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京調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下冊第五課(聽賞)京調-湖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湘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下冊第五課(聽賞)京調-湖南省_衡陽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京調》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并能分辨樂曲的基本結構。
2.在聽、唱的欣賞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我國“國粹”的興趣與喜愛。
2重點難點
1.通過聆聽音樂,分辨《京調》的樂曲結構。
2.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京劇的有關知識。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3.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京調
一、聽《蘇三起解》音樂進教室。
師:同學們,剛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播放的音樂,它是出自哪個劇種呢?
師:對,是國粹京劇,京劇形成于北京。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京劇里面有四大行當,分別是生、旦、凈、丑。除了四大行當外,京劇里面還有用來伴奏的三大件,分別是京胡、京二胡以及月琴。
師:京胡是由竹子制成的拉弦樂器,音色明亮;京二胡的音色較京胡低沉一些;月琴屬于彈撥樂器。
師:除了這三大件,京劇還經常用這些樂器來伴奏,我們來認識一下。嗩吶,吹奏樂器;板鼓,打擊樂器;竹笛,吹奏樂器,音色明亮悠揚。
師:雖然京劇是國粹,但現在像同學們這樣年輕的一輩已經很少會去聽戲了,因為不太喜歡聽,但是京劇是一種文化遺產,我們不能丟。那怎么辦呢?所以現在有些音樂家想了一種辦法,他們把戲曲的元素融入到了流行音樂當中,以戲改歌,形成了一種不是京劇卻有京韻的獨特曲風——戲歌。我們來聽聽。
二、欣賞《新貴妃醉酒》
師:看到剛剛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跟著視頻哼唱了起來,老師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了戲歌受歡迎的程度。
師:像這樣的戲歌還有很多,比如說《說唱臉譜》、《國色天香》等等。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同樣不是京劇卻融入了京劇元素的民樂合奏曲——《京調》。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
三、完整聆聽《京劇》
四、簡介
師:《京調》是顧冠仁與1960年根據京劇西皮流水曲調改編的一首民樂合奏曲,樂曲模擬人民熟悉的京劇唱腔,表現了一種歡快喜悅、生動活潑的情趣。
五、欣賞樂曲《京調》
第一主題
1.第一遍欣賞
師:首先我們來欣賞一個視頻片段,這一次欣賞的時候請同學們帶著三個問題去聽:這一音樂主題的速度是快還是慢?情緒是什么樣的?是由什么樂器主奏?
(聽完以后)
師:快,輕松活潑竹笛、
2.第二遍欣賞
師:這一遍欣賞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吹奏竹笛的姿勢、手法。
師:剛剛我們看到了視頻里面是怎樣吹奏竹笛的,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模仿一下視頻里吹竹笛的樣子。
師:接下來請所有同學跟著老師一起來用竹笛來吹奏樂曲。
3.第三遍欣賞加表演
師: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用竹笛演奏《京調》的A主題。
第二主題
1.分段聆聽主題二:
師:演奏完A主題,下面我們來欣賞B主題,聽一聽它和A主題在速度和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遍欣賞
師:這第二主題速度誰快還是慢?情緒是?
生:舒緩飄逸
師 :非常正確,我們再來聽一邊,這一遍請同學們思考:我們能用什么方式把這一主題舒緩的特點表現出來呢?
第二遍欣賞
師:老師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表現B主題舒緩的特點——圖譜。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學。
第三遍欣賞
師:請同學們用動作跟音樂來一遍。
兩段主題一起練習
師:下面我們把這兩個主題連起來分組表演一下,第一大組的同學表演用笛子來演奏輕松活潑的A主題,第二大組的同學用動作來表達舒緩優美的B主題。注意了,中間有跟多鏈接句,我們用拍手來表示。
(播放兩個主題)
引子:
師:樂曲的開始是一段引子,它運用了京劇過門的音調,首先渲染了京劇音樂的氣氛,我們來聽一聽。
尾聲:
師:除了引子,樂曲的最后突然放慢速度,由笛子演奏散板結束全曲 ,這里我們稱之為尾聲。
1.欣賞尾聲
六、全曲完整欣賞表演
師: 接下來請同學們完整地欣賞這首樂曲,在聽到不同的主題部分時做相應的動作 ,并且請各組的同學記住你們所表演的主題出現的順序及次數。
七、分析樂曲的結構
完成設問:現在老師請一位同學把你記住的主題按順序把它寫出來?
(樂曲結構為帶再現的三部曲式引子+ABABA+尾聲)
八.欣賞民樂合奏視頻
師:最后請同學們完整欣賞民樂合奏《京調》。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