示)。小數點把小數分成了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引出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用整數、分數喚起學生的舊知,進而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會小數的應用,簡單教學小數的認讀。
二、借助米尺,初識小數: (一)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溫州樂園買票須知: 身高低于1.1米的兒童可以免票。 貝貝身高1米3分米。
引導: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你認為貝貝需要買票嗎?
教學預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貝貝需要買票,能說出1米3分米=1.3米,但說不清原因。
師: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數學問題,那我們就從簡單入手去分析吧。
2、課件出示一條線段,標注一米,并演示平均分成10份的動態過程,描紅第一段,學生觀察后回答這一段描紅部分表示多少?
生答1分米。追問:那么1分米還可以怎樣表示? 匯報: ①用
米表示的:請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誰聽懂了?他是怎么說
的?(因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分米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
米。)
②用0.1米表示的:你又是怎樣想的?他講的好像也是平均分成10份的意思,和他想得一樣的請舉手。
師:我們數學上規定
米還可以寫成0.1米。現在我們知道了1分
米是這樣一段,十分之一米也是這樣一段,0.1米還是這樣一段,所以
我們可以說„„(學生齊說)1分米等于米等于0.1米。
(二)借助幾何直觀,深入理解小數的含義。
1、請你找一找還能在米尺的哪里表示出0.1米?為什么它們都能用0.1米表示?
生匯報并說明理由(因為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都是1米的十分之一,都是
米,所以都是0.1米。)。
2、師:你還能在上面找到哪些小數呢?像我們剛才那樣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2~3人):
①學生表示0.2米,追問0.2米是幾分米?為什么這里可以用0.2米來表示?
②學生表示0.5米,追問0.5米是幾分米?為什么這里可以用0.5米來表示?
„„
課件出示( )分米=( )米=( )米,老師亂序填空,并請學生填完整。追問: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難道你發現了什么奧秘?
生匯報并小結:十分之幾米就是零點幾米。
3、那現在同學們能解決貝貝的問題了嗎?你是怎么想的? 生:貝貝身高1.3米,需要買票。 你能在這個米尺上表示出1.3米嗎? 生提出往后延長0.3米即可。
小結:學到這我們已經認識了小數,會讀、寫小數,還重點研究了這些小數的含義,同學們想不想挑戰自己?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出發,利用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探究0.1米 ,并由1米=10分米的進率,聯系分數的含義,用十分之幾米表示幾分米,進而引出零點幾米的小數。這樣的學習過程,是從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源頭和需要出發,使學生在認識小數的首次感知時就了解小數的來源和含義,初步知道小數與整數、分數之間的密切聯系。
三、自主探索,運用小數: 做題之前請同學們仔細審題。 (一)完成書本92頁“做一做”。
1角寫成分數是( )元,還可以寫成小數是( )元; 3角寫成分數是( )元,還可以寫成小數是( )元; 8元3角寫成小數是( )元。 指生回答,集體交流。 引入對比環節:
課件依次出現米尺、人民幣,最后抽象成數軸。
對比觀察:我們知道了
米=0.1米,
元=0.1元,那么現在請你
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生匯報:
=0.1
師給與肯定:同學們對小數的認識已經做到了透過現象看本質。 同學們都很會思考!還想繼續挑戰嗎?
(二)涂一涂,在下列圖形中表示出0.3。
學生獨立思考,收集代表性作業進行匯報:
①連續涂色的 ②間隔涂色的
請同學們對比觀察以上兩張作業單,然后進行思考: ①涂色部分不同,都能表示0.3嗎? ②為什么圖形不同,都能表示0.3?
③圖形中剩下沒有涂色的部分表示什么小數? 組織學生進行匯報。
(三)下面各圖的陰影部分能用0.3表示的是( )。
教學預設:
①生選擇C項。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其他同學你們認為他說的合理嗎?(生說出C項不是平均分成10份,所以其中的三份不能表示0.3。)
②生選擇A項。先肯定學生的想法,然后追問:如果讓你把C這個圖形的陰影部分用小數表示,你會解決嗎?(表示0.6)
提問全班同學:同桌之間再研究一下,你有什么好方法讓其他同學一眼就看出它表示0.6?(生提出解決方法,在C項圖形正中加一條線段并說明這樣加的理由)
(四)找一找,填一填。
①你能在數軸上找到0.3和0.8大概在哪個位置嗎?說一說理由。 ②如果要準確的找到這兩個小數的位置,你能怎么做?(預設:把0到1這一段平均分成10份;用尺子去量再平均分成10份)
③這兩個位置表示什么小數?(1.5和2.1)你是怎樣想的?
④仔細觀察上面的四個小數,你還有什么發現?(從左到右數字越來越大,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設計意圖:所有的習題設計都貫穿了課前設疑環節的3分米、0.3米,通過把0.3米做足做透來加深學生對小數的理解。其中習題1的設計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人民幣單位換算中鞏固小數的十進制關系,并在對比觀察中抽象出十分之一等于零點一;習題2和3利用不同的圖形使學生內化分數和小數的關系;習題4引入數軸不僅鞏固了小數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數感,一題多用將練習的效用發揮到極致。
三、回顧全課,積累方法
(一)學生回顧這節課我們是怎么學的? (二)教師小結本節課的學習過程。
作業設計
已融入課堂學習之中。如:認讀小數、借助米尺用“米”作單位寫
小數、融入生活用“元”作單位寫出小數、用圖形表示小數、在數軸中找到小數等。
板書設計
小數的初步認識
1分米=
米=0.1米 2分米=
米=0.2米
3分米=米=0.3米 7分米=米=0.7米
( )分米=( )米=( )米
=0.1
教學反思
整節課的設計,由“身邊的小數”入手,體現了學生學習小數的需要,溝通了整數、分數、小數之間的內在聯系。再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買票”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化繁為簡,在大量的自主探索中,初步認識小數的概念。在練習提升環節,充分運用對比觀察,抽象出小數和分數的關系
=0.1;還通過不同的幾何圖形表示小數、在數軸中找到小數來
鞏固小數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數感。而諸如此類的設計均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和“學為主”的新課堂教學理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