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四年級下冊第10課《母雞》第一課時_安徽黃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四年級下冊第10課《母雞》第一課時_安徽黃山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4課
《母雞》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運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只淺薄、媚俗的母雞;后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敬畏”。
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通過與《貓》進行對比閱讀,感受作者在表現動物特點和表達情感上的異同;二是通過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母親的崇敬以及對母愛的贊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會寫“討”“厭”“孵”等生字。
2.默讀課文,了解“我”對母雞態度前后的變化,并說出變化的原因。
3.感受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并體會老舍先生用詞嚴謹。
4.比較閱讀,感受同一作家在寫不同動物時,表達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嘗試“欲揚先抑”的寫法寫一種小動物。
教學重點:
1.了解“我”對母雞態度前后的變化,并說出變化的原因。
2.感受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并體會老舍先生用詞嚴謹。
教學難點:
比較閱讀,感受同一作家在寫不同動物時,表達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嘗試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寫一種小動物。
教學準備:ppt課件、學習任務單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又見老舍,導入新課
1.【出示資料袋】指名讀。引導學生了解人們對老舍的評價。(板貼:語言大師 人民藝術家)
2.回顧《貓》的語言特色。(板貼:明貶實褒)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資料袋內容引入文本學習,學生了解了老舍先生是“人民藝術家”和“杰出的語言大師”,繼而承接《貓》一課學法的提煉,引發學生思考老舍先生是如何表達對“母雞”的情感的,也映襯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體會作家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情感的,揭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畫關鍵句。
2.梳理小結,引導質疑。
(1)思考老舍先生對母雞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板書:討厭 不敢再討厭)
(2)老舍先生從什么時候開始討厭母雞?(板書“一向”)理解“一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老舍先生對母雞前后態度變化的句子,從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并梳理課文脈絡,直接引出第1-3自然段的學習,順勢而下,水到渠成。]
三、走近“母雞”,感受“討厭”
1.學習1-3自然段,整體感知老舍對母雞的討厭之情
(1)生默讀完成學習單:寫寫老舍討厭母雞哪些方面,試試每個方面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出來。
(2)交流反饋。
(3)教師出示詞語,學生積累“叫聲難聽”“欺軟怕硬”“居功自傲”等詞。
(4)引導發現“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板貼:總分結構)
[設計意圖:學生閱讀課文前三個自然段,試著用四字詞語概括出老舍討厭母雞的幾個方面,既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一目了然地看出其結構特點,可謂一舉多得。]
2.重點品讀第1自然段,體驗老舍對母雞叫聲的討厭
(1)【出示第1自然段】引導思考第1自然段出現兩次“討厭”的原因。
(2)圈畫老舍用哪些詞語形象地寫出母雞叫聲難聽。
(3)交流反饋【標出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共同學習,理解相關詞語。
(4)【播放母雞叫聲】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前兩句。
(5)師生合作讀后一句。生讀標紅的詞語,師讀其余部分。
(6)引導學生小結老舍語言特色。(板貼:口語化 幽默風趣 )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取舍。本課可引導學生重點學習第1自然段,通過“找關鍵詞品讀討厭”“創設情境體驗討厭”和“感情朗讀演繹討厭”等環節,引導學生和老舍產生情感共鳴,初步總結老舍的語言風格,也為后文和《貓》語言表達進行對比做鋪墊。扶放結合的教學策略,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聚合性,也省時省力,使課堂更加高效。]
3.學習老舍的語言風格嘗試小練筆。
(1)在學習任務單上寫寫一種“討厭”的小動物!境鍪緦懽饕蟆
(2)學生練筆。
(3)交流反饋。
(4)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課堂設計的小練筆必須要有價值。教師引導學習了第1自然段,并總結了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此時因時制宜,引導學生模仿寫寫一種動物的“討厭之處”,并用上老舍先生的語段開頭,這樣學以致用,讓前段學習得到鞏固,同時將寫法訓練落到實處,扎實推進單元語文要素的訓練。]
四、書寫“孵”字,總結過渡
1.【出示過渡句】一生讀這個句子。
2.【出示“孵”的視頻】啟發學生思考“孵”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3.【出示“孵”字】觀察生字,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板書:孵)
4.評議生字書寫情況,
5.【出示“母雞孵蛋”圖片】總結過渡。(板書:雞母親)
[設計意圖:母雞孵蛋的畫面溫馨而動人,這正好可以輔助“孵”字教學。教師運用“孵”的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親眼目睹孵的過程是辛苦的,但又充滿希望的,從內心對“雞母親”產生由衷的敬愛,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情感鋪墊。在此基礎上練寫“孵”字,自然而然,觀察和書寫的興致盎然。]
板書設計: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