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祖國頌歌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音樂《祖國頌歌》平定縣第一中學校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一音樂《祖國頌歌》平定縣第一中學校
教學目標評論
一、情感目標:聆聽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憶秦娥?婁山關》、《誰不說俺家鄉好》及《祝酒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反映的時代特點及社會內容,進而了解當代創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二、知識目標:在感受、體驗、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認識歌曲的體裁及風格。通過對比分析,了解藝術歌曲及群眾歌曲的特征和體裁風格。
三、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專業創作歌曲的繁榮景象。
2學情分析評論
學生們已經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能分析歌曲的音樂特點。《憶秦娥·婁山關》對學生來說稍有點難度,應重點欣賞。
3重點難點評論
學習重點:聆聽歌曲感受作品的音樂情緒、風格、了解體裁特征。
學習難點: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區別。
4教學過程
4.1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評論
1、師播放歌曲《精忠報國》,提問:剛才播放的歌曲熟悉嗎?說出曲名及歌曲主題。
生:《精忠報國》 歌頌祖國
2、引出課題:第十七單元 新中國的歌
第三十節 祖國頌歌
活動2【講授】評論
(一)欣賞《我和我的祖國》
1、教師范唱
2、學生思考感受到什么樣的音樂情緒?歌曲表達什么情感?(歡快、愛國)
3、師總:這首歌曲創作于1986年,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表現了人民對祖國滿懷深情的高尚愛國主義情操。歌曲為二部曲式結構,圓舞曲節奏風格。曲調流暢、激越、抒情、歌詞真摯,親切感人,使人聽了有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愛國情感的升華。
(二)欣賞《憶秦娥?婁山關》
1、介紹詞的創作背景(毛澤東詞)
婁山關又名太平關,位于遵義市北的婁山上,婁山橫亙于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其地勢險峻,為黔北門戶。周圍千峰萬壑、層巒疊嶂,是黔北著名的古戰場之一。主峰海拔1576米,古稱天險。
毛主席詞《憶秦娥?婁山關》作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紅軍長征途中,遵義會議后,毛主席指揮紅軍轉回貴州攻打黔軍,搶占婁山關,殲敵兩個師,取得長征途中第一個大勝利。從此,婁山關以著名的紅軍戰斗遺址而名揚天下。
2、出示地形圖等
3、學生集體朗誦《憶秦娥?婁山關》
提問:詞寫的什么內容?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師總:“憶秦娥”詞牌在結構上由上片和下片組成。
上片是大軍過婁山關的情景,有聲有色,風吹聲、雁叫聲、馬蹄聲、喇叭聲、長空、濃霜、殘月。
下片是描寫大軍向婁山關進軍的情景。
4、曲作者介紹
陸祖龍(1928---)作曲家。江蘇常熟人。 曾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音樂創作。他的主要作品有合唱《祖國永遠是春天》、《毛主席永遠活在戰士心中》。齊唱《野營路上》、重唱《三個戰友》、表演唱《連隊里數我最愛笑》、獨唱《憶秦娥?婁山關》等。
5、欣賞全曲
思考:歌曲分幾部分?曲作者是如何通過音樂來表達思想感情的?
按《學案》上的提示,分組討論回答
情緒 力度 速度
1、 悲壯 強弱明顯 慢
2、 豪邁 短促有力 快
3、 激昂 強弱明顯 慢
師總:歌曲由三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歌詞的上片,前奏由樂隊奏出了第一個歌唱主題,隨后,音樂以帶有戰斗號角性質的音調由弱而強地引入獨唱部分,音樂情緒高亢激越,聲先奪人。強弱對比的詠唱,形象地描繪出婁山關激戰時的慘烈情景。
第二部分進入平穩的行進速度,以豪邁的情懷三次重復唱出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樂句,展現出詩人豪邁的情懷。
第三部分節奏舒緩,音調起伏跌宕,與第一部分遙相呼應,音樂以漸弱,漸慢的形式結束全曲,產生意蘊深沉悠遠的感受。
(三)音樂知識:群眾歌曲和藝術歌曲
1、比較《我和我的祖國》、《憶秦娥?婁山關》音樂的不同
a、歌詞通俗易懂
歌詞是毛主席的詞
b、分節歌
通譜歌
c、易于上口
演唱難度大
2、點明:
《我和我的祖國》屬于聲樂藝術中的群眾歌曲
《憶秦娥?婁山關》 藝術歌曲
3、群眾歌曲的特點
群眾歌曲的歌詞通俗易懂,其內容大多與政治,社會活動有關,它體現人民群眾的理想愿望,表達人民群眾集體的思想感情。它的曲調以雄壯豪邁者。音域不寬,結構整齊,節奏鮮明,易于上口,適于群眾集體齊唱。如《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等。
我國群眾歌曲的歷史,可追溯至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中,群眾歌曲起了巨大的宣傳鼓動作用。
4、藝術歌曲的特點
藝術歌曲源自18世紀末19世紀初,是歐洲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其特點是歌詞通常采用著名詩詞,著重個人情感的抒發和內心體驗的揭示, 曲調和歌詞緊密配合,表現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較復雜,深刻體現整首歌詞和各句歌詞的內容,感情細膩,優美感人,抒情性較強。伴奏不只是作和聲的襯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畫形象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5、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從歌曲本身來說,并無截然不同的明確界限。一般來說群眾歌曲多為分節歌曲,群眾歌曲的音樂通常是概括表達歌詞的思想,而藝術歌曲則詞曲緊密、細致地結合在一起。
6、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區別
按《學案》上的提示,分組討論回答
(四)欣賞《誰不說俺家鄉好》
1、欣賞全曲(第二段音樂請一女生跳舞)
思考:歌曲的主題
音樂的特點
家鄉好、解放軍好、解放區好
優美、抒情
2、師總
這首歌曲是故事片《紅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描寫解放戰爭---山東孟良崮戰役大捷的故事。這首歌曲是由在戰爭的硝煙中,為解放軍運送糧食的農村女青年唱出的。
歌曲吸取了山東民歌的音調,曲調優美,委婉。歌詞樸實無華,通俗生動,真摯深情,唱出了家鄉好,解放軍好和解放區好的思想內容,表達了解放區軍民對家鄉自然風光和魚水深情的由衷贊頌。
歌曲為一段體。音調富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尤其是“哎,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兒喲依兒喲”恰到好處,親切自然,給人回味無窮。這是一首群眾喜聞樂見的歌曲,它喚起了人們對家鄉無限的眷戀之情。
(五)聽音樂,分辨群眾歌曲還是藝術歌曲
1、《我愛你,中國》 藝術歌曲
2、《祝酒歌》 群眾歌曲
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現了粉碎“四人幫”舉國上下,億萬群眾歡慶十月勝利,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情景。其音調糅合了多種民歌風格的素材,既有江南民歌的風味,又有新疆、西藏的民歌調,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樂的風格,又有進行曲的特點。在詞曲中還運用了不少戲曲、曲藝的手法。這樣確實能體現億萬人民普天同慶的場面。
活動3【活動】評論
課本213頁 第五題
列舉你所知道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的歌曲,并標明這首歌曲的體裁。
《義勇軍進行曲》群眾歌曲
《大刀進行曲》 群眾歌曲
《畢業歌》 群眾歌曲
《黃河頌》 藝術歌曲
《黃河怨》 藝術歌曲
活動4【作業】評論
這節課我們主要欣賞了幾首不同時期的創作歌曲,知道了群眾歌曲和藝術歌曲的區別。創作歌曲的題材多種多樣,富有時代精神和民族特點,反映了共和國的艱辛和輝煌的歷史。我們要學習長征精神,繼續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一起高唱《愛我中華》,祝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
學生在合唱《愛我中華》的音樂聲中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祖國頌歌”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一音樂《祖國頌歌》平定縣第一中學校”,所屬分類為“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一音樂《祖國頌歌》平定縣第一中學校”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