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山西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山西省級優課
主體·互動·生成·發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人教版生物 七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第六章 第一節 新授課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的第—節,主要內容有眼球、耳的結構和視覺聽覺的形成,也涉及其他感覺器官。重點是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由于眼和耳是人體從外界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有著突出作用,所以本節也是本章的重點。
“想一想,議一議”從學生最熟悉的吃飯情境引入,目的是引發學生對即將學習內容的興趣,同時思考感覺器官對于人體生命活動的意義。
在第一個黑體字標題“眼和視覺”中,教材首先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了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在學生掌握了相關名詞的基礎上,以一個典型的場景(黃蜂朝你迎面飛來)來描述視覺的形成過程。關于視覺的形成,教材闡述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通過視覺神經將圖像信息傳給大腦的特定區域,大腦處理之后形成視覺。由于關于腦的結構和功能的內容要到第二節才學,關于反射弧的內容要到第三節才學,因此本節不能完全解決視覺和聽覺產生的機理問題。有很多班級整班都是“小眼鏡” 。
知識服務于生活。目前,中小學生近視越來越多,有很多班級整班都是“小眼鏡’,因此教材安排了“近視及其預防”,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做到“三要”和“四不要:養成衛生的用眼習慣關于近視的形成,需要以相關的物理知識為基礎才能闡述清楚,但是學生還沒有學習物理課,所以教材在旁欄安排了“小資料”欄目,對必要的物理知識進行介紹。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及動手操作能力;思維比較活躍,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對外界事物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但尚處于一種懵懂階段,對于人體結構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解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教師給予幫助。我們應該利用每個時機,在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問題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遠大的理想抱負。
教學重點:視覺的形成過程、近視的成因 教學難點:視覺的形成過程 教 法: 引導學習教學法 學 法: 自學,小組討論 教學資源: 現代信息技術運用 學習目標
1.準確識記眼球結構及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視覺形成的過程。
3.說出近視的成因及預防方法。 課前準備
主體·互動·生成·發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陽泉七中七年級生物備課組集體教案 主備郝慧 上課時間5.12 上課班級290-292 上課教師郝慧
學生準備書、導學案、筆
教師準備眼球模型、手電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出示目標(2分鐘)【幻燈片01-03】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可是我怎么發現好多同學的窗口上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玻璃呢?你們的眼睛怎么了?(近視)那請你摘掉眼鏡,試著來看看黑板上的字:
(問三遍)看到的請舉手,看清楚的請舉手。
為什么字越小,舉手的同學越少呢?你的眼睛究竟出了什么問題。這節課請你戴好眼鏡跟我走進你的眼睛,現在開啟一場視覺之旅!
請看黑板上的學習目標: 二、完成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一:眼球的結構及視覺】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派代表補充板書!净脽羝04】 8分鐘 (1)看書P79頁圖4-47,對照課桌上眼球模型,按照從外向內的順序認識眼球的結構。并填寫導學案中“眼球結構及其功能”。
(2)讀書P79第三自然段后,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你是怎么看到東西的。參考學案中“視覺的形成”(注意區分物象和視覺)。
(3)看書P80第一自然段后思考:人為什么在明處和暗處都能看清物體,和眼睛的哪個結構有關?
2.小組探究,教師巡視,引導答疑【幻燈片05】 4分鐘 3.板書更正,教師總結、點撥、評價。 當我們用手電筒照射眼球模型是,可以發現光線分別通過1角膜,2瞳孔,3晶狀體,4玻璃體,到達5視網膜上,形成物象,因為視網膜有很多對光線敏感的細胞,可以把接收到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特定區域,于是我們形成了視覺。
眼球除了剛才說到的6個結構之外,還有7虹膜,8鞏膜,9脈絡膜。你知道眼球的這些結構分別有什么作用嗎?讓我們來測試一下剛才的自學效果:(請舉手回答)
4.自學檢測 【幻燈片06-07】
(1)請把下列描述和圖中的結構對應起來:
A、有人喜歡對別人“翻白眼” B、眼睛里能夠折射光線的結構
C、感光細胞存在于眼球的哪個部位?
D、外國人的眼睛是藍色的, 中國人的眼睛是黑色的。
(2)請區分貓在明暗處的眼睛(圖片)
【學習目標二:近視及其預防】
1.了解晶狀體【幻燈片08】 2分鐘
晶狀體能折射光線, 對光線有匯聚作用。 晶狀體越鼓(曲度大),光線偏折的角度越大。
主體·互動·生成·發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陽泉七中七年級生物備課組集體教案 主備郝慧 上課時間5.12 上課班級290-292 上課教師郝慧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1)什么是近視眼?容易形成近視的陋習有哪些?你該如何預防? (2)我們是如何看清遠處和近處的物體的?與眼睛的哪個結構有關?
3.自學檢測 【幻燈片09】 3分鐘 (1)晶狀體曲度過____(大或。、眼球前后徑過____(長或短),都會導致遠處物體反射的光線落在視網膜前方,形成一個模糊的物象,這種看不清遠處物體的眼,就是近視眼。
(2)看書一小時后,向遠處眺望一會,可以預防近視眼,其主要原因是( ) A、是調節瞳孔的神經休息 B、使調節晶狀體的肌肉放松 C、使視神經得到休息 D、使視覺中樞得到休息 (3)請舉出兩項預防近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組內更正,教師點撥評價。 2-3分鐘 只用物象落在視網膜上,我們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如果物象落在視網膜前,就是我們所說的近視眼,反之則是遠視眼。我們可以利用凹透鏡幫助近視眼,先把光線發散,再通過晶狀體進行匯聚,讓物象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這樣我們就看清楚遠處的物體了。
青少年階段,由于長期用眼,導致看遠處物體比較模糊,因為牽拉晶狀體的肌肉——睫狀體長期處在收縮狀態無法放松。所以應該及時遠眺,做眼保健操,對眼睛周圍肌肉進行放松,從而改善眼周圍的血液循環,可以幫助恢復視力。
三、當堂訓練!净脽羝10】 10分鐘 1.導學案P101基礎反思 2.導學案P102能力測控
四、小結。 5分鐘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眼鏡的結構,了解了眼睛是怎么看到明暗處和遠近處的物體的。希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大家能按照書中“三要四不要”的建議保護自己的眼睛,千萬別像歌中唱的那樣“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才能把這世界看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板書設計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事物的感知
第一課時 眼和視覺
一、眼球結構 外膜:角膜+鞏膜 眼球壁 中膜:虹膜+脈絡膜 內膜:視網膜 眼球 晶狀體 內容物 玻璃體 二、近視
主體·互動·生成·發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陽泉七中七年級生物備課組集體教案 主備郝慧 上課時間5.12 上課班級290-292 上課教師郝慧
教學反思
讓小組合作真正促進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我積極探索如何保證小組合作的有效性。結合本節課,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1、小組合作的前提必須是“獨立思考”
小組互助可以有效幫助每一個組員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前提是,要讓學生先嘗試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還能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接下來的合作才更有效。所以在完成“學習目標一”的時候,我先設置3個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在此基礎上,在組內處理更高級一的2個問題。這樣,即可以在組內初步對小組成員自學情況進行了解,又可以讓學生在溝通合作的過程中,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2、學會傾聽是保證小組合作的關鍵。
學生在組內的交流過程并不是獨立的、隨意的,是需要教師及時關注,適時參與的。在恰當的時候參加學生討論,設疑,引導,幫助學困生降低難度或適當拔高成績好的學生。用“把你的想法說給其他同學聽”或“你認為他的說法正確嗎?”等問題,保證學生討論環節更有價值。
3、小組互助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
傳統的檢測都是學生做完教師講解點撥,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接受程度越來越低,如果緩過來變成同桌或者小組內處理自己遇上的困難,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獲取到自己容易理解通俗易懂的講解,這樣比老師講解更記憶深刻。我在第二次自學檢測后就采用這樣的策略讓學生把問題在小組內解決,而我在巡視,聽、看學生遇上的其他問題。最后學生處理不了的信息匯總在一起,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對統一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