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拉丁美洲音樂,安第斯高原,探戈音樂文化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音樂鑒賞第十三節拉丁美洲音樂——安第斯高原 探戈音樂文化的融合-浙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音樂鑒賞第十三節拉丁美洲音樂——安第斯高原 探戈音樂文化的融合-浙江省 - 寧波
人教版音樂鑒賞 第十三節 拉丁美洲音樂
——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樂文化的融合
教學目標
1. 欣賞幾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間音樂,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2. 初步知道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概況,了解拉丁美洲音樂是三種音樂(歐洲音樂、印第安音樂、
非洲音樂)的融合
3. 初步認識拉丁美洲民間器樂、歌舞和探戈音樂的特點。
教學內容
1. 鑒賞《美麗的小天使》、《告別》、《小伙伴》等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間音樂。 2. 學習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概況,了解拉丁美洲音樂由三種音樂融合的情況。 3. 了解拉丁美洲民間器樂、歌舞和探戈音樂的特點。
教學重點
1.了解拉丁美洲音樂是三種音樂(歐洲音樂、印第安音樂、非洲音樂)的融合
2.通過聽、唱、拍節奏等音樂活動了解拉丁美洲民間器樂、歌舞和探戈音樂的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拉丁美洲音樂是三種音樂(歐洲音樂、印第安音樂、非洲音樂)的融合。
難點突破
分析音樂要素的構成,解碼音樂文化,找出融合的三種音樂的源頭,了解并不是簡單地疊加,而是融合。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音樂000Kaoma - Lambada】,通過音樂氛圍調節學生的情緒。 導入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音樂課堂!音樂與我們的生活關系非常密切,它可以緩解勞動的疲勞,統一行進的步伐,可以調節情緒、陶冶情操,還可以在重要的場合發揮特殊的作用,比如當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的時候,不但要升國旗,還會奏國歌。有這樣一支球隊,他們比賽的時候,球迷們唱著歌為他們加油助威,贏了比賽以后,還要唱這首歌來慶祝勝利。他們是誰?唱的是什么歌呢?【PPT3播放視頻01】《美麗的小天使》(墨西哥啤酒廣告) 一、《美麗的小天使》
據說這首歌墨西哥球迷每場必唱,名字叫做【PPT3】【音頻02.cielito lindo西班牙語讀音】《cielitolindo》,中文名叫《美麗的小天使》。【PPT4】【播放音頻03中文版B段】
2
1. 后半段
歌詞唱了什么內容?美麗的小天使不要難過,唱起歌來心情就歡暢了,那咱們也一起唱一唱吧!美麗的小天使。
(1)教師手風琴伴奏,學生用“La”歌唱。 (2)分析旋律
這段旋律雖然短小,但是唱起來的確很舒暢,剛好在人最適合歌唱的自然聲區。【PPT4】 a. 是五聲音階還是七聲音階?
b. 旋律進行以上行為主還是下行為主?大家還記得嗎?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學習旋律的進行方向,下行旋律一般表現什么情緒?悲傷的,例如小白菜。可是這首歌為什么聽起來并沒有那么的悲傷?速度稍快,中和了悲傷的情緒,而且下行的坡度比較平緩。3—— 2—1 6——,像是輕聲嘆氣,然后緊接著上升到3音,小的連線加休止符,大跳到最高音,然后一路下行至最低,但是坡度比較平緩,像是從山坡上慢慢走下來。歌詞也是這樣唱的。【PPT5播放04中文版全曲】
2. 全曲
第一句由一個短小的音樂動機發展而來,重復三次以后,接一個尾音。有一個像眉毛一樣彎彎的跨小節連線很有意思,如果沒有效果是這樣的:教師彈奏手風琴。加上跨小節連線以后,第二小節的強拍不發音,感覺如何?舞蹈性變強了,可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了。
3. 樂隊
因為這首歌本來就是屬于墨西哥一種叫作 “松”的歌舞曲。為“松”伴奏的樂隊叫馬里阿契樂隊【PPT6,播放05馬里阿契讀音】,mariachi,西班牙語“流浪”的意思,這可是墨西哥的國粹,總統外出訪問,也會帶上一個馬里阿契樂隊,作為墨西哥民族音樂文化的象征。我們看看馬里阿契由哪些樂器組成?小提琴、小號,吉他等,都是歐洲的常用樂器,小提琴和吉他的音量大還是小?小,聲音是柔和細膩的,小號呢?明亮嘹亮甚至是尖銳的,它們組合在一起,效果會怎樣?【PPT7】【播放視頻06中文版】
剛才的視頻通過舞臺表演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馬里阿契樂隊,演員們穿著傳統的墨西哥服飾,唱的是譯成中文的歌詞,實際上這首歌也可以唱得非常生活化。【PPT8】【播放視頻07西班牙語版】同學們聽一聽和剛才的版本有哪些不同?有滑音、顫音、適當變化了的節奏。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PPT9】,這首歌歌曲旋律采用了七聲音階、自然的唱法、有裝飾音、適當變化節奏,源自歐洲的樂器小提琴、小號、吉他、低音貝斯、手風琴等伴奏,這些音樂特點,是古代墨西哥音樂流傳下來的還是由其它的地方傳入的呢?大家可能想到了,是由殖民者從歐洲帶來的。
【PPT10】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是古代印第安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通常人們把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16世紀以前,拉丁美洲大陸生活著印第安部族,古代印第安人曾經創造了輝煌的瑪雅、阿茲臺克、印加三大文化。音樂在當時也得到了比較高的發展。印第安人的音樂旋律單純質樸,沒有和聲,是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古代印第安人沒有弦樂器,他們的樂器以笛子、排簫和各種搖響器最有特色。 二、《告別》
1.蓋那笛
首先來看蓋那笛【PPT11】【播放08蓋那笛西班牙語發音】V型吹口,與我國的簫形似,但是音色不同,中低音區粗獷【播放09蓋那笛音色】,高音區明亮【播放10蓋那笛A】。在秘魯流傳著一首古老的歌曲,名字叫《飛馳的鷹》【PPT12】,內容是歌頌秘魯的民族英雄的,他因為反抗殖民統治而英勇犧牲,人們通過歌曲來表達對英雄的愛戴和失去他時痛苦的心情。由于旋律優美,大家用各種樂器來演奏,以蓋那笛和排簫最多。【PPT13】【播放11.Leo Rojas - El Condor Pasa】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如何?印第安人敬畏自然、熱愛自己的土地,淳樸、空靈、自然的音樂感覺就源于他們與大自然完美的共生。在印第安的音樂里仿佛能夠聽到那來自遠古的曠野之聲。
2.印第安排簫
【PPT14】這是安第斯高原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排簫。排簫在拉丁美洲各國都有,它們形制不同,音色各異,連名字叫法也不一樣,在秘魯叫作安塔拉簫【播放13安塔拉名稱】。我們來聽聽它的音色 :【播放14安塔拉】秘魯排簫的音色深沉而古樸。
接下來我們要欣賞一首用秘魯排簫和蓋那笛做主奏樂器的印第安民間樂曲《告別》【PPT15】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集會之后,臨行前告別時的情景。同學們要注意感受蓋那笛和排簫的音色,樂曲中另外還有一件樂器,仔細看看是什么?【播放15告別】
樂曲中有很多相同的部分【PPT16】,A、B、A1主題的結尾句四小節都是相同的【PPT16-1】,這有些類似中國民間音樂的換頭合尾,這里體現了統一與變化的結構美。
3.恰朗戈
另外一件樂器是什么?恰朗戈charango【PPT17】
4
【PPT18】【播放16恰朗戈名稱】。
300多年的殖民統治讓拉丁美洲的音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歐洲移民帶來的伊比利亞半島音樂逐漸融入其中。以西班牙吉他為代表的樂器在拉丁美洲受到歡迎,而且會按照當地居民的需要進行改造。例如:恰朗戈,是一種高音彈撥樂器,形似吉他,吉他是六弦的,但是恰朗戈有五組雙弦【PPT15-1】,又稱五弦琴,是用印第安五聲音階來定弦的,而且大家看恰朗戈的背板是凸起的【PPT15-2】,它是用小動物犰狳的硬甲殼來做共鳴箱,在歐洲人看來,這是誕生了一種新的樂器。所以說恰朗戈是印第安音樂和歐洲音樂融合的產物。這還只是拉丁美洲音樂混合性的一個縮影,在大量的歐洲音樂文化在拉丁美洲傳播的同時,被販賣到新大陸的非洲黑人奴隸也帶來了他們家鄉的音樂藝術——那就是豐富的節奏。【PPT19】 三、《小伙伴》
1.拉丁節奏
目前,在世界上廣受歡迎的 “拉丁節奏”如倫巴、桑巴,幾乎都是以非洲節奏為基礎的。 (1)倫巴節奏 4/4拍 【播放18倫巴節奏或用電子琴彈奏倫巴節奏】
請學生拍手模仿,拍出重音。提示感覺音樂是平穩的搖擺。大家可以去看看廣場舞,有很多廣場舞的伴奏都是用倫巴節奏的。
(2)桑巴節奏2/4拍 【播放19桑巴節奏用電子琴彈奏桑巴節奏】 請學生拍手模仿,拍出重音,提示音樂的感覺是熱烈明快,更適合行進。
歌舞音樂是拉丁美洲音樂的靈魂,除了剛剛提到的倫巴、桑巴,還有特色更加鮮明的探戈。 (3)探戈節奏2/4拍 【播放20探戈節奏】切分,頓挫感強
a.出示連續小前附點節奏的譜例,學生拍節奏(只拍第一小節),持續2小節以后,教師加入《鴿子》的旋律。
b.“還是這個節奏,我們給它加上音高”。用鋼琴彈出附點節奏的6313旋律,“加上音高以后這個前奏熟悉嗎?”【播放21哈巴涅拉+小伙伴0至20秒】。“這是歌劇《卡門》里的唱段,用古巴的哈巴涅拉節奏創作而成,黑人們先把歐洲的波爾卡節奏加上附點,變成了哈巴涅拉節奏,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探戈音樂。”【PPT20】【繼續播放21哈巴涅拉+小伙伴】。 c.欣賞
中間加了一段不一樣的音樂,是著名的探戈舞曲《小伙伴》 2.探戈舞蹈
5
《小伙伴》【PPT21】
這里有一段用《小伙伴》伴奏的探戈舞蹈,請同學們注意看舞蹈的姿態,仔細聽一聽到有哪些樂器?【22小伙伴】
(1)第一句的節奏是怎樣的?旋律呈現出什么特點?
旋律中七八級大跳和半音級進并存,是與舞蹈動作相結合的。上身直立,膝蓋彎曲,并常常伴有快速甩頭的動作。
(2)你聽到了那些樂器?
為探戈伴奏的樂隊,由小提琴、低音提琴、鋼琴和六角手風琴。其中六角手風琴是最具特色的探戈樂器。
3.皮亞佐拉
【PPT22】這是六角手風琴演奏家皮亞佐拉,他大幅提升了探戈音樂的審美格調,連古典音樂界開始關注探戈,至今已形成一股用古典音樂的方式演奏皮亞佐拉作品的熱潮。如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現在我們可以一起和馬友友演奏,我們演奏低音部,來看看這個節奏:
1 2 3 4 5 6 7 8
● ● ●
跟隨自由探戈片段拍節奏。【PPT23】【播放視頻23馬友友自由探戈】
四、課堂結語
同學們做得非常好!
最后,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把這節課內容梳理一下。【PPT24】【播放視頻24課堂結語】 這節課,我們鑒賞了《美麗的小天使》、《告別》《小伙伴》等音樂作品,認識了樂器蓋那笛、安塔拉、恰朗戈,體驗了倫巴、桑巴和探戈的節奏,也了解到拉丁美洲音樂是由印第安音樂、歐洲音樂和非洲音樂融合而成的。的確,拉丁美洲的音樂中流淌著印第安、歐洲和非洲音樂文化的血液,這三種因素經過長時間的碰撞、沖突、滲透、吸收后融合成一種統一而又多元的音樂形態,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拉丁美洲,無論是哪個國家,無論是哪個地區,人們都自豪地夸耀:“這是我們自己的音樂。”如今,拉丁美洲音樂正以其豐富的色彩、獨特的節奏、美妙的旋律吸引著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它那無比的熱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風貌,使世人為之矚目。
(課堂結語視頻中附有本節課作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