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搭配中的學問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搭配中的學問》(二)黑龍江 - 七臺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搭配中的學問》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搭配中的學問》(二)
【課標要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中提出“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分析】:本節課圍繞著“有序”這一知識點,承載著的學習任務有:認識層面的從感性到理性,思維層面的從形象到抽象,解決問題層面的從復雜到簡單,從而向學生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解決例題提出的“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這一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難點,如何做到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有序表達,體會到數形結合及符號化思想,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有效落實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我在目標中增設了“建模體驗”,讓學生經歷由直觀操作抽象到數字運算,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建模思想,并運用其解決簡單的搭配問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情分析】:
在二年級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他們可以找出最簡單的搭配方法,但認知水平還停留在感性層面,對有序搭配有一定的模糊意識,缺乏理性層面的思考。本節可以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遷移來學習新知。
【教學重點】:
找出簡單事物的搭配方法,體會有序思考的價值。 【教學難點】:
有序搭配,用適當的形式表達出搭配的過程與方法,建立數學模型。 【教學用具】:多功能白板,平板電腦、服裝卡片。
【教學設想】:直接導入,明確目標----問題驅動,操作探究----實踐運用,鞏固強化;----總結提升,拓展延伸。
(一)微視頻---有效突破重點,凸顯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本節課兩次使用微視頻,一個是學生無序搭配的視頻,目的就是讓學生發現“無序”的操作,會導致重復遺漏,從而認識到“有序”的重要性。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重點。另一個播放了學生喜歡的微視頻“田忌賽馬”,非常直觀的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生去發現生活中數學的興趣。
(二)信息采集---體現個性化學習,及時展示探究結果
通過問題驅動:“如果繼續增加上裝或下裝,或者上裝下裝同時增加,用桌面上的卡片夠擺嗎?不夠怎么辦?”問題驅動引發學生探究。在展示時,學生拍照上傳,通過挑選并對比幾種學習成果,體會符號解決數學問題的簡潔。這種做法解決了展臺或傳統的實物展示都就不能達到的高效以及直觀對比的效果,更加利于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思考。體現了個性化學習。
2
(三)大數據---準確分析信息,針對性的指導教學
傳統教學中課堂反饋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整體情況及個體差異。本節課我在鞏固練習環節設計了兩道測試題,通過數據分析,獲取了準確的個化問題,及時反饋,做到了因材施教,并能夠及時作出教學調整,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在本節課中,我還充分運用了白板的交互功能,搶答器的功能,使教學更直觀學習興趣更濃。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明確目標。
1.剛才同學們已經發現我們這節課要探究什么奧秘?“簡單的搭配”(板書課題) 2.題目已經告訴我們本節課要研究的重點是什么? 二、問題驅動,探究建模。
(一)擺一擺,體會有序思考的價值。
1.搭配中有哪些學問呢?請同學們打開信封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禮物?(衣服和裙子) 3.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服裝卡片幫我們研究搭配問題。 (課件出示)
4.先來看看我們要研究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每次上裝和下裝只能各穿一件,一共有多少種穿法?)
5.大家用圖片擺一擺。(學生自由擺,找生板前匯報) 預設:1.都擺正確。結果是6種。 2.有遺漏和重復現象的。
解決策略:1. 有個小朋友是這么擺的(多媒體出示無序擺法,對比中感知“有序”擺可以“不重復” “不遺漏”)。
2. 找同學到板前演示。(引導表述準確,有條理)
6.小結:有序思考,是解決搭配問題的重要前提。(大家把服裝圖片快速收到信封里)。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重點通過學生動手擺學具體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但是,基于學情預設,會有部分學生雖然結果會正確,但是是無序搭配的,為了演示更直觀,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采用視頻播放無序搭配方法,讓學生觀察發現:無序搭配會有重復或者遺漏,進而對比中發現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二)連一連,感受數形結合及符號化思想。
1.如果再增加上裝變成4件、5件、6件„„或增加下裝,或者上裝下裝都增加,“一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用同學們桌面上的圖片還夠擺嗎?。那怎么辦?
2.看學習要求。
1.自由選擇增加服裝。
2.用簡潔清晰的方法表示出每一種搭配過程,把結果上傳。
3
1).自由讀提示。
2).找生讀提示,明確要求。 提示中要求的重點是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要求:說清用幾件上裝搭配幾件下裝,分別用什么表示的,簡潔清晰地說說你的搭配過程和結果。 4).展示交流學習結果。(切屏展示2名同學) 5).比較優化體會數形結合的簡潔。
4.小結: 用字母,圖形等簡潔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是數學中常用的表達方式。 【設計意圖】第一個環節結束, 拋出問題:“如果繼續增加上裝或下裝,或者上裝下裝同時增加,用桌面上的卡片夠擺嗎?不夠怎么辦?”引發學生思考解決辦法,在展示學生拍照上傳的學習成果時,通過兩名同學的展示對比,體會了數形結合和符號化的簡潔。
(三)議一議,探究規律建立模型。
1.如果繼續增加上裝或者下裝,幾十件甚至更多,要解決“一共有多少種穿法?”繼續畫行不?怎么辦?
2.課件演示:這是我們剛才完成題目中老師整理出3道,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3.展示匯報。
預設:用乘法。因為3個3就有6種搭配方法,3個4就有9種搭配方法,3個4就有12種搭配方法,幾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的。
4.驗證。
同學們發現了一個解決搭配問題最簡潔的方法——用乘法解決搭配問題。但這個發現使適用于所有搭配問題嗎?下面同學們把你答題卡上連線解決的問題用乘法再算一遍,看看和連線結果一樣不?
5.鞏固運用。(老師口述題目,學生搶答;學生出題。)
6.小結:現在,同學們已經拿到了解決搭配問題的金鑰匙—---搭配時要“有序”,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解決搭配問題最簡潔的方法是用“乘法”。
有了這兩把金鑰匙,相信搭配問題一定難不倒孩子們了,讓我們走進“生活中的搭配”。準備搶答。 【設計意圖】由具體的實物連線到符號表示,再到用抽象的乘法算式來解決問題,學生在探究中逐步發現了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經歷了建模過程。
三、實踐運用,鞏固強化。 (一)早餐搭配。
1.大家都知道早餐很重要,人們都很重視早餐的營養搭配
看,這是我家早餐經常吃的食物,要想每天早餐都不重樣,能營養均衡,我能有多少種搭配方法呢?
4
(生搶答:8種)
說說怎么這么快知道答案的?(乘法)
2.我和班主任老師想和咱們班6個小組的同學分別照張合影,一共能照多少張照片? 看來乘法真是解決搭配問題簡潔又準確的方法。 (二)測試。
1.拉動紙條,可以組成( )個兩位數。 A.6 B.3 C.9 D.12
2. 從小華家到學校有3條路可以走,從學校到江中公園有4條路可以走,從小華家到江中公園,有( )種不同的走法?
A.7 B.12 C.9 D.8 (三)拓展提升
1.在剛才搭配的服裝下面再添兩雙鞋,又有多少種搭配方法呢?要說清理由。(可以小組研究一下,以組為單位選一人搶答)
2..計算老師回家路線。
老師參加完活動回家時正好趕上五一小長假,我想先去鄭州,再到長春,然后到哈爾濱,最后回到家鄉七臺河。看看路線圖,老師回家一共有幾條路可選?
孩子們真了不起,能靈活地運用我們發現的規律解決這么復雜的搭配問題,為你們點贊! 【設計意圖】習題設計本著“貼近生活、階梯遞進”的原則-----由基礎題到辨式題,再到拓展題,層層深入。重點考察孩子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
搭配中還有什么學問呢?看!恰當的服裝搭配可以使人看起來很美觀,可搭配時一定注意要合理。聽聽下面的小故事,看看又會有什么發現?(播放“田忌賽馬”)
簡單的搭配中學問可真不少,希望大家走出課堂能留心觀察,用你們智慧的雙眼去發現生活中有趣的數學問題,做一個學習的有心人。
【設計意圖】:通過服裝搭配和播放《田忌賽馬》小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搭配中蘊含的“美觀、合理、技巧”等學問,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走出課堂,去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
《簡單的搭配》說課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我執教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簡單的搭配》。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說說對本節課的設想。本節課是“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在二年級學生通過簡單的排列和組合的學習,對有序思考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本節課圍繞著“有序”這一知識點,承載著的學習任務有:認識層面的從感性到理性,思維層面的從形象到抽象,解決問題層面的從復雜到簡單,從而向學生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解決例題提出的“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這一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難點,如何做到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有序表達,體會到數形結合及符號化思想,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有效落實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我在目標中增設了“建模體驗”,讓學生經歷由直觀操作抽象到數字運算,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建模思想,并運用其解決簡單的搭配問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學習目標。
針對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分析本節課我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1.學會簡單搭配的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通過自主探究(擺一擺、畫一畫、連一連、算一算等)體會有序搭配和數形結合的符號化思想,經歷建模過程,體會模型思想。
3.經歷進行簡單搭配的探究過程,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通過以上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有序表達,體會到數形結合及符號化思想。
教學難點: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建立數學模型。
圍繞教學目標,我主要遵循了以下三個教學理念進行設計的。
三、設計理念:
1.學生發展為本。
本節課的設計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問題為牽動,以探究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以解決問題為抓手,引發思維,活躍思維,發展思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