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昆明的雨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6《昆明的雨》山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6《昆明的雨》山東省優課
《昆明的雨》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梳理文章,能說出散文的特點;
2.通過作者筆下的“凡人小事”,能感受到他字詞語句中蘊含的趣味和溫情,概括地說出汪曾祺寫作上的特點。 一、作者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一位文學家—— 幻:
1.他是一個美食家,就算你剛飽餐一頓,看他寫吃、寫食物,你還是會餓得咕咕叫。
2.他是作家中最會吃的,也是吃貨中最會寫的;
3.有人問他:你怎么就成為作家了?他回答:因我愛——東張西望!
4.他說生活是很好玩的,然后一筆一劃把這好玩寫給了我們; 師:他是誰呢,他就是——汪曾祺,今年恰是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
年,今天,我們就在這篇《昆明的雨》中領略他筆底的風采。 二、預習檢測
師:預習過程中,是否注意了這些詞語的掌握,檢查一下: 幻: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青頭菌(jùn) 鮮腴(yú) 籬笆(lí bā) 雞樅(zōng) 黃燜雞(mēn) 扳尖(bān) 熾紅(chì) 緬桂(miǎn) 綠釉(yòu) 密匝匝(zā)
2
三、整體感知——看似無雨
師:文章標題是雨,請你快速瀏覽課文,作者直接描寫雨的段落有哪
些? 幻: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謂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體感受的。
我不記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長,從幾月到幾月,好像是相當長的。但是并不使人厭煩。因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連綿不斷,下起來沒完。而且并不使人氣悶。我覺得昆明雨季氣壓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生讀。
師:昆明的雨的確與眾不同,它明亮、豐滿、使人動情。作者的筆墨
又沒有僅僅寫雨,他還寫了哪些內容呢?
生:肥大的仙人掌、好吃與不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楊梅,帶著雨珠
的緬桂花,酒店小酌…… 師:這些內容和昆明的雨有關嗎?
生:都與雨有聯系。示例:楊梅是雨季的一種果子;在雨的滋潤下,
楊梅是那樣的又黑又紅;賣楊梅的苗族女孩子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帶著雨珠的緬桂花是我的心軟軟的;與友人的小酌是在躲雨中……)
3
師:作者寫雨,又沒有單單寫雨,而是由雨宕開一筆,寫到了雨的背
景下的那些不經意的人,那些微不足道的物,看似無雨,其實一直有雨;雨不在,卻又無處不在。這正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
四、賞析品味——情在雨中
師:汪曾祺說,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名作家,我應該感謝昆明,感謝西
南聯大。在昆明,他度了生命中美好的七年,這七年,他最樂意做的就是到街上閑逛,看劈木柴的,賣木炭的,做粗瓷碗、賣砂鍋子的,他游走于昆明的大街小巷,他觀察著昆明的市井百態,他常常為一些小事、細節感動不已。我們借文章中的一處描寫來看看他對生活的觀察、發現。 幻:
有一種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干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里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么好吃?! 師范賞析:
這是一種中吃不中看的食材,不中看到什么程度呢? ——像牛糞,像踩破了的馬蜂窩。 在手里筆畫一下,一坨是多大的面積? ——生比劃。注意你手中的這坨糞是半干的,還是濕潤的,也就是說隨著水分的蒸發,是會帶出一些氣味來的;他還像什么? ——馬蜂窩。 見過嗎?什么樣子? ——千瘡百孔。
深不可測的每一個小孔的內部總會讓你產生某種擔心呢? ——擔心會有馬蜂突然跑出來。
哎呦,那還是趕緊離他遠點的好。可是不僅如此,這一坨里還有豐富的內容呢,讀一讀:
——草莖、松毛、亂七八糟。 這樣的東西,你會吃嗎? ——不會。
也難怪作者對他萬分懷疑,請你讀出這份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 ——生讀。
如果我把其中的“也”字去掉,你再試試。 ——這種東西能吃?! 感覺語氣上怎么樣啦? ——懷疑減輕了。
那就凸顯一下這個“也”字,加重這份懷疑。 ——生再讀。
注意句末的標點是兩個,我們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 ——疑惑、驚奇、不可思議。
5
肯定是能吃的,這是一種食材嘛!尤其是經過一番處理之后,又是擇,又是炒,最后的味道令人張目結舌,那你就張目結舌的讀一讀。 ——這東西這么好吃?!
某些詞語稍加處理,這份意外會更強烈,試一試。 ——重讀“這么”,上揚“吃”。
在作者的筆下,這樣一種再普通不過的食材,經過反差極大的一番描寫,讓我們覺得挺有趣,挺有味兒。
師:所以說,汪曾祺師作家中最會吃的,也是吃貨中最會寫的。其實
對于昆明,讓他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又豈止是干巴菌呢? 幻:
昆明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深深印刻在汪曾祺心中,即便數十年后,也不能忘卻。
他說:“生活,是很好玩的。”
他說:“給人間送一點小小的溫暖,這大概可以說是我的寫作態度。”
我們再次回到文中去,看看在他筆下還寫到了哪些點滴細微、普通平凡,讓你覺得好玩、充滿溫情。 板書:凡人小事 溫暖 好玩 生討論交流展示。
五、課堂小結——形散神聚
師:我們回頭看,關于昆明的記憶里,仙人掌有種風俗之美、楊梅有
形色之美、緬桂花有馨香之美、賣花的苗族女孩有賞心悅目的美,
6
送花母女有人情之美,作者將各種美都融合在昆明的雨中了。 幻:
在現當代作家中,汪曾祺是寫昆明最多的一位,他寫過關于昆明的文章共43篇。
師:因此作者對昆明的感情也可見一斑了,這是一份怎樣的情感呢? 生:因為他對昆明的思念、難忘。 師板書:思念
師:這份思念在文中有沒有直接的表達?我們一起來讀。 生讀。
師:通過昆明的雨,還有雨中的點點滴滴,我們感受到了汪曾祺對昆
明的思念;反過來,汪曾祺的這份思念又沒有憑空表達,而是將情感落腳在一件件具體的事物中。這正體現了散文的特點,內容上不拘一格,所謂形散,情感又一以貫之,所謂神聚。 師完成板書。
五、拓展延伸——生活是很好玩的
師:汪曾祺這一生跌宕多舛,大起大落,享過榮華之樂,受過波折之
苦。他被打成過右派,也被關過牛棚,但不管生活境遇到何種地步,他都對生活面帶微笑,有網友說, 幻:
無論怎么看,汪曾祺都是一個很別致的老頭兒,是個在一地雞毛中,也能夠做到詩意棲居的大家。
師:畢竟,生活中一地雞毛般的小事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少,其實借
7
《昆明的雨》我們發現,平凡小事中就有生活之美,生活之樂;我也希望,你也能對每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傾注目光與關愛,在緊張忙碌中,不妨坐下來,歇一會兒,讀一讀汪曾祺的作品,不慌不忙中品味生活的美好,推薦兩本書——《舊人舊事》《生活,是很好玩的》。 幻:
《生活,是很好玩的》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
我希望使人的情感得到滋潤, 使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 人,是美的,有詩意的。 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 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
讀一點我的作品。
—
—汪曾祺
師:如果因為這節課,你對汪曾祺有了興趣,對他的作品有了興趣,
上這節課就是挺美好的一件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