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京調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京調》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京調》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樂曲《京調》是一首采用京劇音樂素材寫成的民族管弦樂曲。由上海民族樂團作曲家顧冠仁編曲。樂曲是根據京劇音樂中典型音調如西皮原板(一板一眼,即2/4拍)和流水板(有板無眼,即1/4)等音調改編的,樂曲主題一、二主旋律反復出現,形成ABABA的結構。全曲構思別具一格,情緒輕快活潑。
歌曲《京調》是根據傳統京劇《蘇三起解》改編的器樂曲京調主題音樂填詞而來的,它在旋律、節奏上作了一些簡化,易于學生演唱,容易上口。歌曲短小精煉,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把京劇的行當、臉譜、表演形式以及樂隊伴奏形式等相關知識都蘊含在了其中,在富有濃郁的京劇韻味中傳遞著京劇藝術文化。
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經過五年音樂課的學習,已經具備了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由于學生平時對戲曲類接觸較少,對于京劇多數學生比較陌生,但他們模仿能力較強,熱愛接受新鮮事物,為了激發學生體驗京劇的魅力,從而產生積極主動了解京劇的興趣,在設計教學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枯燥單一的去學唱,而從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和方式為切入口,合理的引導學生學習,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較為扎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學唱、活動使激發學生們對京歌藝術的學習興趣,體會京韻帶給他們的獨特魅力,感受現代音樂與傳統藝術之美,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京劇藝術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 能聽出樂曲《京調》兩個不同情緒的樂段,并能聽辨出《京調》旋律取材于京劇唱腔《蘇三起解》中的片段。 3. 能演唱《京調》,并能表現京腔京韻。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演唱歌曲《京調》,能表現京腔京韻。 2.難點:歌曲《京調》中節奏和速度的把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大膽的進行模仿演唱。
教學方法:范唱法、口傳心授法、聽唱法、小組合作、閉口音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唱一段戲曲,你們聽聽老師唱的是哪個地方的戲曲?演唱京劇《蘇三離了洪桐縣》唱段。老師剛剛唱的是京劇《蘇三起解》中的選段《蘇三離了洪洞縣》,請同學們跟老師學唱兩句。 二、聆聽《京調》,感受京腔京韻。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曲子,大家聽聽聽與《蘇三離了洪洞縣》在曲調上有什么聯系。
1.初聽樂曲,說說與《蘇三離了洪洞縣》旋律有什么聯系?主奏樂器?音色特點?(笛子:清脆明亮)音樂的情緒變化。 2.分段聆聽
a聆聽引子,分析演奏樂器。(模仿京劇過門)
b分別聆聽主題1和2,并哼唱對比分析兩段音樂的速度、節奏和情緒。(1中速稍快,情緒明朗、輕松、活潑,節奏緊密)(2中速稍快、情緒沉穩抒情,節奏舒展)(速度相同,節奏變化)
c尾聲部分。老師介紹尾聲是模仿演員的拖腔。
B請同學分享自己搜集或知道的京劇四大行當知識,一起分析選擇合適的角色。請會動作的同學給大家教動作。 3. 完整聆聽,邊聽邊表演,聽完說說曲式結構。
(設計意圖:分角色表演可以激發學生對京劇的興趣,并幫助同學們更準確地分析曲式結構。) 三、分享京劇知識,逐句滲透歌曲內容。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如今已走向國門,走向世界,外國人都稱它頂呱呱。作為中國人你對經據了解有多少呢?剛才有同學已經分享了行當知識我們回顧一下:“生旦凈丑角色全”師唱,請同學模仿唱,單獨集體都可以。
請其他同學繼續分享自己搜集或知道的京劇知識。 四大功夫:唱念做打。請同學們分享展示,老師用《京調》
第二句“唱念做打不簡單”唱腔總結。請同學模仿。并一起學做幾個動作。
臉譜知識:同學分享,老師用《京調》第三句唱腔總總結請同學模仿。
伴奏樂:學生分享,可用樂器試一試。老師用《京調》第四句唱腔總結。請同學模仿。
(設計意圖:邊請同學們分享知識邊模仿老師唱,進行口傳心授,可以加深歌曲在在同學心中的記憶,不知不覺地學會歌曲。并為下面學習歌曲做鋪墊。) 四、學唱《京調》,體驗京腔京韻。
1.回顧老師四句唱詞,四句連在一起就組成了一首京歌。同學們:你們聽!老師先念白再范唱。說說歌曲與上一首樂曲在曲調上的的聯系。歌曲就是根據器樂曲填詞而來。分析歌曲節奏上的特點。 2.再聽范唱小聲學唱。
3.跟琴慢速模唱旋律,注意唱準一字多音、切分音、休止符處的停頓后及半拍起唱的地方。
4.學習念白,用輕聲高位置的念白來念歌詞,找到高位置狀態。
5.完整跟伴奏演唱,做到字正腔圓,唱出京腔京韻。 6.帶動作演唱。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念白加動作,活躍課堂氣氛,進一步
鞏固對歌曲的學習)
五、表演京劇,展現京劇風采。
D組同學鑼鼓敲起來后,同學們一起先念白再表演唱。 (設計意圖:經過唱、念、做、奏使同學們賦予成就感并喜歡上京劇)
結束語:京劇是我國的藝術瑰寶,是第一個走向國際舞臺的,代表著中華民族的表演藝術,讓我們一起關注京劇,學習京劇,做京劇藝術的傳承者。 師生念白再見! 教學反思:
本課歌曲《京調》是根據器樂曲《京調》填詞而來,器樂曲《京調》又是根據,《蘇三起解》選段《蘇三離了洪洞縣》改編而成,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了先聆聽《蘇三離了洪洞縣》選段,讓學生試著唱唱,找找感覺,激發學習興趣。接著引出器樂曲《京調》,欣賞并熟悉主題旋律后,請同學們邊分享京劇知識老師邊用歌曲《京調》的樂句來總結并請同學們模仿學習,口傳心授,分享復習知識和新學內容交替進行,為后面學習歌曲做鋪墊。最后引出歌曲《京調》,學習歌曲并表演唱,表現出京腔京韻。整節課是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地進行。
分享知識和動作以及樂器伴奏等活動全部交給學生去組織參與,很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
率,經過一節課的學習教學目標能按預設完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