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詩經,整本閱讀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讀《詩經》整本閱讀-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課題 《詩經》整本閱讀
課題類型
研讀
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
2019
核心素養
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實現語言的構建與運用。形成審美體驗,提升審美能力,感受漢字、漢語獨特的魅力。繼承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信,最終讓學生更好的傳承家國情懷。
教學理念 讓人生因語文而精彩!
設計依據
《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國詩歌的源頭。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為“五經”之首。孔子教育弟子把《詩經》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詩經》是中國幾千年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詩經》內容豐富,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 它在中國社會發展與傳承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閱讀與鑒賞,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分析古代先民的情感與追求。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通過討論、整合、反饋等方式達到教學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的美與純粹,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傳承經典。
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的內容,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品位。 教學難點 對“思無邪”主旨的理解、把握、應用、傳承。 教學方法和手段
結合多媒體,自主探究法與合作探究法結合
兒童團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步驟
活動內容
研讀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研讀
(一)、導入 不讀《詩》無以言 (二)、傳承
《在水一方》歌曲欣賞
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的名字分析 女兒陶陶的名字由來 (三)、思想內容
文學的兩大主題就是愛與戰爭 1、愛情 A、女性之美
《關雎》的思考
課后賞析篇目《碩人》《野有蔓草》《桃夭》《月出》
B、“禮”字為先 C、定情信物
D、《詩經》中的婚姻
2、戰爭
A、民族精神的綻放 B、厭惡戰爭,無限酸楚 C、戰爭與思鄉的矛盾
探討:士兵到底能不能解決生命終極之痛呢? 三、結束語:無論是愛情還是戰爭,《詩經》中那些干凈樸素的歌聲流露出純粹的情感,在今天與我們的邂逅中依然可以產生強烈的共鳴,仿佛那種熱烈、浪漫的情懷從未變過。
這就是《詩經》的魅力,這就是經典之于我們無形又亙古不變、綿軟悠長的永恒魅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