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四年級下冊第25課《寶葫蘆的秘密》江蘇徐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四年級下冊第25課《寶葫蘆的秘密》江蘇徐州
四年級下冊第25課《寶葫蘆的秘密》節選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和故事情境,認識理解“規矩、攆、拽”等詞語,體會王葆的天真淘氣、愛幻想。
2.自主閱讀,發現寶葫蘆故事的神奇有趣,了解王葆想得到寶葫蘆的原因。
3.用角色代入的方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教學準備】
1. 從讀過的童話故事中的提煉人物形象,繪制其專屬寶物。
2. PPT課件、制作預習單。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分享寶物。
1. 回顧“尋寶之旅”
學生勾連閱讀童話的經歷,交流展示找到的寶貝,介紹它的主人和神奇魔力。
2. 分享神奇寶物
學生展示哈利波特的飛天掃帚、孫悟空的金箍棒、哆啦夢的魔法口袋、阿拉丁的神燈等,并說出特別之處。
【設計意圖】課前設計“編織五彩的童話夢”單元導學單,以單元大情境任務導入,聚焦語文要素,從“暢讀故事,自主梳理字詞”和“探尋童話故事寶物”兩個板塊開展自主先學。以“神奇”喚醒兒童的閱讀體驗,在交流分享中期待走進新的童話單元。
二、觀照單元,任務驅動。
1.關注目錄,整體感知
出示目錄。這幾個故事讀過吧,你都認識了哪些人物啊?學生交流: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現實中的人物,也有想象中的……
2.出示導語,明晰任務
齊讀本單元任務:閱讀奇妙的童話,點燃繽紛的想象,編織五彩童話夢。
3.聚焦課題,了解作者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
(1) 齊讀課題,交流:課題中為什么有個“節選”?
(2)點撥明確:這篇課文只是《寶葫蘆的故事》這個長篇童話的開端,是其中的一部分。
(3)認識作者。出示張天翼爺爺圖片,交流作品,了解他被稱為“童話大師”“中國的安徒生”的原因。
【設計意圖】整個單元的內容安排處處展現了童話奇妙的構思,需要通過想象來感受奇妙之處,每一則童話故事中都有非凡的能力,展現了人物內心的真善美。從大單元情境任務自然銜接到單篇學習,鮮明的人物形象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三、反饋預習,掃除障礙。
課前大家都做了預習,其中有三個詞語,有同學在自讀的時候不太理解,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詞語:攆 拽 規矩,指名讀詞語,隨機正音。
(1)觀察字形做動作
攆和拽都有提手旁,表示動作。攆帶有追或趕的意思,用力地拉就是拽。
(2)關聯生活說場景
小結質疑:學生交流生活或學習中的規矩。看來生活中的規矩往往是嚴肅的、是嚴格、威嚴的,在這個故事里的規矩和我們說的意思一樣嗎?
【設計意圖】對于新鮮的、難理解的詞語,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規矩”一詞推動著故事的發展,看似常見的詞語,在這個故事里又有著另一層面的意思,值得細細琢磨。
四、品讀故事,建構形象。
1.初識王葆,角色介紹
出示圖片:瞧,就是他。一個普通的少先隊員——王葆。他第一次和大家見面,會怎樣介紹自己的呢?打開課本,讀一讀課文的1到5自然段。
(1)初次見面,王葆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交流。
預設:幽默、大方、活潑、開朗……
(2)帶著自己的閱讀感受,把自己當成王葆來介紹。
指名朗讀1—5自然段。
(3)角色代入,指導朗讀
王葆說咱們和他一樣,同學們要是能把自己當成王葆,就能更好地了解他、介紹他了。
(4)角色評價,繼續代入
像這樣介紹,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樣,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了。很高興認識你,愛聽故事的王葆,握個手吧!
2.聚焦“規矩”,感受情趣
(1)角色追問,表達感受
王葆啊,剛才你說,和奶奶之間有個規矩。你能給大家解釋解釋嗎?哦,明白了,這是你和奶奶之間的——約定,你不聽話的時候,不想做事兒的時候,奶奶就給你——講故事。
(2)勾連情境,發現不同
這個“規矩”和我們開頭說的規矩有什么不一樣啊?學生交流。
預設:開心的、愉快的、有點撒嬌、是獎勵……
小結:是的,“規矩”里藏著奶奶對小葆的關愛,也藏著小葆對故事的向往。
3. 角色表演,豐滿形象
(1)可奶奶年紀大了,這又是攆,又是拽,究竟發生了什么?接著讀故事,指名交流奶奶又攆又拽的原因。聽出來了,原來是一場洗腳大戰啊!
(2)在家里你有沒有像王葆這樣不聽話的時候啊,奶奶喊你,“吃飯啦”“睡覺啦”“起床啦”,你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學生回想生活經歷,相互交流。
(3)讀一讀、演一演這有意思的場面。
故事讀到這兒,你覺得他是怎樣的孩子啊?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預設:有點懶、邋遢、調皮……
4.角色采訪,引發思考
采訪學生,深入思考。王葆,你不愿意洗腳,奶奶給你講故事,遵守了規矩,那你乖乖洗腳、剪指甲了嗎?學生交流。
小結:同學們,看似普普通的三個詞,里面有故事、有畫面,更有祖孫之間美好的約定。質疑:奶奶到底講了什么故事?這故事有魔法嗎?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指向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形象的真善美。王葆這一普通的主人公的形象很容易拉近與小讀者的距離,他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逐漸成長,逐漸豐滿起來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基于兒童視角,緊扣故事中的“攆”“拽”“規矩”三個關鍵詞,用朗讀、對話、表演等多種形式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學生沉浸其中,對話人物、品味語言、激活思維,體會王葆的童真童趣和愛幻想的形象,讀出故事的神奇有趣。
五、梳理故事,發現神奇。
1.借助表格,梳理故事。
找一找課文哪些段落是寫奶奶講故事的,快速瀏覽課文,借助表格和同桌交流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
2.指名簡要說說這四個故事,將故事中的關鍵信息貼在黑板上。
3.歸總四個故事,說說有什么發現?
預設:相同點是故事里的每個人都得到了寶葫蘆,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同點是得到的方法、愿望等不同。隨機板書。
4.聚焦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得到寶葫蘆的方式,想象具體的原因或情節,體會童話故事的神奇。
【設計意圖】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是在學習了三組童話單元后,按照一定的策略,來創編童話,要求在大膽想象童話故事的同時,更注重內在邏輯思維的訓練。本教學環節旨在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節,發現異同之處,再搭建講故事的支架,以“童話思維”展開神奇想象。
六、延續情境,創編故事。
1.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愿望,奶奶可真是編織故事的高手。奶奶還會怎么編呢,比如劉七……陳八……錢九……又是怎樣得到寶葫蘆的?請大家展開想象,編個簡短的故事。
2.學生根據故事支架,簡要創編,分享交流。
3.師生評價,互相啟發。
小結:怪不得奶奶的故事啊,總也講不完吶! 就這樣,講故事成了規矩,聽故事成了習慣。王葆一直聽到十多歲,可能奶奶講得故事太多了,王葆在回憶的時候每個故事就講了一句話,奶奶當時講給王葆聽的時候,可不是簡簡單單一兩句話,你能發揮想象,選擇一個故事,加入豐富的情節,把故事講得生動有意思一些嗎?
4.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指名講故事,師生評價。
教學預設:學生通過大膽想象,加入具體的情節,主人公得到寶葫蘆的方式有了細節處理,寶葫蘆的神奇有了具體的表現。
【設計意圖】學生發現編故事、講故事的密碼后,試著舉一反三創編故事。這些學習活動始終圍繞著“單元導語頁”中的要素要求,即“體會故事的神奇”。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人物形象的逐步建構,學生對于“神奇”的理解得以內化,并運用到自己的創編之中。
七、拓展激趣,鏈接閱讀。
1.王葆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他想得到寶葫蘆嗎?他為什么想得到呢?快速瀏覽課文,交流原因。
學生交流:種向日葵、數學考試……總之,不費力氣就能取得成就。
2.你們猜猜,王葆得到寶葫蘆了嗎?他是怎么得到的呢?
3.童話世界就是這么神奇,什么都有可能發生!欣賞王葆和寶葫蘆相遇的電影片段。
4.王葆成了寶葫蘆的主人,他和寶葫蘆一起,有了許多奇妙的經歷,故事的最后,王葆變了,變得不再邋遢,也不偷懶了,他是怎么變的呢?寶葫蘆還有很多很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閱讀,去發現!課后,請大家讀一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一探究竟!
【設計意圖】王葆想得到寶葫蘆,既是因為他愛幻想,也是因為他想借助寶葫蘆的神力達成自己的心愿。課堂結尾處,王葆和寶葫蘆的神奇相遇,讓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產生興趣,對王葆的成長和進步產生期待,從而在文本情境、兒童生活、整本書閱讀之間建立聯系,達成感受童話人物“真善美”的教學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