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老虎磨牙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6課欣賞課《老虎磨牙》安徽省 - 合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老虎磨牙》教學設計
課型:欣賞課
教材分析:《老虎磨牙》是一部純打擊樂作品,曲作者安治順,這首樂曲是曲作者依據唐詩《猛虎行》,以陜西渭北民間擊樂為素材創作而成,是一首形象鮮明、生動、結構嚴謹、獨立成章的民間打擊樂精品,作品描寫的老虎形象聲似、形似、情似,營造氣氛粗獷、熱烈,內容的揭示和形象的塑造都是依其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的變化而完成的,《老虎磨牙》創造了用手掌、手指擊鼓的“抓擊”技巧和采用了民間刮鼓幫的“滑邊”奏法等豐富的技巧,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猛虎下山時的威風。這首樂曲所選用的打擊樂器是:大鼓、大镲、大鑼、木魚、拍板等,其中大鼓和大镲是領奏樂器。
設計理念:這節課的主題是讓學生感受中國打擊樂的魅力,通過游戲、講故事、情景式的欣賞模式感受音樂。在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的同時,更深地感受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懂得熱愛我國民族音樂。課堂主張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欣賞音樂,享受音樂。在這過程中不僅是關注學生的音樂技能,更關注學生的素質修養的培養。
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可塑性很強。二年級學生已經能夠聽辨打擊樂器音色,但對于中國傳統民族打擊樂器普及不夠,很多學生(特別是城市的學生)對此知之其少。在本課中,教師親自示范演奏,使學生更直觀地參與到聆聽中。通過豐富有趣的體驗活動,希望通過音樂課堂的教學,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民族樂器和欣賞民族民間音樂,讓中國的傳統音樂樂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扎根、生長!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樂曲欣賞,激發孩子們學習和表演打擊樂器興趣,培養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喜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模仿、講故事、描繪情境等方法,學習主奏樂器鼓、镲不同的演奏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演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及創造精神。
3、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分析、聆聽,能夠辨認一些民族打擊樂器,并聽辨其音色差別,了解鼓和镲簡單的演奏方式,理解樂曲中鼓所代表的老虎形象,讓學生逐步置身于音樂情境中,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共同完成音樂表現。
通過欣賞。運用體驗,模仿,感受等方法充分感受打擊樂器表現《老虎磨牙》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聆聽樂曲,感受“磨牙”的形象以及豐富的音響效果。
難點:1、聽辨音樂所表現出來的老虎形象。2、理解音樂漸強、強弱對比等音響效果。
教學準備:鼓、嚓等打擊樂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1、教師演奏大鼓,提問: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表演,在看表演的過程中呢,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鼓都可以怎樣敲呢?一會同學上臺演奏
【設計意圖:教師將樂曲中鼓的滾奏、敲邊、刮奏等演奏方式融入表演中,使學生初步了解樂器鼓的音色變化!
2、師:剛才老師的表演威風嗎?同學知道動物界中也有一種十分威風的動物嗎?它就是我們的“百獸之王”--老虎,出示圖片、課題。
三、新課教學
1、初聽樂曲,提問:樂曲中都有哪些打擊樂器呢?請學生回答。出示打樂器圖片,簡單的介紹打擊樂器。
2、分段欣賞,欣賞樂曲的引子部分,提問:這一段的氣氛是怎樣的? 3、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出示圖片,創設情境,第一個情境“老虎睡覺”, 【設計意圖:根據樂曲結構分為四部分,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創設情境,幫助二年級的小朋友理解音樂的含義。】
4、引導學生回答引子部分音樂的力度、速度,出示PPT。
5、我們來表演:老虎在睡覺,我們敢不敢大聲說話啊,所以音樂是稍安靜的,氣氛是陰森、恐怖、緊張,模仿鈸的音色“嘶--”,營造小心翼翼的感覺。
6、聆聽第一段音樂,聽的過程中,講第二個故事情境“老虎下山”。提問:鼓在這一段像什么聲音呢?請學生回答。
7、欣賞樂曲第一樂段音樂的力度、速度,出示PPT,講解第一樂段引導學生學習鼓的抓奏方式,力度變化,結合老虎由遠到近腳步聲,理解漸強含義,帶領學生感受,一起表演,學生可以用抓奏方式敲擊桌面。 【設計意圖:通過腳步聲的學習,由遠到近,感受力度漸強的音響效果,理解力度記號漸強。】
8、我們都是小小表演家:結合引子部分鈸的音色“嘶--”,加上這里鼓的抓奏,再分組模仿小鑼音色“采采”,木魚組音色“得....得”,形成一個“人聲版打擊樂”效果,充分感受民族打擊樂合奏的魅力
【設計意圖:本曲為一首民族打擊樂合奏曲,演奏者之間配合默契、相互合作,在本節課教學中有意讓學生感受到打擊樂器的合奏效果,但每件樂器演奏技巧、音色控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故采用人聲模式,讓學生充分感受之余,學會相互合作,相互聆聽!
9、欣賞樂曲第二樂段,聽的過程中,講第二個故事情境“老虎捕獵”,思考:這一段音樂有什么特點呢?
【設計意圖:問題設置比較難,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后面簡單的游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回答問題】
10、引導學生回答樂曲第二樂段音樂的力度、速度,出示PPT, 11、“你強我弱,你弱我強”小游戲:在第一段學習中了解了引的強弱,帶領學生用兩種敲擊方式表達強弱,然后進行游戲,老師強,你們弱,老師弱,你們強。再換到鼓和鈸上來表示,請學生上臺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明顯的強弱對比,發現這段音樂中不斷的強弱變化,主要變化在鼓和鈸上,引導學生發現第二段音樂特點,回答問題】
12、再次聆聽第二樂段,請學生回答特點。
13、欣賞樂曲第三樂段,聽的過程中,講第三個故事情境“老虎發怒”,思考問題:這一段音樂表現了老虎怎樣的情緒?通過故事講解老虎為什么磨牙以及磨牙的演奏方式。
14、引導學生回答第三樂段樂段音樂的力度、速度,出示PPT。 【設計意圖:本節課設計一個關于老虎故事的情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理解鼓所代表的虎的形象!
15、樂曲小結 四、拓展練習
簡單介紹曲作者安志順,ppt播放安志順《老虎磨牙》的表演視頻 五、課堂總結
師:你們剛才觀看視頻、聆聽音樂的狀態好極了。讓我們一起給自己這節課的表現一些掌聲吧。
師:你們今天的表現,讓我覺得你們是真的聽懂音樂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你們今天欣賞了哪一首音樂?
生:《老虎磨牙》
師:樂曲中由哪個樂器擔任老虎的角色?
師:孩子們,除了鼓之外,樂曲中其他民族打擊樂也很有特色,如果你有興趣,課后可以多去了解,把我們的民族音樂傳承下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