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錢塘湖春行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第18課《錢塘湖春行》山東省 - 煙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錢塘湖春行》是魯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第18課內容,所選內容是中國古代詩歌,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兩首詩歌,本首詩歌在古代詩歌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文學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對低下,沒有學習詩歌的意識和方法,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在教學中誦讀是重點,要加強誦讀指導;在品析詩歌語言的基礎上注重詩意的體會、再現。
教學目標
1.朗讀,感受音律美2.品讀,揣摩語言美(重點)3.悟讀,欣賞意境美(難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 預習
2. 修改“幾處早鶯爭暖樹”
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生與詩詞相遇,是一種幸福。讀詩賞詞,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素養,這就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今天,我們走進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再次重溫那歷久彌新的經典詩句,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點詩意。
齊讀目標:
1.朗讀,感受音律美2.品讀,揣摩語言美3.悟讀,欣賞意境美
二、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2.律詩簡介
三、朗讀,感受音律美
1.兩生朗讀,一生比較評價。引導學生明節奏,定韻腳。 2.朗讀練習,感受律詩音律美。
引導語:詩歌之美,聞一多先生的說法叫做“戴著鐐銬跳舞”。指的是中國的詩歌講究平
2
仄,講格律。而正因為這樣詩吟誦之時才會有抑揚頓挫的音律美。
3.學生分句讀,教師范讀領讀,學生仿讀跟讀。
四、細讀,通詩意,明詩情 1. 通詩意
引導語:聽同學們朗讀,真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繼續學習,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境美。課前同學們提出不少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詩歌內容,我們來觀看一段微課,大家用心聆聽,把新的收獲記和問題記下來,一會交流。
學生交流
預設:(1)對第一句的理解,比較 “在孤山寺的北邊和賈公亭的西邊”, 和“從孤山寺的北邊到賈亭的西邊”。的不同。一靜一動。明確游蹤。
(2)(白板)師補充解釋“云腳”。
云腳:游蕩不定,像在行走的浮云。 腳:(1)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
腳:(2)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的雨絲的下部叫“雨腳” 朗讀感受詩人看到水天一色美景的心曠神怡。 (3)早鶯,新燕的理解
新燕:理解為剛剛飛回的燕子比較恰當。后面寫啄春泥干什么?筑巢。說明此時是春天剛開始。
聯系詩句理解早鶯。
明確方法:我們理解一個詞的意思要把它放在句子中整體中,前后對照,才不容易出錯。這是一個方法。
還有哪些詞緊扣早春來寫?
(4)理解“亂花”,是“各種各樣的花”
引導:眼前會浮現怎樣的一幅畫面呢?我們可以聯想之前學過的一篇文章中的哪段文字呢? 大家眼前出現亂花的場景了么?有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以前學過的內容來理解詩歌。這又是一個方法。
(5)“楊”即“柳”
唐詩里的“楊”大多是指柳樹,傳說在隋煬帝時期,隋煬帝乘龍舟出行,當時太陽很毒辣,
3
柳樹遮陰有功,隋煬帝就賞賜柳樹,隨自己姓“楊”。傳說很美麗啊。所以古詩詞中經常是楊柳并稱,楊柳是柳 ,“楊”也是“柳”。
齊讀詩歌,將收獲融入進去。
2. 明詩情
問題:現在你能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內容嗎?
問題:“詩言志”,詩是用來抒情的。剛才你的概括里面沒有情,詩中有沒有作者的感情呢?你從哪個地方讀出來的?
個別朗讀,全班齊讀,深入體會情感。
五、品讀,感受語言美
過渡: 讀懂了詩意,領會了詩情,仍不是讀詩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在于一個“品”字。品析詩歌用詞之妙,品析詩中畫面之美。
(課前做一個小小的挑戰,挑戰白居易,修改他的詩。)白板展示修改后詩句,學生討論比較表達效果的不同。
白板展示:
幾處早鶯爭暖樹, 幾處早鶯爭暖樹, 幾只早鶯爭暖樹, 幾處早鶯占暖樹, 處處早鶯爭暖樹,
改完后與原詩比較,看看能不能改?請你針對某一種改法說一說理由。 預設:1.品析“處處”
(1)“處處”,不能更好體現“初春”之景 。
(2)幾只只說明數量很少,幾處,寫出作者左顧右盼的情態。 2.品析“爭”
引導語:鶯,就是黃鸝鳥,一提到黃鸝鳥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叫聲婉轉動聽。那同學們說此時,僅僅是黃鸝們因為冷在搶暖樹就吸引了作者嗎?爭著唱歌,這樣是不是更美?你從這些爭著展示歌喉的鶯兒們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總結:從剛才挑戰中我們發現,詩人對語言的錘煉極為講究, 往往一個字,一個詞就是一幅畫,這就是語言的凝練美和形象美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體會。
六、悟讀,感受意境美
優秀的寫景的詩篇往往都是“詩中有畫”,我們可以通過下里面的小練習來體悟詩歌的意
4
境美。白板展示:(聯想和想象,詞句+畫面+情感、感受)
例如:我讀“水面初平云腳低”,仿佛看到了(畫面):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 (情感、感受):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啊
找出你最欣賞的詞或句子,運用聯想和想象,用優美的語言將畫面描繪出來。
七、誦讀詩歌,情景交融
誦名句:《錢塘湖春行》是千古流傳的描寫西湖美景的名家名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頷聯和頸聯。大家試背一下這兩聯。
八、評測練習
1.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下列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
A 《錢塘湖春行》作者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寫內容是暮春景色。
B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幾處”,可以理解為“處處”。 C 詩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九、結束語
同學們,收獲滿滿啊。教室外春天來了,教室內我們在詩文的春天里。經典詩文可以讓我們突破時間空間的束縛,領略獨特的美好。希望我們都能領會詩歌的音律美、語言美、意境美,能夠喜歡在經典中暢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