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_甘肅省 - 張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_甘肅省 - 張掖
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2、了解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理解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理解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4、理解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及地殼物質循環過程。
4、通過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及地殼物質循環圖,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看視頻,觀察圖像、獨立思考、交流合作等過程,使學生親身感受知識發生與發展的過程和規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領悟知識的內涵。
2、探究與活動,理解地殼運動的特征。 3、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幫助學生確立矛盾對立統一思想。 【教學重點】
1、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2、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及地殼物質循環過程。 【教學難點】
1、地表形態的變化及其原因分析。
2、地殼內部物質循環,以物質循環運動觀點看待巖石的形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希沃軟件應用 流水實驗
2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 引入新課
觀看家鄉身邊的美景,堪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圣地,“張掖 平山湖大峽谷”的視頻,引入新課。 【板書】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一、內力作用
文本閱讀 提取信息
自學課文69頁第一、二段及案例1,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于哪里? 2.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哪幾種?
3.在內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態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轉折過渡】通過以上學習,我們對內力作用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案例的分析,深入學習一下地殼運動。
案例應用 知識拓展
觀看“喜馬拉雅山的形成”的視頻,討論: 1.喜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
2.上述地殼運動屬于水平運動還是垂直運動?在喜馬拉雅山的形成過程中,地殼運動的方向只有垂直運動嗎? 【學生回答】略。
【過渡】下面我們通過一組活動,進一步探究地球的內力作用。
小組合作 探究活動
1.公元79年-15世紀,那不勒斯灣海岸處于哪種運動狀態中,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
2.公元15-18世紀,那不勒斯灣海岸處于哪種運動狀態中,你的判斷依據又是什么?
3.那不勒斯灣海岸地殼運動的歷史說明了地殼運動具有哪些特征?
3
【過渡】同學們回答的非常精彩,大家來看這一組圖片,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這些不同的地表形態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承上啟下 知識過渡
【板書】二、外力作用
閱讀教材P70第一段回答:
1、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是什么? 2、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學生回答】略。
【知識拓展】通過視頻深入認識風化作用
【教師總結】在溫度、水及生物等的影響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經常發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巖石碎塊或沙粒,這種作用叫作風化作用。
【觀察實驗】學生自發研制了流水侵蝕、搬運、堆積實驗演示儀,并獲得了第32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學生演示實驗 :流水地貌的形成
--侵蝕、搬運、堆積
【實驗效果】設計制作流水侵蝕、搬運、堆積作用演示儀,用該演示儀演示流水的溯源侵蝕、下蝕、側蝕現象,對比分析不同流速、流量的流水對不同直徑顆粒的泥沙的侵蝕強度,演示并分析沖積扇、河漫灘、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投影:各種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景觀圖。 【轉折過渡】以上我們對外力作用進行了一個全面的探究,接下來我們通過幾組圖片來具體認識下外力作用形成的各類地貌,他們分別都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外力通過風化、侵蝕作用不斷地對地表進行破環,并把破環了的物質從高處搬運到低處堆積起來,總的趨勢是使地表起伏狀況趨向于平緩。
【轉折過渡】
地表形態的塑造過程也是巖石圈物質循環的過程,它們存在的基礎是巖石圈三大類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相互轉化的過程,
4
請同學們結合課本P72第二段及動畫,完成老師黑板上所畫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圖。
【學生活動】學生代表上黑板進行繪圖講解。
歸納總結 成果展示
小結: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內力作用、外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以及巖石圈物質循環的過程。下面請同學們畫出本節課的思維導圖。
5
練習: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第一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地殼運動
巖漿運動 巖漿巖 內力作用 變質作用 變質巖
地殼物質循環
風化作用
侵蝕作用 沉積巖
外力作用 搬運作用
沉積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