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昆明的雨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6《昆明的雨》浙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6《昆明的雨》浙江省 - 紹興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基本特點和重要創新,是構建了“教讀—
—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課程結構,意在連通課內外閱讀,整合單篇 閱讀與整本書閱讀,深入融會閱讀的方法與策略,構建閱讀教學內在的知識和能力 體系。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是語文部編版教材八上第四單元的一篇帶星號的 自讀課文,同時它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回憶性散文。所以教授此文必然要在課堂上 體現出“自讀”而非“教讀”的獨立課型,凸顯它自讀的活動,使學生在自讀后能 獲得更多的閱讀方法,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學習者,并且又要兼顧散文的“本體” 教學特征,不僅讓學生知道作者所寫的人、事、景、物,而且要通過品味它們進而 去觸摸寫作者,觸摸作者的情懷,體察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思量與感悟。
【學情分析】本單元是散文單元,學生已經接觸了幾篇經典的散文,對散文有
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學生理解能力不強,生活感悟有限, 同時散文作為一種文學 性體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學生要真正深入領悟散文的魅力還任重道遠,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師重在引導其自讀學習的過程。
【學習目標】
1.通過略讀全文,找出文中敘寫的雨季中的景、事、物、人,體會課文形散神聚的 特點。
2.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平淡質樸家常的語言特色,以及從“凡人小事”發現美的獨 到眼光。
3.體會作者對昆明的真切懷念,理解作者閑適自由、平淡如水的人生態度。
【學習重點】
1.通過略讀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文中所寫與昆明雨季有關的景、物、事。 2. 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平淡質樸家常的語言特色,以及從“凡人小事”發現美的獨到眼光。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對昆明真切的懷念,理解作者閑適自由、平淡如水的人生態度。
【學習過程】
教師引言: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昆明的雨》。這是一篇自讀課文,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本堂課的自讀學習任務單。 【屏顯】“走進汪曾祺”自讀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一
你想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二 你能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三 你還能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四 你還想讀出什么味道?
【起】你想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一: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標題,捕捉感覺,說說你想讀出什么味道? 明確:依據學生對標題的初步感知,談出感覺即可。例如:我想讀出詩情畫意、綿長、清新、溫和、懷念……
【承】你能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二
1.請同學們按照老師提供的小貼士略讀課文,說說你能讀出什么味道? 【屏顯】小貼士:略讀也叫跳讀或瀏覽,是指閱讀時只注意文章的關鍵部分(如標題、首段、末段、每段的關鍵字、詞、句等),通過快速閱讀掌握文章內容的一種方法。如遇到不懂的字、詞等,可以暫時跳過,也不必追求對所有細節都能理解。
明確:我能讀出內容上的味道——作者依次描寫了昆明的雨季、仙人掌、菌子、楊梅、苗族女孩、緬桂花、房東等。
我能讀出情感上的味道——作者對昆明的雨以及昆明的思念和喜愛之情。 2.那么語言上的味道呢?請你比較下列三句寫景詩句,哪句的語言風格與表達的意境和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最接近?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陶淵明
明確:我能讀出語言上的味道——陶淵明的最接近,他們的語言風格都比較平淡、樸實、貼近生活、有鄉土味。
3.汪曾祺說:“我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下面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仔細揣摩汪曾祺語言文字的獨特方式,品味汪老的平淡、自然、家常的語言魅力。(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屏顯】
語言特點: 典型語句: 我的品析:
明確:請學生讀自己的品析結果,并通過朗讀來體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4. 文學作品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聲音里,存在于聲母、韻母、聲調、輕重緩急等語氣、語調里。所以品析語言必然需要朗讀。請你完成以下朗讀設計。(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屏顯】
例如:① 這種東西也能吃?! ② 這東西這么好吃?!
這兩句話標點和句式相同,但表達的情感完全不同。 A.品讀語氣和標點
(1)我們不妨可以各在前面加一個語氣詞:
① ②________
(2)試從“?!”入手來體會汪老不同的情感。 B.朗讀的處理:
朗讀時我們可以把情感附著在一些詞語上,注意你的語速和語調。 明確:我們不妨可以各在前面加一個語氣詞,如 ① 咦!_且用“?!”來表達①句中汪老面對干巴菌丑陋外形時強烈的質疑和驚訝,夾雜著嫌棄和驚嚇,②用 哇! ,同樣是“?!”,恰是表達作者對干巴菌的美味在舌尖上綻放時的驚喜、驚嘆,甚至是意料之外的小興奮。
朗讀時引導學生把情感附著在①這、也能和 ②這么等詞語上,音調重讀,語速放慢,使朗讀有了層次,文意有了起伏,體會汪老率真、俏皮、幽默、可愛、樸實、頑童一般的人物形象。
汪曾祺選用云南常見的干巴菌,正好體現其家常、平淡、質樸的語言風格,他善用標點、口語等造型,凸顯其語言的特有格調。
5.請你給剛才所品析的句子也擬一個朗讀設計,做在任務單上。【屏顯】 明確:運用“之江匯”教育廣場的移動講臺進行投屏展示,并請學生朗讀體味情感。
總結汪曾祺的語言特色——家常式的口語、善用標點、人物語言、修飾詞等造型,以生活化的獨特視角、閑談式的娓娓道來……平淡而有味。
6.視頻欣賞,請你模仿汪曾祺描寫菌子或苗族女孩的語言風格,給小江或紹興家常美食寫一個小片段,做在任務單上。(注意:請你具體標注出借鑒了汪老哪些語言特色。)【屏顯】
明確:運用“之江匯”教育廣場的移動講臺進行投屏展示。
7.同學們在描寫的時候是帶著怎么樣的情感?那么汪老在描寫昆明的人、物、景時候又是懷著怎樣的情感呢?
明確:學生對紹興美食的喜愛,對江南女子的贊美。汪曾祺是喜愛、懷念昆明的一切。
【轉】你還能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三:
1. 投屏展示微信聊天記錄。請你補寫出朋友語音的內容。 明確:這是一種閑適、恬淡、歲月靜好的氛圍
2. 閱讀助讀資料,以你對汪曾祺透過其特有的語言文字所傳達出來的情意的理解,說一說你還能讀出什么味道?
【屏顯】助讀一:西南聯大,是中國抗戰時期在云南昆明,由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私立南開大學共同組成的一所大學。 抗戰勝利以后,西南聯大解散,北大、清華、南開分別遷回北平、天津復校。
助讀二:汪曾祺的一生屢遭挫折和苦難,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仍自我調侃“我當了一回右派,真的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十年浩劫被關進“牛棚”,起落沉浮創作《沙家浜》,文革時被送到“學習班”,受盡不公正待遇…… 明確:我還能讀出平靜豁達、樂觀超然、輕松愜意……
【屏顯】汪曾祺的一生并不平坦,但他始終能以一種平靜曠達的心態來對抗人生的艱難,在歷經浮華洗禮之后,嚼得菜根式的返璞歸真,如若沒有一顆樂觀超然的心,又怎能體會出如許輕松愜意的滋味。正如他說:“我想把生活中真實的東西、美好的東西、人的美、人的詩意告訴人們,使人們的心靈得到滋潤,增強對生活的信心、信念。” 這,就是汪曾祺,把情感融化在真真切切的生活里,把智慧寄寓在平平淡淡的敘述中,寫得自然而和諧,活得從容而輕松……
——平平淡淡才是真!
課堂小結:今天這堂課,小而言之是學文,同學們按照學習任務單自讀了這篇回憶性散文,把握住了汪曾祺筆下昆明的雨季、仙人掌、菌子、楊梅、苗族女孩、緬桂花、房東等凡人小事,他們雖然散亂,卻被汪老用“使人動情”這四個字牢牢地串聯在一起,體現了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大而言之是學情,學習散文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悟情。我們努力讀出了汪曾祺先生平淡而有味的文字背后,那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情懷。
【課后拓展】
【合】你還想讀出什么味道? 學習任務四:
1.讀完此文你一定收獲頗豐,請你結合自身所得,繼續完善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 自讀方法 自我總結
自我評價
學習任務一 起: ,
淺談感受
我想讀出 味道。
☆☆☆☆☆ 學習任務二 承: ,
小試牛刀
我能讀出 味道。
☆☆☆☆☆ 學習任務三 轉:助讀鏈接,
我還能讀出 味道。
☆☆☆☆☆ 學習任務四 合:自我總結,
激趣推薦
我還想讀出 味道。
☆☆☆☆☆ 2.最后給大家推薦汪曾祺兩本書——《人間草木》、《人間至味》,賈平凹說:“汪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如果你還想讀出什么味道,不妨去讀一讀這兩本書,相信你會深深的愛上這只文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