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表內乘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整理與復習-廣州市越秀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整理與復習-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用乘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2013版)》(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63頁例7的相關內容。
【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對比的方式,編排了數據相同、問題相同,但條件不同的兩個問題,鼓勵學生用畫圖、語言敘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問題結構,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選擇算法,是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領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能解決簡單的有關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在學習了乘法的意義后,有些見到“一共”就用加法,見到“還剩”就用減法的學生,將會面臨選擇算法的難題。為避免學生盲目套用某一種方法,就需要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并逐步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經歷比一比、畫一畫、說一說等數學活動,獲得用畫圖、語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數學問題的技能。 數學思考:會區別并解決求“兩數之積”與“兩數之和”的實際問題。
問題解決: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能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選擇合適的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感受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建立與運算意義之間的聯系,體會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樂
趣。
【教學重、難點】
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解決問題,利用畫圖、語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數學問題。
【教學媒體及資源】
無線網絡環境下的一對一數字化教學。 學生:學具、練習紙。 教師:課件、一體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鞏固運算意義。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用乘法來解決問題。那么我們在學
2
習新內容之前,先一起來復習一下前面學過的知識吧。一起來看第一題。
看圖,先找數學信息,再列式計算。
算式:
算式:
師:請同學們邊找信息邊標數據再列式計算,開始吧。 展示學生的學習紙。
師:同學們還記得這個大括線表示什么意思嗎? (表示把幾部分合起來求總數) 師:這樣列式你同意嗎?
師:一起來聽聽看他是怎么想的。
師:第(1)題你為什么用加法?第(2)題你為什么用乘法?
師:這兩道題都是求總數,都可以用加法來計算。第(2)題也可以列式5+5+5,那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乘法列式呢?
師:說的真好。是的,像這樣,如果每部分都同樣多的,求總數時我們用乘法算會更簡便。如果每部分不同樣多的,求總數時我們就只能用加法算了。借助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每部分是不是同樣多,如果只有文字時,我們又該怎樣來解決問題呢?一起來看這道題。
【設計意圖:根據圖意列式,都是求總數一加一乘做對比,了解學生對運算的理解與掌握情況,為后面用運算的意義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二、建立模型,解決問題。 1、明確題干,理解題意。
師:學校馬上就要舉行家校活動了,布置場地需要我們一起去擺桌子,有這兩種擺法,我們一起來讀。 教師出示例題:
(1)有4排桌子,每排5張
(2)有兩排桌子,一排5張,另一排4張 師:這兩種擺法一樣嗎?
師:看文字我可看不出來,你有沒有信心把這兩種擺法畫出來?
3
師:好,在數學上,符號用得越簡單、圖畫得越簡潔,就越能清楚的表示出題目的意思。接下來同學們不妨用 表示桌子,在平板上畫一畫吧。 展示學生作品。
師:請你上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畫的?
師:題目中明明有“每排5張”,哪里是每排的5張?誰上來指給大家看。 師:哪有能看出有4排呢?
師:第二幅圖,題目中有兩排桌子,哪里是第一排,哪里是第二排? 師:為什么這里缺了一張?
(題目的意思是一排5張,一排4張。) 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圈圖一邊標數據。 師:那也就是說,這兩部分不是同樣多的。
師: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這樣,把你剛剛畫的圖也圈一圈寫一寫,然后再跟同桌介紹一下,你的圖是怎么看的。
師:為了更加簡潔明了,我們還可以把這兩個圖再優化一下,每排5張,直接用一個 來表示,有
4排桌子那就有4個
。一排4張用一個 來表示,一排5張就用一個 來表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讀題,明確題中的信息,利用畫圖、語言表征等方式,使學生明確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借助圖來分析文字信息的能力。】
2、自主嘗試,解決問題。
(1)有4排桌子,每排5張,一共有多少張?
(2)有兩排桌子,一排5張,另一排4張,一共有多少張?
師:如果這兩種擺法的桌子,我們都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張?”你會列式解答嗎? 展示學生作品。
師:第(1)題你為什么用乘法? 師:可以用加法嗎?
(求總數我們當然可以用加法算,只是如果當每部分同樣多,求總數時我們用乘法算會更簡便。) 師:第(2)題你為什么不用乘法?
(每部分不同樣多,求總數時我們就只能用加法。)
【設計意圖:明確要解答的問題,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選擇合適的運算解決問題,并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說明選擇不同運算的道理。】 3、檢驗結果,梳理強化。
師:解答正確嗎?你認為該怎樣檢查。 教師和學生按上述內容進行檢驗。
小結:我們不僅要檢查圖畫的對不對,還要看看算式能不能正確地表示圖的意思,最后檢查得數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培養學生解答完之后能自主進行驗證的意識。】
三、鞏固運用,深化理解
1、師:擺完桌子,我們還需要在教室的角落里擺一些花,一起來看。
(1)有多少盆?
(2)有多少盆?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紙列式計算。
師:要求紫花有多少盆,你用什么方法計算?要求黃花有多少盆,你用什么方法算? 師:誰來總結一下,什么時候我們用乘法算更簡便,什么時候就只能用加法算?
(每部分是同樣多,求幾個幾的和時我們用乘法算會更簡便。每部分不同樣多,也就是求幾與幾合起來時,我們就只能用加法算。)
師:借助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是求幾個幾的和還是求幾與幾合起來,那沒有圖你還能正確的列出算式嗎?
5
一起來看這道題,請同學們一起讀題。
2、(1)有6箱礦泉水,每箱有4瓶,一共有多少瓶?
(2)有兩箱礦泉水,一箱有6瓶,另一個箱有4瓶,一共有多少瓶? 師: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在學習紙上列式計算。 教師巡堂,學生匯報。
師:你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第(1)題你為什么用乘法?
師:有6箱每箱4瓶,那每箱的礦泉水同樣多嗎?是求6個4的和還是求6與4合起來? 師:第(2)題為什么用加法?
(每部分不是同樣多,是求6與4合起來。) 師:我們一起來口答吧。
小結: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再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解決問題。那如果信息比較多的時候,你還能準確的分析出數量關系解決問題嗎?一起來讀這道題。 【設計意圖:模仿例題解答,鞏固學生根據運算的意義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劉老師買了兩種不同的貼紙,一種有3個,另一種有6個。還買了3種不同的小禮物,每種有6個。
(1)劉老師買了多少個貼紙? (2)劉老師買了多少個小禮物?
師:要求“劉老師買了多少個貼紙?”與哪兩個條件有關系?和同桌一起說一說。 師:著兩個問題的解答方法相同嗎?請同學們在學習紙上列式解答。 師:你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師:說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口答吧。
【設計意圖:題目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出多個條件,學生需要根據問題選擇合適的兩個條件進行解答,培養學生篩選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同學們獲得的小貼紙都會在記錄表上貼起來,小林同學是這樣貼的,一起去看看。 3、小林記錄表上的貼紙,橫著看每行是6個,豎著看每列是4個。一共貼了多少個貼紙? 師:先在學習紙上畫一畫,再列式計算吧。 師:你畫的跟題中敘述的條件一樣嗎? 師:你為什么用乘法算?
師:這些貼紙橫著看每份同樣多,都是6。求一共有多少個貼紙就是求4個6的和。豎著看也是每份同樣多,都是4,也就是求6個4的和。不管橫著看還是豎著看都是求幾個幾的和,我們用乘法算會更簡便。
6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本題是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但敘述方式有所變化,用圖建立實際問題與乘法之間的聯系,用乘法的意義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是按怎樣的步驟進行的?在解決問題時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對解決問題的步驟、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檢驗的方法進行簡單的小結。
【板書】
解決問題
4排桌子
4×5=20(張)
每排5張 “幾個幾的和”乘
一共有多少張? 檢查 一排4張 4+5=9(張)
一排5張
“幾與幾的和”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