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圓的面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公式推導_重慶市 - 梁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公式推導_重慶市 - 梁平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圓的面積的意義。
2.經歷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初步滲透極限思想和轉化思想。
3.在探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培養歸納,類比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與半徑平方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方格膠片和兩個圓卡片。 學情分析:
(1)知識分析:孩子們以前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孩子們又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認識了圓以及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尤其是前一節通過操作認識了圓周率對本節學習至關重要。
(2)學法分析:學生像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一樣,可能容易記住圓面積計算的公式,至于如何推導出這個公式的過程學生容易忽視,還有其它哪些推導方式可能會缺少操作與思考。 教學流程:
一、舊知遷移,激發新知:
1.簡要復習圓的周長公式推導,引入新課,喚醒對圓周率的認識。 2.以課件圖片情境引發新知,認識要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學習圓的面積知識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復習圓的周長公式,關注圓周率,為后續學習所用,情境激趣,產生
學習新知的強烈動機。]
二、理解意義,提出猜想:
1.結合實物卡片,比較理解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加強對圓的面積意義的理解。
2.從比較圓的面積的大小中,提出猜想,圓的面積大小會與圓中的什么條件有關?
3.大膽猜想:圓的面積的大小與圓的半徑的長短有關。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比較,在操作中理解,大膽提出猜想,為后續驗證作準
備。]
三、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一)測量法:
1.用直尺可以測量圓的周長,用方格可以測量長方形或圓的面積。 2.通過邊長為半徑的正方形測量后發現: 2r2<S圓<4r2。
3.再用膠片方格測量后進一步發現:48格<52格<64格,即3r2<S圓<4r2。 4.提出新的問題:圓的面積到底是半徑平方的3倍多多少呢?看來此種數方格圖的辦法不能準確探究?非得另想辦法,逼著學生思考轉化法。
[設計意圖:步步深入,循序漸進,不斷啟發孩子思考,體現課堂生長的過程。]
(二)轉化法:
1.充分利用實物和課件演示把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長方形。 2.在逐步多次切分后,讓學生感知從平行四邊形到長方形的過程,從有點像到更像到最像。從4份,8份,16份,32份……無數份,每一小份會像個啥,把每一小份拼出來會是個什么圖形,逐步滲透極限思想。
3.把圓與拼成的長方形進行比較,在拼合過程中什么在變,什么沒變?(面積沒變,形狀變了。)找出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圓的面積 = 圓周長的一半 × 圓的半徑
4.用字母公式表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圓=Πr2。
5.圓環主題:揭示圓的面積與半徑平方之間的關系,是它的Π倍。
[設計意圖:轉化思想,極限思想的綜合滲透,讓孩子逐漸逼進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再次認識圓的面積與半徑平方之間的關系。]
四、學以致用,拓展深化: 1.知道圓的半徑,計算圓的面積。 2.知道圓的直徑或周長,計算圓的面積。
3.拓展:圓切分后,就只能拼成長方形嗎?還可以拼成其它哪些圖形?(三角形,梯形。)當拼成這些圖形后,圓的面積公式又是如何推導的,請同學們課外去積極探索。
[設計意圖:變式拓展,點撥啟發,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拓展學習留有空間。]
五、總結梳理,全課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2.我們是怎樣學習這節課的?
[設計意圖:知識梳理,學法小結,為學生的后續學習能力的提升作好鋪墊。]
六、附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2r2 < S圓 <4r2 3r2 < S圓 <4r2 48格< 52格 <64格
轉化思想 極限思想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圓的面積 = 圓周長的一半× 圓的半徑
S圓 = 21
C × r
= 21
×2Πr × r
= Πr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