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巴赫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第十四節巴赫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第十四節巴赫
走近復調音樂
執教:曾凡科
學校: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 年級:高一年級 指導教師:魏瑩瑩 教學目標:
一、學生通過聽覺感知和審美體驗,初步認識復調音樂,了解復調音樂的基本分類。
二、引導學生通過巴赫《馬太受難曲》三首分曲的學習,感受巴羅克合唱音樂的基本風格特征。增進學生對不同文化語境中音樂藝術人文內涵的理解。
三、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即興編創,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于復調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重點:
復調音樂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馬太受難曲》分曲的賞析。 教學難點:
巴羅克合唱音樂基本風格的感受和人文內涵的理解;即興編創與表現。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 師生問好 二、 導入:
請聽老師彈奏兩段音樂,請說說音樂兩個聲部之間是主次關系還是并列關系?
一)《跑馬溜溜的山上》(彈) 主次關系(說明)
師:由若干個附屬聲部陪襯、烘托著一個具有獨立性旋律的多聲音樂形式叫做主調音樂。注重縱向的和聲關系。
聽第二段音樂:《康定情歌》(彈) 并列關系(說明)
生齊:兩個或兩個以上有相對獨立意義的旋律按照一定的法則有機結合
而成的多聲音樂叫做復調音樂。強調各聲部的獨立和橫向發展(相互獨立又彼此融合,形成對比或補充)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復調音樂》(出示課題)
三、 新課教學
一)復調音樂發展歷史中的兩次高峰
復調音樂于公元9世紀左右產生于西歐,在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兩次高峰: 1.第一個高峰時期:文藝復興時期
代表人物:帕萊斯特里那,聽音頻
2.第二個時期:巴羅克時期
(互動1)巴羅克時期:巴羅克一詞源于葡萄牙語,它的原意是形狀不規則的珍珠。通常指1600—1750這一段歷史時期的西方藝術風格。
(互動2)巴赫:德國偉大的音樂家,晚期巴羅克音樂的杰出代表,被譽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
師:《馬太受難曲》是巴赫的代表作品之一。
(互動3)創作于1724—1727年。取材于《圣經》對耶穌受難過程的敘述,共有78首分曲,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描述了耶穌被門徒出賣和最終被捕的過程。第二部分36—78分曲,描繪了耶穌受審、被釘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場景。這部作品被稱作宗教復調音樂的頂峰。
師:今天我們將通過對《馬太受難曲》第1、72、78分曲的學習,來感受巴羅克時期合唱音樂的基本風格特征。
二)作品賞析
1.欣賞《第1分曲》“來吧,錫安山的女兒們”
A師:這首歌曲是這部悲劇的序幕。展現了耶穌臨刑前被游行示眾的場景。悲哀的氣氛確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
B聽音頻,思考:
1.辨別這首合唱曲是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樂?學生判斷 2.說說這首合唱曲有些什么主要特點? 學生發言
C師小結:出示樂譜,分析四聲部首句節奏特點:混聲與童聲相結合的雙合
唱曲,規模龐大,復雜的雙重對位法。
2.欣賞《第72分曲》“主啊,此時不要離開我”
A師:這首歌曲在作品中先后出現過5次,這次是在耶穌死去后出現,將這部宗教悲劇推向了高潮。 B請一名學生讀歌詞 C聽音頻,思考:
1) 請辨別這首合唱曲是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樂?
師小結:混聲四部合唱,主調在女高音聲部。其余三個聲部作為伴奏以陪襯或加強主旋律。
2)音樂的速度、音調、情緒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
師小結:速度緩慢、旋律暗淡、音調低沉。悲沉的音調營造了耶穌死去后的悲痛氣氛。
D這是一首“眾贊歌”,演唱時要求聽眾一起演唱。我們一起來唱唱主旋律片段。
3.欣賞《第78分曲》“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
A這是整部作品的終曲,和第1分曲首尾呼應,請齊讀歌詞 B聽音樂,思考:
1)這首合唱曲是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樂?
2)和第72分曲相比較,這首合唱曲的情緒有沒有變化?學生回答 C師小結:雙合唱曲,復調音樂
悲哀的感情已不再強烈,一切痛苦皆化作平靜的祈禱。
結合剛才欣賞的三段合唱歌曲,請小組討論:從音樂本體和人文內涵兩個方面,探討《馬太受難曲》所體現出來的巴羅克合唱音樂的基本風格特征?
(這部宗教悲劇在描繪耶穌受難的背后,宣揚的是為拯救人類的苦難而勇于自我犧牲的崇高道德,表達出來的是當時身處苦難境遇中的德國民眾的情感。)
宏偉壯觀充滿活力
世俗化的宗教音樂情感,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 4.拓展:欣賞《哈利路亞》片段
剛才我們欣賞的三首分曲中,第1、78為復調音樂,72為主調音樂。下面我
們聽聽巴羅克音樂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亨德爾著名的歌曲《哈利路亞》片段,請大家仔細聆聽,辨別這段合唱是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樂?生答
師小結:主調與復調的結合,在實際的音樂創作中,作曲家們會經常把復調和主調結合起來運用。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初步懂得了如何區分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接下來,讓我們繼續走近復調音樂,來了解一下復調音樂的基本分類。)
三)復調音樂的基本分類: 1.對比復調 《布列舞曲》
問:請比較一下樂曲兩個聲部在節奏和旋律等形態上是相同還是不同? 聽老師彈,生回答
師:對比通常會在音調、節奏、起伏、句讀、樂思等方面,高聲部典型的布列舞節奏,低聲部以四分音符的斷奏為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像這種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旋律有機結合而成的復調音樂叫做對比復調。 2.模仿復調 1)《小白菜》
老師彈《小白菜》,出示樂譜,這段音樂的高低聲部表現出怎么樣的特點? 像這種以同一旋律或相似旋律在不同聲部依次出現的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的復調音樂叫做模仿復調。
2)《保衛黃河》(卡農)
模仿復調分為簡單模仿、變化模仿和卡農式模仿。
問:輪唱屬于卡農式模仿,你能聽出這段合唱音樂是幾個聲部的輪唱嗎? 播放《保衛黃河》(三部輪唱部分)三個聲部依次出現。 四)即興編創活動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放松放松,來做個練習。 1.首先,請大家一起來演唱三段旋律。 分段演唱。
2.游戲環節現在開始,請各小組嘗試將三條旋律分別組合成一條主調音樂、對比復調、模仿復調。小組討論
3.請學生說出設計的組合方案,根據方案演唱表現。 四、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主調音樂與復調音樂,通過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初步感受了巴羅克合唱音樂的基本風格特征,還了解了對比復調和模仿復調,感受了復調音樂的魅力。但復調音樂的世界廣闊深遠,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只是其滄海一粟,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作進一步的探索。 五、下課禮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