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北省,相信未來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湖北省2016年高中語文優質課競賽視頻實錄《相信未來》潛江關青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湖北省2016年高中語文優質課競賽視頻實錄《相信未來》潛江園林高中關青
高二年級
《相信未來》教學設計
潛江市園林高級中學 關 青
【選點說明】
《相信未來》是高中語文讀本(1)里的一首詩。它寫于一個瘋狂的動亂年代,一個禁錮思想、壓抑個性、令人絕望的年代。然而作者食指卻頑強地相信未來“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和“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能夠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領會作者的頑強自信、戰勝困難的積極人生態度,讓學生充分解讀詩歌情感,并能很好地把它誦讀出來,以達到現代詩歌鑒賞的真正目的。
【策略說明】
高二的學生已經學過不少現代詩,但通常的詩歌教學中,老師們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鑒賞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往往忽略了現代詩歌最重要的審美體驗之一:誦讀。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詩歌的文本的特征決定了詩歌閱讀鑒賞的多義性和多樣性,所以本設計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出發,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以合作交流為手段,讓學生在傾聽和交流中不斷有新的發現,增進對文本情感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為誦讀詩歌打下根基,由此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
【過程設想】
學生提前預習文本,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并解決易讀錯的字詞。課上先由教師激趣導入,通過教師范讀詩歌、學生自讀,先質疑探究第三節的斷句。再由學生合作探究詩歌的具體情感,通過個性化的解讀,試著飽含感情地朗讀出來,在教師或學生點評中不斷提升朗讀技巧,獲得審美體驗和精神享受。
課上環節大致如下:
一、導入
二、教師范讀,學生體會教師的朗讀技巧
三、問題探究:
讀法一: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讀法二: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1、不同的讀法實際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而理解詩歌通常要抓住意象。(提問)那么這幾個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構成的?(分組略加討論)看法一:“手”、“排浪”、“大海”、“曙光”、“筆桿”。看法二:“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筆桿”。
(提問)究竟哪一個說得對?大多數同學可能選擇第一種。
2、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點,它能否壓縮為一個字“浪”?討論后明確:“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邊涌去,這一道又一道的浪線看起來就像人的“手指”。于是,大家明白了“讀法二”是正確的。
同理,手掌和托住太陽的大海也有類似的地方。最后幻燈片展示,學生一目了然。
教師分析:早晨的光線射開來,看起來是一根根的,長長的,筆直筆直的,所以我們經常講“霞光萬丈”。詩人敏銳的目光,捕捉了這一瞬間的感覺。現在請大家手握一枝筆,然后舉起來,看看你的“手指”有沒有“排浪”般的感覺,看看你的“手掌”有沒有“大海”般的感覺,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筆桿”像不像海日射開的“曙光”。(活動體驗,可使課堂直觀、形象起來。)
四、小組討論:仿照之前我們對第三節的分析,結合詩歌具體內容,用簡潔的語言從意象、情感、停頓、語速、重音等方面的朗讀技巧分析詩歌的前六節該怎么讀才能更富有美感,然后試著朗讀你分析的那一部分。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切磋,互相欣賞。在學生解讀意象時,只要符合內容邏輯,可以作多元化解讀。
朗讀時的情感需要明確:
第一節:前兩句要讀得低沉,后兩句要讀得堅定,重點突出“相/信/未來”這一句。
第二節:前兩句要讀得有失落感,后兩句要有力度,繼續突出“相信未來”。此處與第一節的“相信/未/來”相比,要更加有力度,可在停頓方面顯示出與第一節的不同,這樣更富有層次感和韻味。
第三節:本節的意象特點與前兩節大不相同:作者將手指比作排浪,手掌比作大海,這兩個氣場宏大的比喻,一掃前兩節的低沉憂郁之氣,要讀出豪邁奔放的氣勢。而“搖曳著曙光,那支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這兩句在朗讀時,需要用無限憧憬、美好純真的情感來表現。
第四節:這一節是陳述作者相信未來的原因,“之所以”有娓娓道來之意,所以這一節用訴說或者期待的語氣表達。
第五、六節:這兩節銜接較為緊密,從內容上看,第五節為第六節蓄勢,所以第六節比第五節語速要稍快,以凸顯作者在第六節“我堅信”后面的內容。
第七節:本節是全詩情感的高潮,作者熱情地呼告大家都要“堅定地相信未來”。要讀出熱情奔放、勢不可擋的氣勢。
以上學生朗讀形式方面可以多種多樣:個體讀,集體讀,男生女生合讀……
最后,請一個或兩個學生朗讀全詩。
五、打開思路,想一想,說一說。
本環節主要是深化詩歌主題,初步培養學生頑強自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能否觸動到你腦海深處的那一縷情絲,是否讓你想起自己熟悉的另一首詩、一幅畫、一部電影,或是一段往事?
【個人簡介】
關青,女,生于1983年8月,祖籍湖北潛江。2005年大學畢業后任教于潛江市園林高級中學至今,期間一直擔任高中語文教學工作。
在工作上,積極參加各級教學比賽活動。2012年參加潛江市“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優質課教學比武榮獲一等獎。同年,參加湖北省優質錄像課比賽榮獲一等獎。指導的學生在2014年的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湖北賽區)獲得一個一等獎,二個二等獎,本人也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由于教學成績顯著,多次被學校授予“十佳青年教師”、“十佳女教師”、2011-2012學年度被市教育局評為“先進個人”。
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我仔細了解每一屆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學生知識,更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和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