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快樂農場,運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青島版四年級上冊三快樂農場—運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湖北省 - 武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青島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三快樂農場—運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湖北省 - 武漢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數學》四年級上冊第25 ~26頁。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體會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發現探究的意識,養成樂于思考的良好品質,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感規律 1.回顧舊知,作好鋪墊
觀看微視頻,回憶已學過的加法運算律和乘法運算律。 2.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請看大屏幕,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信息預設:芍藥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都有9行。芍藥園長15米,牡丹園長10米,寬都是8米。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2)芍藥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每個問題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決,要求學生列出綜合算式。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解決提出的數學問題,不但會使學生很快進入乘法分配律的思考階段,還會讓學生感到數學問題的現實性和多樣性,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
3.結合情境,初步感知
師:要解決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一共是多少平方米,怎樣列綜合算式?結合情境圖,說說算式每一步的含義。
生:可以分別求出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再求一共的面積,也可以求出總的長,再乘寬求出一共的面積。
師:這兩種方法都是求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之和,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所以可以用什么符號將這兩個算式連接起來?
生:等號。
師:要解決芍藥和牡丹一共多少棵的問題,怎樣列綜合算式?結合情境圖,說說算式每一步的含義。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適時板書。在交流中展示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
生:先分別求出芍藥和牡丹的棵數,再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是它們的棵數之和。
師:芍藥每行有12棵,有9行,要求芍藥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幾個幾呢?
生:12個9。
師:牡丹每行有8棵,有9行,要求牡丹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幾個幾呢?
生:8個9。
生:還可以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9行一共有多少棵。 師:芍藥和牡丹每行共有(12+8)棵,都有9行,求它們一共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幾個幾呢?
生:(12+8)個9,也就是20個9。
師:左邊的算式表示(12+8)個9,也就是20個9,右邊的算式表示12個9加8個9,也是20個9。
組織學生交流,發現兩個算式相等。
【設計意圖】解決“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一共是多少平方米”這個問題時,從問題的實際意義和計算結果兩個層面來體會與認識兩個算式用等號連接;而解決“芍藥和牡丹一共多少棵”這個問題時,結合情境圖,直接利用乘法的意義來說明兩個算式是相等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特點。 二、觀察發現,探索規律 1.引導觀察,分析比較
師:觀察這兩個等式,等號兩邊的式子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等號兩邊的算式數據都相同,而且計算結果也相同。
生:但是等號兩邊的運算順序不同,等號左邊都是先算小括號里的加法,再算乘法,而等號右邊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觀察交流,再梳理、總結,尊重了學生的認知基礎,使學生掌握了等式的基本特征,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同時又為建立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仿寫算式,揭示規律
師:你能仿寫出符合這種特征的等式嗎?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舉例說明,全班匯報交流。
師小結: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將積相加。這個規律叫作乘法分配律。
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字母表達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舉例的過程是學生逐步明晰規律變化特點的過程,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的外部環境,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探究、觀察、比較、舉例、對比、歸納,一步步地發現其中的規律,找到乘法分配律,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培養學生進行有條理地思考,并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
三、鞏固拓展,應用規律
1.在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或字母。 (1)(80+70)× 5 = 80 × +70 × (2)(a+b)× 9 = a × + ×
(3) 236 × 3 + 236 × 7 = ×( + ) (4) m × 153 + m × 47 = ×( + )
2.火眼金睛辨對錯。
(1)13×4+13×8= 13×(4+8) ( ) (2)4×(12 +13)=4×12×4×13 ( ) (3)42×99+42=42×(99+1) ( ) 3.
這列火車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
【設計意圖】三道練習題的設計,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簡便作用,深化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層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應用,其在減法中的應用等,
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內涵得到延伸,讓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了解。
四、課堂總結,回顧反思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生:我學會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生:我還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達式。 生:我們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
師小結:其實通過觀察個例,舉例說明,歸納總結,最后應用規律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一種好方法。我們可以運用這種方法探究更多的新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勇于探索、敢于挑戰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交流分享收獲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以及思維、方法進行梳理,做到融會貫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