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北省,離騷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湖北省2016年高中語文優質課競賽視頻實錄《離騷(節選)》夷陵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湖北省2016年高中語文優質課競賽視頻實錄《離騷(節選)》夷陵中學袁楚橋
高一年級
《離騷》節選教學設計
夷陵中學 袁楚橋
【選點說明】
《離騷》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這首詩歌有很多生僻晦澀的文言字詞,加之與學生的文化背景較為隔膜,對高一學生構成很大的難度。但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扛鼎之作,《離騷》值得每個學生學習和傳承。在這首詩歌中,屈原通過熱烈奔放的自由抒情、奇幻優美的浪漫想象,展現其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因此我試圖打破詩歌支離破碎、面面俱到的授課方式,以屈原的人格精神為主線,帶領學生由情入志探究詩歌的思想內涵。為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文本,提升學生的古詩朗讀能力,我設計了相應的朗讀教學環節。
【策略說明】
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領悟其豐富內涵。文本是這堂課學習《離騷》的基本抓手。通過文本分析法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浸潤文本,品讀文本,從而展開生本之間的深度對話。這首多帶“兮”字的楚辭體詩歌韻味只有在學生密詠恬吟的誦讀中才能被直觀感知。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多樣的朗讀活動,從而讓學生的古詩學習在以讀促悟、讀賞一體的巧妙融合中自得真趣,最終達到難詩易教、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
【過程設想】
一、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把握詩歌節奏,了解詩歌大意,積累相關文言文字詞;
2、過程與方法:
結合詩歌文本探究、體悟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了解《離騷》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活動激發學生對古典詩歌誦讀熱情,提升學生的古詩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直面文本感悟屈原偉大形象的同時,陶冶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二、教學重點:體會屈原的思想情感,了解《離騷》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活動、文本探究感受屈原的精神品質
四、教學方法:以讀促悟、文本探究、師生互動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端午時節,龍舟飛動,粽葉飄香,人們用樸實鮮活的方式表達著對屈原歷久彌新的敬重與思念。梁啟超先生曾說“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楚辭》的代表作《離騷》,走進屈原的心靈世界。
(二)學習過程
1、初讀詩歌,把握節奏朗讀目標: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釋義:兮,多用于韻文的句末或句中,表示停頓或感嘆,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啊”。
楚辭體:屈原在楚歌的基礎上開創的一種新詩體。多用“兮”字,使語言音節和作者情感更加活躍,顯出深長的意味,具有濃郁的楚地色彩。
2、披文入情感其憂
①齊讀體憂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明確:憂民憂己(對楚國民眾的深沉憂患 對自身坎坷不公處境的嗟嘆)
②自讀感憂 自讀全詩,你讀到了哪些憂愁?
明確:憂國憂民,怨君悲己(憂不可遏,怨由憂生)
③背景鏈接 上不取信于君,下不見容于俗,屈原到底經歷了什么?
屈原擁有楚國貴族出身,“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以卓越的政治才能為楚國立下赫赫功勛。懷王十六年(前313),屈原由左徒降為三閭大夫。懷王二十四年(前305),他被流放到偏遠的漢北地區,直到懷王二十九年(前298),才被召回郢都。頃襄王繼位,屈原被貶江南,一位承載著舉國憂患的忠臣就這樣淪為形容枯槁的遷客騷人。
據《史記》記載,《離騷》創作于屈原被懷王疏遠期間。
④讀出情感
在了解屈原的經歷之后,同學們對詩人的憂愁會有更深切的把握。請同學們自讀投影上的詩句,讀出詩人的憂愁。
投影展示: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朗讀設計:個讀——師指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品鑒詩句悟其志
如此飽經憂患,請結合直抒胸臆或間接顯志的詩句品讀詩人之志(精神品格、道德情操等)。
活動要求:抓關鍵詞、句賞析作者怎樣的品格
小組討論,班級交流
①直抒胸臆
(1)剛正不阿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品鑒:“寧”體現自己理想選擇的義無反顧,“溘”體現自己為理想現身的無畏,“不忍”情感鮮明,展現自己不茍合求容的果決堅毅之態,體現其剛正不阿的精神品格。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品鑒:本句采用反問句的形式,說明方圓難合、異道難處,強烈鮮明地表達了自己不愿茍合求容的耿介之態,體現其剛正不阿的精神品質。屈原的苦苦發問正是向風雨飄搖的楚國發出的深沉質問,引人深思。
(2)忠貞執著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品鑒:“九死”與“未悔”形成對照,展現了詩人追求理想時的無悔無畏,凸顯其對理想忠貞執著的精神品格,語言表達撼天動地,一往情深。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品鑒:此句緊承“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這句低迷的境遇交代之后,再次表達自己堅持己見、守死善道的勇氣和決心。“固”字展現了詩人借圣人自我寬慰,說明其對理想忠貞執著的堅持,也使詩句的語氣顯得傲岸不群,氣勢恢宏。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品鑒:即使獲罪體解然志猶不變。“體解”與“未變”形成一組矛盾,體現作者堅定執著的偉岸品格。反問句再次強化表達了屈原堅守理想時的忠貞執著。此句緊承“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使志向的表達一唱三嘆、回環往復、蕩氣回腸。
②間接顯志
高潔自修: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品鑒:意象清新優美。將“芰荷”、“芙蓉”作為自己的上衣下裳,高雅脫俗,荷香脈脈,使作者的形象更加美麗動人。/對偶句式,詩歌形式整齊和諧,朗朗上口。)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品鑒:意象新穎,想象神奇。加高帽子,加長佩帶,尊其威儀,更顯其風神瀟灑,堅守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對偶句式,詩歌形式整齊和諧,朗朗上口。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品鑒:意象優美豐富,想象神奇夢幻。“繽紛”、“繁飾”凸顯飾品眾多,“菲菲”體現芳香濃烈,表達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渴慕與癡迷。
投影展示:“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東漢王逸
4、文以潤心,敬讀詩歌
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劉勰《文心雕龍》
師:劉勰對《離騷》和屈原極為高度和中肯的評價,《離騷》一曲,萬代守護!讓我們帶著崇敬之心動情動容地美讀詩歌。
(三)結語:教師寄語
【附】板書設計
離騷
屈原
感其憂 悟其志
憂國憂民 忠貞執著
怨君悲己 高潔自修
生命熔鑄
【個人簡介】
袁楚橋,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15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2012年畢業后任教湖北夷陵中學至今,工作認真負責,刻苦鉆研,深受學生喜愛。獲高考語文質量一等獎,所帶兩屆高三畢業生成績優異,其中2015屆高三考生名列學校同類班級第一、第三。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省級、市級一二等獎,數篇文章發表于《高中生學習》。2014年獲湘鄂邊語文優質課競賽一等獎,2016年宜昌市語文優質課競賽一等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