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四單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案例名稱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科目 語文 教學對象 高一 課時
一課時
提供者
王瑩
一、教材內容分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人教版語文必修一第四單元的一篇新聞特寫,它曾獲得美國著名的普利策獎,本文的特點是作者在冷靜的敘述中、平淡的事實中蘊含著深深的情感,以獨特環境中的見聞和感受,反思歷史。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能力:理解新聞內容,培養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引領式的方法,讓學生思維由淺入深,探究文本深刻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激發學生珍愛和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點
篩選信息,體味作者濃濃的情感
四、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 探究文本深刻的意蘊
五、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文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他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常見的新聞,而且通過學習前一篇新聞《別了,不列顛尼亞》,學生已經掌握了新聞的相關知識。但是我的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視野比較狹窄,同時,他們都是90后,生活在美好的和平年代,不能理解戰爭的殘酷,因此,我將布置學生在課前搜集與課文所寫內容有關的歷史資料,做好充分預習。
六、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法:
創設情境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快速融入課堂,更好的理解文本內容。 問題引領法,目的是拓展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討論探究法,目的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熱情參與,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 學法:
誦讀品味,在誦讀中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提升閱讀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2
七、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多媒體、黑板
八、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
備
導入
通過釋題 提問激趣 板書題目,并提出問題:題目中“奧斯維辛”是什么地方,“新聞”兩個字交代了什么? 拿出課前準備的有關
奧斯維辛集中營資料,
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
況,讓學生更好的理解
新聞的內容。
環節一
創設情境 誦讀課文
幻燈展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營造一種低沉的氛圍,在這種情境中,讓我們隨著美國記者羅森塔爾,走進這座恐怖的人間地獄。
朗讀課文
為學生創設情境,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誦讀中,走進文本,走進奧斯維辛。 幻燈片:奧斯維辛集中營圖片
環節二 問題引領 解決重點
根據課文題目預設問題:作者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
明確:篩選得出,事件過去很久了,講過很多次了,不再是什么新聞。 1、既然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還要寫? 明確:記者的使命感和不安的心情 2、作者為什么不安?
明確:對不起這里遇難的人。 3、這里的人都遭遇了哪些災難?
明確:文本7-15段篩選
4、請你給奧斯維辛加一個定語。
帶著問題,自主學習,在文本中進行圈畫,回答問題。 通過一個大問題引出三個小問題,層層深入,讓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了解奧斯維辛,學生給奧斯維辛加的定語,就是學生對作者濃濃的情感的體味。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3
環節三 合作探究 突破難點
朗讀普利策新聞獎評審組給羅森塔爾的頒獎詞,由此引出題目中“沒有什么新聞”其實是有新聞的,提出問題:作者是如何報道這則新聞的?要求學生小組討論,探究答案。
預設問題:1、在參觀過程中,記者的眼光是落在什么上面的?(明確:敘述角度、細節描寫)
2、過去的奧斯維辛不堪回
首,不忍再揭傷疤,如今的奧斯維辛怎么樣了呢?(明確:對比襯托)
教師作結:奧斯維辛不僅有新聞,且對于這則新聞,作用特殊的寫法,讓人一直銘記,他用他犀利、深沉的眼光,注視著一段沒有人性和良知的歷史,他用他冷靜、淡漠的口吻喚醒著世人心的希望和熱情。這就是他用筆尖帶給我們的最深層次的意蘊。
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發表意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從多方面探討問題,只要有理有據有分析,學生給出的即是答案,真正體現生成式課堂。
總結
總結方法 提升能力 1、提問學生,總結沒本節課的收獲。
2、教師總結:在世紀之交擔任德國總理的施羅德說過:“盡管遺忘的誘惑是巨大的,但我們決不能屈服于它,牢記奧斯維辛是我們的道義和責任。”盡管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故事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沉著的敘述讓我們銘記這段不該遺忘的歷史,也留給我們一個警示:讓我們明白和平的珍貴。
總結學習方法,談談自己的收獲。 總結學習內容,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
學生當堂總結收獲,利于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去運用,并加深印象。
作業 布置作業
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殺的圖片,讓學生談談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歷史。
觀看圖片,思考內容
既能拓展練習,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