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折線統計圖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第1課時)》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課名 《折線統計圖》
學科(版本)
小學數學西南師大2011課標版
章節 第六單元 課時 第 1 課時
年級
五年級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基本方法和特點,能看懂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數據信息,會用折線統計圖表示相關的數據。
2、使學生在讀圖、畫圖,以及對圖中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基于數據作出判斷、預測等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統計活動經驗,感受數據對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3、使學生在統計活動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對統計活動的興趣,增強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學習者分析
起點: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統計活動經驗并學習了統計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折線統計圖是對已有統計分析方法的一種延伸與拓展。折線統計圖有別于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以“點”和“線”表示數量、體現變化趨勢,雖然條形圖和折線圖在表現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條形圖呈現數據的思想方法與折線圖有本質上的一致。
學情:學生已有的利用直條表示數據的經驗完全可以變式應用于折線統計圖。課前調查反映出,學生對折線表示數量增減的特點積累一定生活經驗。
終點:發展建立數據分析觀念、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體會運用數據進行表達與交流作用,為進一步學習稍復雜的統計知識奠定基礎。
過程與方法:美國奧蘇伯爾說:“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教師)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所以,我們抓住學生的“先知”“已知”,創設富有挑戰性的“猜圖”活動,促使學生自覺讀圖、自發反思、自主推理,通過適切的預見、適時地調整、適當的生發,提供給學生經驗發展的空間和新知發現的時機。并且以“身高”數據貫穿全課,生活氣息濃郁且連貫性更強。引入折線統計圖后,還注意引導學生適時突圍,適度解構,溝通“舊學”“新學”與“將學”之間的關系。
總之,我們試圖從五年級學生的視角出發,以學定教,努力體現“以經驗開路,讓體驗當道”,希望這樣的教學能直擊學生內心。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難點:
1、讀懂折線統計圖、體會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方法和特點。 2、學會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合理分析、判斷和預測。 解決措施:
一、巧用希沃營造生動課堂,主動探究,突破重點。
巧用蒙層擦圖、截圖、動畫、幾何工具、思維導圖等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已有經驗,“親近”數據,溝通“舊學”“新學”與“將學”之間的關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讀懂統計圖中所蘊含的信息,明確點與線的作用。 二、借助網絡新媒體、希沃教學助手,突破難點,提升認識。
1、利用網絡現場截圖生成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拓寬探究學習的渠道。
2、通過教學助手拍照上傳、直播傳屏等功能的使用,引導學生基于對折線統計圖變化趨勢的認識進行簡單的預測,提升數據分析水平,深深體會到“分析”數據時不僅要關注數據變化趨勢也應關注現實因素。對統計圖的比較與選擇,感受到不同的統計圖有不同的優勢,在比較中進一步完善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的認識。 三、基于新媒體技術實現人機雙向互動,構建高效課堂。
希沃授課助手、鏈接百度等,收集練習中的數據,及時交流、探究、解疑答惑,如練習部分關于心跳變化統計圖的互動教學,引導學生探尋數據背后的故事:一條沒有數據的折線,激發學生猜測可能表示什么數據的變化——辨別三種猜想是否可能——分析教師提供的信息,更深刻地解讀信息——更全面地理解和運用信息,進一步激起學生對折線統計圖豐富而多元的理解,體驗高效學習的快樂。
五、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 一、交流互
動,激趣導學。
課前談話,
通過采訪學生喜歡的綜藝節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做好課前準備,自然地導入本課的學習。
采訪學生喜歡觀看的綜藝節目。
交流反饋
利用希沃白板的音頻播放、拖拽功能,引出討論活動的話題:熱門綜藝《爸爸去哪兒》。
1、新舊知識串聯形成知識網,引導學生在整理
1、出示2018年國慶假期《爸爸去哪兒第五季》1、閱讀2018年國慶假期《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巧用音頻播放、希沃拖曳、蒙層擦圖、動
二、激活思維,感受特點。
數據中喚醒對統計表、條形統計圖優點的認識,引出新知。
2、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富有挑戰性的半成品統計圖,讀懂折線統計圖中所蘊含的信息,明確點與線的作用,讓學生在認識折線統計圖的同時,體會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特點。
3、根據折線的趨勢和生活實際進行預測和判斷,感受數據對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的網絡播放量情況——整理數據——選擇更喜歡的統計方式——引出折線統計圖
2、明確點與線的作用
3、基于圖中數據進行預測:第6天的播放量會怎樣?第7天的播放量呢?
的網絡播放量情況。
在整理數據中喚醒對統計表、條形統計圖優點的認識
2、學生在半成品統計圖上自主探究、交流,讀懂統計圖中所蘊含的信息,討論點與線的作用,體會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特點。
3、學生根據折線變化的趨勢和生活經驗進行合理預測。
畫等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已有經驗,“親近”數據,溝通“舊學”“新學”與“將學”之間的關系。
希沃軟件和希沃授課助手相結合,課堂直播傳屏、并上傳學生操作標記的作品,有針對性地選擇小組進行反饋、分析,促進生生、師生的有序交流,讓學生理解借助折線統計圖的“點”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線”能幫助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和整體趨勢,充分體現折線統計圖的線的優勢,并在預測中增強數據分析觀念。
數學活動經驗是在“動手做”的過程和1、回顧操作,教學畫法。
1、觀察、小結,明確畫法。 借助微課和沃白板的動畫、拖曳、思維導
三、操作應用,積累經驗。
“做后的思
考”中逐步積累的。 1、讓學生在已經確定縱軸、橫軸并畫好格線的圖中描點,連線,標數據,體驗統計過程、掌握統計方法。
2、引導學生讀懂現實生活的折線統計圖,體會數據中所蘊涵的信息,再次感受折線統計圖對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義。
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有效思考,體統計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2、動手操作,互動評價。
3、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⑴說說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折線統計圖? ⑵點擊出示百度搜索的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⑶看圖回答
4、出示隱藏數據信息的折線圖,觀察、猜測,互動教學。
2、動手在紙質作業單上畫出單式折線統計圖,互動評價。
3、說出生活中見過的折線統計圖,認識百度搜索到的不同折線統計圖。
觀察截圖選擇的折線統計圖,在平板上搶答,進行課堂活動——選擇填空并自行檢驗。
4、猜測這是表示可能表示什么數據的變化——辨別三種猜想是否可能——分析教師提供的信息,判斷變化趨勢——討論判斷的理由——學習心跳有關的醫學常識 圖、計時器等功能,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學習畫法,利用希沃授課助手的直播傳屏、照片上傳等功能及時反饋學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利用希沃截圖直接從網絡生成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拓寬探究學習的渠道。
發揮學生觀察、猜測,互動效果,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在“問題—思考—討論——驗證”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升數據分析水平。
四、辨別選擇,提升體會
通過對統計圖的比較與選擇,感受到不同的統計圖有不同的優出示:兩位同學調查了同一天幾檔熱門綜藝的播放量后繪制的統計
觀看、思考、選擇,辯論
根據學生答題詳情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問、反饋、評價,提升
勢,在比較中進一步完善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的認識。
圖。(一幅折線圖和一幅條形圖) 提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你有什么想說的?
PK 學生認識:同樣的數據可以有不同的統計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
六、教學流程圖
一、交流互動,激趣導學
二、激活思維,感受特點
蒙層擦圖
根據折線趨勢預測
同步直播 照片傳屏
動手操作,互動評價
音頻播放
播放《爸爸去哪兒》主題曲
猜節目名
希沃拖拽等
整理數據
喚醒舊知、引出折線圖
半成品折線統計圖
看圖、讀圖 交流反饋、明確點線作用
微課、思維導圖
回顧操作,明確畫法
教師評價
教師小結
三、操作應用,積累經驗
希沃矩形截圖 放大鏡
看圖、互動交流
網絡超鏈接
生活中的折線圖
課堂活動
選擇填空,自主檢驗
希沃課堂活動、
微信視頻
學生觀察、猜測,互動交流 對話醫生聽取兒童正常心跳常識
四、辨別選擇,提升體會
教師評價
歸納總結
希沃拖拽
觀察、比較、選擇、交流 答題
二次選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