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北省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錯誤》樊景-2016年湖北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賽課(附課件和教學設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錯誤》仙桃中學 樊景-2016年湖北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賽課(附課件和教學設計)
高一年級
《錯誤》教案
仙桃中學 樊 景
【選點說明】
夜闌人靜,捧著臺灣詩人鄭愁予的《錯誤》一詩,慢慢地讀、細細地品詩句幻化成了畫面,畫面慢慢浸染開來:江南、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層層推進,那份思念也越發地不可承受。忽然,馬蹄聲起,打破了寂靜,東風微撫,柳絮飄飄,小城有了語聲,青石小街載上了晨光,慢揭春帷,輕推竹窗,但見一匹瘦馬形影綽綽,踱向遠方……
詩人以朦朧的筆調,描畫出那顆心的故事。情感上真真切切,孤獨與惆悵,風格上婉約細膩,蕩氣回腸,形成了那種欲現不現,若浮若沉內斂的情感,更適合中國大眾的審美情趣。
《錯誤》的藝術成就贏得了普遍贊譽,先后被海峽兩岸三地選入語文課本。“詩只有說到七分,其余三分,讓讀者自己去理會,分享創作的愉快,才能了解詩的真味。”法國詩人馬拉美的話透射出一種雙向期待:作者期待最懂“啟發”并富有創造性能力的讀者來欣賞文本;而讀者則期待最富“啟發”性和留有空白的文本來供自己馳騁想象,以“分享創作的愉快”。顯然,鄭愁予的《錯誤》便是一首“最能夠刺激讀者的想象和思維”并讓人們在“再創造”中“分享創作愉快”的詩中精品。
【策略說明】
1、朗誦體悟
引領學生注意朗讀的停頓、輕重、節奏的快慢等問題,通過對聲音變化的感受引導學生感悟詩歌本身情感的變化。對詩歌的吟詠誦讀,是走進文本、鑒賞詩歌的前提。詩非讀不能悟也,對讀的指導越細致,誦讀越充分,感受就越真切,品味就越到位。
2、賞析玩味
抓住典型意象和關鍵字詞,品味揣摩,“泡”出文字的獨特香氣。新課標要求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錯誤》這首詩從古詩詞里汲取了豐富的養分,所以意象豐富多彩,情感深婉含蓄。因此,在教學《錯誤》時,本人想引用古詩詞品味意象的方法,讓學生在詩的氛圍里鑒賞詩歌,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認識到詩歌創作中意象構造的重要性。
3、想象拓展
讓學生的想象在文字中延伸,讓詩意在想象中蔓延。在留白處激發想象,深入詩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讓學生盡情驅遣想象,用文字再現精彩。這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和情感體驗,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育和發展,使他們走進文本深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成就詩歌教學的無限精彩。
【過程設想】
一、 入題
今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會文藝表演在西湖唯美上演,如夢如幻的璀璨華燈之下,山水與歌舞合璧,傳統與現代相融,東方與西方交匯,中國與世界進行了一場湖畔之約。
今天,讓我們的心靈遠足,與大美江南,與鄭愁予的《錯誤》來一次美麗的邂逅。
二、朗讀——感受詩歌的形式美
1、學生齊讀詩歌。
2、展示朗誦視頻。
3、比較兩種朗讀方式,找出不同之處。
4、指導朗讀技巧(輕、重、緩、急;高、低、起、伏)
5、師生朗誦。
三、鑒賞——領悟畫面的意境美
1、在朗誦中讀出了什么情感?情感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2、邊讀邊品,在意象的賞析中感受意境美,領悟情思美。
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
①江南
江南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學生引經據典描繪江南的景物之美、人物之美。
詩歌為什么選擇“江南”作為區域背景呢?
②蓮花
“蓮花”有什么特質?在古典詩詞中如何呈現?
這一比喻是否合乎常理?
詩人為什么把女子“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比作“蓮花的開落”呢?
③東風、柳絮
“東風”與“柳絮”是什么關系?
“東風”“柳絮”與詩歌中的人物有何聯系?
“柳絮不飛”是不是好事?這位美麗女子若是看見了柳絮紛飛,心情會怎樣呢?
④城
作者把女子的心比作“小小的寂寞的城”,這座“城”有什么特點?“城”中的這位女子會干些什么呢?
⑤街道
詩人語言獨具匠心,比較“青石的街道向晚”與“向晚的青石街道”在意蘊上有何不同。
你的心“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向晚”暗示了什么?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處?這位女子又立在何處?
⑥春帷、窗扉
“春帷不揭”“窗扉緊掩”的原因是什么呢?
窗扉與教室的窗戶相同嗎?
如果你就是那位“過客”,請你想象一下,簾幕背后的那個女性的情態、動作、心理。
⑦馬蹄
心靈在無望中未能抑制渺茫的希望,關閉的視覺中聽覺更加敏銳。詩歌漸近高潮。
這位女子聽到“達達的馬蹄”聲該是怎樣的反應呢?扣住“美麗的錯誤”推想。
3、小結
詩人由極遠處寫到極近處,由極大處寫到極小處,寂寞隨之愈來愈濃,此地此境豈不讓人更惆悵。空間意象的疊加營造出寂寥冷清、幽遠深邃的意境美。
在這冷清的氛圍中,生活著一個柔美堅貞、孤獨惆悵的女性。她的內心跌宕起伏,等待——驚喜——失望——無盡的等待。
四、探討——挖掘主題的多義美
1、老師配樂朗誦,分組討論作品中的“我”與“你”可能是什么人。
2、情感的朦朧美
①纏綿悱惻的閨怨情
《錯誤》中隱有一位被相思所苦、玉顏漸凋的深閨之女形象。這是一曲凄婉動人的戀歌,是一支愛恨交加的古相思曲。
②自傷漂泊的羈旅情
詩中的“我”可以理解為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游子。“我”在尋找歸屬感。江南尚且不能停留,何處才能停駐漂泊的腳步?正如老杜所言,“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那是一種“流浪放逐”的“游子”悲情。
③樸實真摯的舐犢情
詩人在童年時與母親一起輾轉遷徙,目睹了社會的動蕩不安,人間的生離死別。親情,家的溫暖顯得至關重要,并最終外化為詩。
④身世飄零的孤島意識
《錯誤》 發表于1954年,是詩人到臺灣后的第5年,也是兩岸對峙最為嚴重的階段。而大陸似乎還是他記憶中的那個江南雨巷中的夢。那不是真實,是虛無,這也就是現代人的處境。
……
3、讀者的閱讀體驗
博大的悲憫情懷、感喟時光流逝、人生孤獨感。
五、摹寫——重溫人物的情思美
請提起你的筆,至少使用作品中的一個意象,寫一首小詩。
展示徐志摩的《沙揚娜拉》(節選):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六、結語
“世事之樂不在于實行而在于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錯誤”成全了“美麗”,“美麗的錯誤”深蘊著無盡的情思。自由的表達,清麗的語言,豐富的意象,精致凝練,情韻悠長,有一唱三嘆之致,尺幅千里之妙。確實是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個人簡介】
樊景,女,1986年出生,2007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一直工作于仙桃中學。2010年11月獲湖北省高中語文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錄像課)一等獎;2013年獲市單科狀元輔導獎;2016年獲市理科狀元輔導獎;2016年11月獲市優質課特等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