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錢塘湖春行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2課唐詩五首《錢塘湖春行》甘肅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科目 語文
周次 第9 周 課時1 第 42 課時 授課班級 八年2 班
課 題
《錢塘湖春行》
授課時間
2018.10.18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詩歌的有關知識 。
2、理解詩歌內容,領會其中所抒發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 2、教會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 。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誦讀、體會意境及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意境及品味語言。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我覺得“讀詩是一種享受.”—— 從誦讀詩歌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詩歌的節奏、韻律、意境、情感等,我很享受讀詩的過程。其實,在座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首詩。你們看:有的穩重踏實,像一首格律詩;有的活潑開朗,像一首自由詩;有的細膩溫婉,像一首婉約詩;有的堅毅剛強,像一首豪放詩。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讀詩吧。今天,我們專門品讀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享受詩歌的美! 一、出示目標
(見本課三維目標)
二、自學導學——朗讀
1.解題(引導學生完成) 地點:錢塘湖 季節:春 事件:行(騎馬游春)
體裁:七言律詩(教師講解: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認知)
2.朗讀 聽錄音,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
(課件出示)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3.再讀
師: 現代作家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爭取能夠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2
三、合作探究——品味
1.根據自己對詩歌的初步理解,充當小導游解說詩中的畫面, 2.賞析(根據學生畫的畫,抓詩歌中的關鍵字眼,注意引導)
(1)本文圍繞哪兩個字來寫。 明確:“春”、“行”
(2)詩人的“行”蹤(游蹤是如何的?從文中找出詞語) 孤山寺北--------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3)詩人在途中看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尋景物)
孤山寺北--------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行程找到了,現在我們看看寫了什么“春景”?哪些屬于初春之景? \ 明確:春景-------水、云、鳥、樹、泥、花、草
初春之景(細節描寫)-----水面初平、爭暖樹、 啄春泥、 沒馬蹄 早鶯 新燕 亂花、淺草
(5)詩中哪句詩流露出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悟詩情)“最愛湖東行不足”,說明了詩人流連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體現了作者對“春”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6)賞析:“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因為還是初春季節,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來展現出大自然 從沉睡中剛蘇醒過來。
詩歌的內容的品味也可根據以下四個問題展開。 1.題目包含了哪些內容? 2.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3.描寫了哪些景物?
4.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四、展示提升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輕快明麗,令人目迷神馳。
五、鞏固生成——賞析 賞析詩歌的方法:
古人作詩最講究“煉字”,所謂煉字,是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也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遣詞用字方面進行精細的斟酌錘煉和創造性的搭配,使所選用的字詞獲得形象生動、凝練優美、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
1.你認為,這首詩中哪個字(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2.詩中的某個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3.這首詩中的“詩眼”“關鍵字”是哪一個?為什么?
4.這個字(詞)與另一個字(詞)比較,哪個更好?為什么? 六、課堂小結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詩人從孤山寺北、賈公亭西出發,開始漫游,經過湖東、直到白沙堤為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于鳥語花香。最后,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我們的耳畔仿佛還回響著一曲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七、布置作業——寫作
用優美的語言將這首古代詩歌改寫成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不少于300字。 以《記承
3
天寺夜游》為例,有敘事、描寫、抒情的表達方式。
作業設計 1.背誦并默寫《錢塘湖春行》——西湖春景
2.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西湖夏景(特別要記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反思
(板書設
計)
1.“你認為,這首詩中哪個字(詞)用得好?好在哪里?”這一問題,這個環節設計得比較好,對學生學會理解詩歌內容以及思想感情有非常大的幫助。 2.借助本節課,進一步讓我認識到詩是用來唱的,就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放聲朗讀。
2.由于在錄播室上課,學生分外感興趣,所以,對這首詩歌的預習細致程度
比以往要好得多,學生的參與度也要比以往廣,看來,還是應該多多利用先進
的教學輔助手段。
備課組長簽字
教研組長簽字
個性化修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