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飄逸的南國風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飄逸的南國風》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飄逸的南國風》
《飄逸的南國風》教學設計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楊曉云
教學目標 :
1.欣賞《對鳥》、《彌渡山歌》、《幸福歌》等作品,感受、體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激發學生賞析南方民歌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對民歌的熱愛。
2.樂于參與聆聽、演唱、探究等活動,能用對唱的形式進行簡單的即興創編表演;
3.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并能分辨和總結其風格特點,能對代表性的民歌進行簡單的模唱。
教學重點:在感受、體驗的基礎上,了解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自主歸納總結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能較有韻味地演唱“吳聲”和“楚聲”民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演唱歌曲《楊柳青》。
師:同學們,你知道老師唱的這首歌是南方民歌還是北方民歌? 生:略。
師:優美的旋律仿佛把我們帶到了山清水秀的南方大地,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聽賞幾首南方民歌,感受那《飄逸的南國風》。(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演唱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南方民歌。】 二、浙江民歌《對鳥》
師:請你在聽賞時注意感受歌曲的特別之處是什么? 生:略。
師:江浙一帶用方言演唱的民歌,我們稱之為“吳聲”民歌。
師:下面請同學們找一找歌譜中出現了哪些音并體會一下旋律的特點。
生:略。
高中音樂鑒賞(人音版) 第二單元 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楊曉云
2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演唱旋律,學生自主分析,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南方民歌婉轉、飄逸的特征。】
師:《對鳥》這首歌曲是在兒童歌謠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孩子們在山林間放牧砍柴、摘野果的時候,看到許多鳥兒,便不由自主地互猜鳥名,放聲歌唱。歌詞第一段提問;第二段回答。你覺得通常會用哪種演唱形式演唱呢?
生:略。
師:對唱是我國南方民歌常用的一種演唱形式。對唱的歌詞通常都是即興創作的。下面請同學們也來即興創編歌詞,對對我的歌。
哎„„
哪門課你最喜歡?哪位老師最可愛? 哪位同學唱歌好?哪位同學跳舞棒? 生:討論、對唱。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了解對唱是南方民歌常用的一種演唱形式;通過學生即興創編并演唱,讓學生了解民歌的歌詞常為即興創作的。】
三、云南民歌《彌渡山歌》
師:我們剛才演唱的旋律其實是“歌仙”劉三姐演唱的一個唱段,只不過我們將歌詞進行了即興創編。劉三姐的家鄉廣西有山有水,孕育了很多優美的民歌。下面我們要去另一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云南,去聽一聽那里的《彌渡山歌》。
師:仔細聆聽歌曲并思考: ①這首歌在演唱上有什么特點? ②歌詞的創作采用了哪種文學手法? 生:略。
師:“引腔”的演唱使人覺得飄逸、流暢,越發的抒情。
歌詞常用比興手法,這也是南方民歌的重要特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仔細聆聽的習慣,感受南方民歌“引腔”的特點;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學生了解民歌的歌詞常用比興的手法,而這兩點又恰恰是受南方人含蓄的性格所影響的。】
高中音樂鑒賞(人音版) 第二單元 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楊曉云
3 四、湖北民歌《幸福歌》
師:前面我們體驗了對唱這種演唱形式,下面請同學們來聽賞一首湖北民歌《幸福歌》,說說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聽賞、思考。
師: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略。
師:請仔細聽一聽最后一句襯詞,領唱與齊唱是怎樣分工演唱的? 生:略。
師:我們把兩湖一帶用方言演唱的民歌稱之為“楚聲”民歌。 師:我想和同學們合作來演唱這首歌曲,我來領同學們和。 ★師生合作演唱。
師:請你思考一下,這種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對于歌曲的表現有什么作用?
生:略。
【設計意圖:通過對湖北方言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兩湖一帶的“楚聲”民歌并感受感受語言對民歌的影響;通過師生領唱與齊唱的互動配合演唱,讓學生了解民歌演唱形式的多樣性并感受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對歌曲表現所起的作用 。】
五、歸納小結
師:請同學們結合今天聽賞的這三首南方民歌,歸納小結一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完成下面的填空題。) 南方民歌的旋律多表現得 婉轉 、流暢、細膩、抒情;歌詞較為含蓄、內在,多采用 比興 手法;常用的演唱形式有 對唱、一領眾和(領唱與齊唱) 等;通常用 方言 進行演唱。南方民歌的風格與北方民歌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設計意圖:設計填空題是為了給學生歸納總結提供線索和依據,核心內容還需要學生結合聽賞的三首南方民歌,自主歸納小結得出答案。這樣下來,學生對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印象會更深刻。】
高中音樂鑒賞(人音版) 第二單元 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楊曉云
4 六、知識鞏固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對南方民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們來進行一次“南方民歌知識競賽”。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踴躍展示、學以致用,并在答題的同時又一次鞏固了南方民歌基本特征這一知識點。】
必答題:
·視聽并判斷下列歌曲是否為南方民歌并闡述理由。
·判斷下列南方民歌是“吳聲”還是“楚聲”民歌并有韻味地學一學。 搶答題:
·仔細聆聽江蘇民歌《無錫景》,說說這首歌曲體現了南方民歌的哪些特征。 ·南方民歌風格特征的形成與哪些因素有關系? ·說一說你知道的南方民歌并唱一唱。 七、拓展延伸(也可作為課后思考題) 師:請同學們分組合作、討論探究:
作為當代高中生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發揚民族音樂?
【設計意圖:在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更深層次的內容。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媒介,加強與他人的合作探究能力。】
八、課堂結語
南方民歌以其婉轉優美的旋律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眼前似乎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耳旁似乎聽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我們隨著那飄逸的南國風載歌載舞吧!
《飄逸的南國風》教學流程圖
一、情境導入 教師演唱南方民歌《楊柳青》導入新課。
感受歌曲的方言特色,了解“吳聲”民歌。
二、浙江民歌《對鳥》 分析歌曲的前四小節,體會旋律委婉細膩的特點。 用對唱的形式進行簡單的即興創編表演。
體會南方民歌“引腔”飄逸、抒情的特征。
三、云南民歌《彌渡山歌》
了解南方民歌的歌詞常用比興的手法。
學習湖北方言,了解“楚聲”民歌。 四、湖北民歌《幸福歌》 分析演唱形式及其對演唱的作用。 師生領唱與齊唱的互動配合演唱。
五、歸納小結 歸納小結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完成填空題) 六、知識鞏固 采用知識競賽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七、拓展延伸 作為高中生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發揚民族音樂? 八、課堂結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