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昆明的雨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7課昆明的雨-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四單元第17課昆明的雨-石河子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體會汪曾祺平淡、簡潔 “淡而有味”的語言特點。 2.感受作者對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熱烈的喜愛、思念之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汪曾祺平淡、簡潔 “淡而有味”的語言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詩詞激情導入
師:雨是最尋常的,有什么好寫的呢?但是請看,讀:……
師:大家看,同樣都是雨,在不同詩人筆下卻有各不相同的獨特體驗。因而,雨也就成了文人騷客們的筆下寵兒。今天,我們這節課也跟雨有關,一篇寫雨的抒情散文《昆明的雨》。
二、整體感知,尋找感情線索
1、瀏覽全文作者汪曾祺要抒發什么感情呢?文中有一句話就很明顯地把它給表達出來了,是哪句? 明確:我想念昆明的雨。 2、昆明的雨有什么特點?
明確: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濃綠的……
三、賞析品味——情在雨中(小組合作)
找一找,昆明的雨中有什么是別處無法媲美的?
提示:可以從景物、滋味、人情和氛圍這四個方面來考慮。 品一品,這些句子和段落是如何體現事物特點的?
提示:可以從動詞、形容詞、副詞甚至是標點符號等方面品析。
舉例:院里有一棵大緬桂,密密的葉子,把四周房間都映綠了 … …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 賞析預設:
1.青頭菌比牛肝菌略貴。這種菌子炒熟了也還是淺綠色的,格調比牛肝菌高。 請你關注“格調”這個詞,“格調”原指“人或藝術品的品格或風格”,把這個詞用在一款普通的蔬菜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作者是吧普通的蔬菜當成藝術品來欣賞了。
2. 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吆喚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
——所以,景中有人才豐富,人在那樣的景里才美好,這就是“天人合一”。 3.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
2
——“爬”“遮”等動詞,把木香擬人化,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主動形象地表現出木香的茂盛,表達作者的喜愛,贊嘆之情。 4.我確實親眼看到過倒掛著還能開花的仙人掌。
寫出了我的吃驚贊嘆,表現了仙人掌旺盛的生命力。 5.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 我們因著雨走不了,于是就有了四十年前的那次小酌,“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就“哪樣”坐到午后呢?我們補充下面的句式,體味一下那天的情味吧—— 我們走不了,就看著, 聽著, 聞著, 想著,
……
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
材料補充:我剛到昆明的頭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兩頭 有警報。有時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兩次。昆明那時幾乎說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飛機想什么時候來就來。有時竟至在頭一天廣播:明天將有二十七架飛機來昆明轟炸。日本的空軍指揮部還真言而有信,說來準來!一有警報,別無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 報”。
歸納總結:因著這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的雨,我們有了半天的空閑,在雨中,我們盡情的沉醉著花香,遐想歷史人物,觀察生活瑣屑,享受著動亂年代少有的寧靜和友情的陪伴,以至于40年后,作者還念念不忘,甚至要寫詩為念,我們找一位同學來讀一下這首詩。 四、補充資料,再悟深情
在現當代作家中,汪曾祺是寫昆明最多的一位,他寫過關于昆明的文章共43篇。他用筆底的表達著自己他對這座城市的情有獨鐘,那沉淀著對這座城市的思念。因此他那句表達情感的話反復出現了兩次---我想念昆明的雨。
1936-1946年,汪曾祺在昆明住了七年,他不僅在這里學到了很多知識。他還結識帶上他走上寫作之路的沈從文老師。成就與朱德熙的友情。在這里,他還邂逅了施松卿收獲了滿滿地愛情。所以,當汪曾祺回憶起這一段往事的時候,他說“雖處艱難困苦之時,也可享受自由快樂的生活”。 思考:除了想念雨,他還懷念什么? 明確:昆明愉快的生活。
小結:我們再看這篇文章,作者從一幅畫寫起,引出昆明的雨,然 后又宕開一筆,寫道了雨中的點點滴滴,看似散亂,東一筆西一筆,但無一不滲透著作者對往事的思念和懷戀。這恰恰體現了散文的特點——形散神聚.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對他的這種散文還意猶未盡,你還想對西南聯大、對汪曾祺的往事了解更多,就讀他的《人間草木》,如果你想讀讀他平淡中幽默的一面,你可以讀他的小說《受戒》等。 六、板書設計
3
昆 明 的 雨
汪曾祺 特殊的景物 形
想念 鮮腴的滋味 散 喜愛 質樸的人情 神 閑適的氛圍 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