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方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南師大2011課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方程》整理與復習-遼寧省 - 撫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五、方程(整理與復習)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西南師大2011課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方程》。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系統學習方程這一單元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復習整理,旨在讓孩子回顧本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點,在進一步明晰知識點的同時,溝通各個知識點間的聯系。“用字母表示數”是學習方程的基礎,“方程的意義”與“等式的性質”是學習“解方程”的基礎,“問題解決”是“解方程”的應用。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了一定的算數知識(如整數、小數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經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本課亦是在學習本單元全部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旨在讓學生把這部分知識放在一個更加廣闊的數學知識體系中加以理解、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發展符號意識,能夠用字母表示學過的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
2. 了解方程的作用,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質了解簡易方程,初步體會劃歸思想。
3. 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課前梳理,學會初步整理、歸納知識的方法。 2.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讓學生在自我肯定的良好氛圍中,獲得知識的再認識。 2. 讓生感受數學的簡潔之美。 教學重、難點: 1. 知識的建構過程。
2. 清晰把握每個知識點并能正確應用。
教學具:課件、練習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任務
1. 這節課我們共同上一節有關“方程”的整理復習課。(板書課題) 2. 課前大家對這部分知識進行了梳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就“方程”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3.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貼出相應的知識點。 4. 用課件適時演示所學知識點!鞠N职装逖菔尽
師:結合這五部分知識點上一節整理復習課,旨在進一步明晰這些知識點,并溝通知識點間的聯系,達到活學活用。 5.師:有信心完成這個目標嗎?(生:有)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讓學生開宗明義,明確整理復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知識進行梳理,溝通知識間的聯系,靈活使用知識。 二、梳理知識,滲透方法
(一)用字母表示數
1.首先看第一部分,想一想,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2.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1)出示表格①——用字母表示運算律。 師:這個表格集中體現了用字母可以表示運算律。
(2)出示表格②——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3)填一填。——課件演示數量關系。
師:在這里我們進一步明確在具體情境中字母可以表示數量關系。
3.歸納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用字母可以表示運算律、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的練習,讓學生經歷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再次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初步的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二)等式
1.什么是等式?你能舉例說說嗎? 2.等式中有個重要的性質,你知道嗎?
3.等式的性質:等式的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不作除數),得到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啟發讓孩子重新回顧舊知,效果不錯。
(三)認識方程
1. 什么是方程?能舉例說明嗎?
師:強調方程的兩個要素——含有未知數,是等式,缺一不可。 2.練習篇對應練習。
3.數學活動:給方程找家。【希沃白板課件】
(四)解方程
1.舉例:x+3=9 問:x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成立?X=6就是方程的解。 2.師: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就叫方程的解。 3.師: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就叫做解方程。 4.想不想試著求出方程的解。(想)
5.學生在練習篇中做相關習題。(追問:根據什么求方程的解?等式的性質)
(五)問題解決
1.出示相關問題解決,明確解決問題的關鍵——找等量關系。 2.在練習篇中解答相關問題。 三、總結提升,回顧全課 1.談談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引導學生從知識和方法等多維度進行總結。
板書設計: 五、方程(復習與整理)
用字母表示數
等式
認識方程
解方程
問題解決
方 程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
像x+15=20,1.2y=6……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
解方程的應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