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折線統計圖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北京市 - 通州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五年級折線統計圖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在與條形統計圖的對比中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體會折線統計圖在數據分析中的價值。
2.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過程,能根據折線統計圖描述和分析數據、解決問題,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的數據變化進行合理預測。 3.發展學生分析數據觀念,體會數學為生活服務。
教學重點: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結構特點,會看簡單的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的數據變化進行合理預測。
教學難點:能根據折線統計圖的數據變化進行合理預測,發展學生分析數據觀念。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課前:上周老師讓大家統計了自己6到12歲的身高情況,大家一起簡單來交流一下。(羅列數據的、統計表的、統計圖的)其實在統計過程中你們已經經歷了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統計的相關知識。上課。 一、談話引入,激活興趣
1.這是我的女兒陽陽,(出示陽陽的照片) 每年在她生日的時候我都會給她測量身高并記錄下來的數據。來看:
出生時:50cm 1歲生日時:73cm 2歲生日時:84cm 3歲生日時:93cm 4歲生日時:100cm 5歲生日時:106cm 6歲生日時:116cm 7歲生日時:120cm 8歲生日時:125cm
9歲生日時:133cm 10歲生日時:138cm
師:這么多數據怎樣整理一下才能看起來更清楚呢?(統計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同樣的數據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加以整理,真有統計頭腦啊。 2.把這些數據整理成統計表,和之前數據比較,統計表給你什么感覺?(一目了然的展示數據)這就是統計表的特點。
出示: 女兒陽陽0—9周歲身高情況統計表 年齡/歲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3
84
93
100
106 116 120 125 133 138
3.根據統計表把它繪制成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比又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和統計表比,條形統計圖不但能簡潔明了的展示出數據,還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數量的多少。
4.課件動態演示直條變細條、變點的過程。
師:孩子們仔細看當直條變成一個個點,現在能看出陽陽每年的身高情況嗎?如果把這些點用線連起來會是什么樣呢?伸出手比劃一下。
師:(動態演示連點成線)這個統計圖認識嗎?(折線統計圖)仔細觀察它與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點和線表示數據)
師:是啊,幾個點簡單的一條線就表示出了陽陽的身高變化情況,(板書:點、
線)這就是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那么,折線統計圖是怎樣呈現數據的,又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研究它。
[設計意圖:根據給出的數據,學生產生整理信息的需求,引出圖表,體會整理數據可以有多種呈現形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著密切的聯系,復習條形統計圖的讀圖和特點,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鋪墊。] 二、有效引領,自主建構 1.體會點與線的作用
(1)一起來看研究提示,找生大聲讀一讀。(生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2)交流反饋 關于點:
①0歲、4歲這些點怎么確定的?(橫軸縱軸) ②這些點告訴我們什么?(數量多少) 關于線:
①點與點間連線有什么不一樣?(長度、傾斜度)
② 幾歲到幾歲增長的比較快?(長、陡、斜度大、差大)幾歲到幾歲增長的比較慢?(短、緩、平、差小)
③用語言描述0—10歲的變化情況。(上升或逐漸升高)
2.根據數據進行合理預測。
(1)實際陽陽今年12歲了,你們能根據她0—10歲的數據預測一下她現在大約有多少厘米嗎?(學生預測)
(2)你們都測量了12歲時的身高全班數據進行分析
(3)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其實就在上周日我給她量了一下身高,你們看(屏幕出示154厘米)在統計圖中找到12歲身高的這個點,觀察她的身高從10歲到12歲時怎么變化的,上升了多少?
(4)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陽陽從小的愿望就是當個模特,但模特對身高要求要到170厘米,在根據之前的數據你們預測一下她18歲能不能長到170厘米呢? (5)學生3次預測
第一次預測:根據陽陽0—12歲身高數據進行預測,顯然不是很科學,怎么才能比較科學合理呢?(讓學生有強烈的感覺利用自己的數據不科學)
第二次預測:給小樣本3個女生0—18歲的數據,小組一起進行2次預測。3個人的數據太少,不足以說明什么?怎么辦?(讓學生有強烈的感覺數據太少) 第三次預測:給大樣本北京市女生的統計圖,3次進行預測。(如果都不到170厘米,怎么辦能實現愿望呢?加強鍛煉等)
師小結:根據大數據我們預測起來更加的科學合理了。那么拿出你的身高數據,自己預測一下自己18歲能長多高,和同桌交流一下。
(6)用一句話描述一下陽陽0--18歲身高變化情況?25歲呢?30歲呢?70歲呢?手勢比劃。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低到高再到低的過程。 3.對比體會兩種統計圖的不同
師: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條
形表示數量多少,也可以看出數量變化,折線也可以表示數量多少,也可以看出數量變化)
師:既然兩種圖都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和變化,為什么還要學習折線統計圖? (課件出示條形圖更直觀、表示數量多少,折線圖更清楚、表示數量變化。) 師小結:如果更關注數量多少,我們選擇條形統計圖,如果更關注數量變化情況,我們就要選擇折線統計圖了。 4.借助實例進一步比較辨析
師出示:兩個統計表分別選擇哪種統計圖表示更合適?(學生交流)
4位同學視力測試情況統計表
姓名 王麗 張偉 李明 劉剛 視力
5.2
4.5
5.0
3.8
陳東視力情況統計表 時間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視力
5.2
5.1
4.8
4.2
師出示:
師:如果把張偉和劉剛的統計順序交換一下位置,可以嗎?(可以,條形主要表示數量多少,交換后數量不受影響)動態課件演示
師:陳東三年級和四年級的視力情況能交換嗎?(不能,有時間上的先后順序。) 師提升:沒錯,統計的數據是獨立的,我們更多關注數量的多少,選擇條形統計圖,而統計的數據具有連續性,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數量的變化情況,這時選擇折線統計圖更合適。 三、回顧整理,反思升華。
1.讓我們回顧一下本節課的學習過程。
2.生活中還哪些地方用到了折線統計圖?(學生舉例)關于統計,還有更多的內容等著你們去探索,感興趣的同學課下繼續研究啊。下課。 板書設計:
折線統計圖 點 數量多少 線 增減變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