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求減數的實際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求減數的實際問題-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求減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蘇教版一年級下冊53—54頁。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教學用減法解決求減數的實際問題。學習之前,一是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減法的含義,并會用減法解決過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二是在前幾課時中,類似的小猴子摘桃中,學生已經會用加法解決求被減數的實際問題。本課在上述兩個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教學,用減法計算一些實際問題。這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他與求剩余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無論是求剩余還是求減數實質上都是一種數學問題。在整體已知的基礎上,求部分,要用減法解決。這些數學問題的現實背景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因而,在教學中,重難點是讓學生發現這類題目的共同特征,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能夠找出其中的數量關系,并能用所學知識熟練解決問題。
教材繼續創設了猴子摘桃的情景,通過兩邊猴子的敘述,明確條件和問題,然后教材進一步激發,怎樣求出吃了幾個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思考,在此基礎上列出算式,并通過計算使問題得到解決。想想做做工安排了4道題,其中,第一至三題圍繞求減數的實際問題進行練習,第四題是讓學生明白求剩余問題其實跟本節課所學知識都是一樣的,只要整體知道,求部分用減法解決,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求減數的實際問題。 學習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求減數這類實際問題中條件與問題的聯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解決此類問題,感受實際問題里的數量關系。
2. 經歷聯系實際情景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能根據數量間的聯系說明思考的大致過程,初步積累分析實際問題,數量關系的經驗,進一步發展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 通過探求問題解決的活動,體驗思考探索的成果,獲得學習成功的經驗,感受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提高學好數學的自覺性,能按教材要求完成解題過程,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解決求減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感受本質
出示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習題,問生:為什么第一個用加法,第二個用減法 呢?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憶加法的本質是將部分合起來,減法是在整體知道 的情況用其中的一部分,會本節課的內容奠定知識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索算法
(一)教師周末買了29個蘋果,周一回家后發現只剩下7個,原來被別人拿走了一些,誰能幫老師算算,到底被別人拿走了幾個呢?
1. 同桌交流,為什么用29-7呢?找學生匯報交流的結果。 2. 師生共同分析,29個蘋果分為哪兩部分?
3. 學生獨立列式解決問題,然后分享結果,再次點明重點體會29整體分為 兩部分。
(二)小明也遇到了難題,請同學們幫助他,小明家的魚缸里原來有35條小魚,一周后,少了一些,還剩30條,少了多少條?
(三)小猴也遇到了難題,想讓我們幫忙,出示課本例題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已知條件和問題,描述“原來有摘了28個桃,吃了一些,還剩下7個,吃了?個”
(設計意圖:從現實生活和課本中提取數學問題,讓學生幫助老師,小明和小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要學會樂于助人。)
(四)師生共同做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老師準備積分卡,找學生上來藏起來一部分,剩余的學生能一下子猜出藏 起來幾張積分卡么?想一次就猜對,還需要老師告訴你們哪些條件呢?
(設計意圖:課已進行半節,此時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有所松懈,適時的引入游戲,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繼續用減法
解決求減數的數學問題,理解將整體的積分卡分為兩部分,求藏起來的部分要如何解決。)
三、對比分析,歸納總結
出示解決的四道題目,讓學生自己觀察分析,發現相同點,明白求減數的實 際問題的數量關系。體會已知整體,求一部分時用減法解決。 四、組織練習,鞏固深化
1.湖邊原來有27只小船,劃走一些,還剩5只,劃走了幾只? 2.一共要栽35棵花,還有4棵沒有栽,已經栽了多少棵? 3.一共要栽35棵花,已經栽了31棵,還有幾棵沒有栽?
(設計意圖:第一、二題是課本想想做做的練習題,第三題是在第二題的基礎上有所改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當原有的整體已知時,無論是求哪一部分,都要用整體減去已知的一部分,學會運用減法解決求減數的實際問題。)
四、回顧反思,總結評價 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求減數的實際問題
已知:原有的整體 算法:減法 ? 剩下的部分
? 另一部分 生板書一個算式 師板書一個算式 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