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乘法分配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湖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湖南省 - 衡陽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能自主發現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策略:本節課的學習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學習,把問題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結合運用于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自主、勇敢地體驗嘗試和實踐活動來進行綜合學習。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引入,解決問題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今天,希望同學們能探究發現乘法的又一個新知識。首先,請大家來解決幾個數學問題。
1.出示問題一:上衣每件65元,褲子每條35元。買5套這樣的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求一共要付多少
元,可以分別先求5件上衣和5條褲子的價格,再加起來。也可以先求1套衣服的價錢,再乘5。
這兩個算式怎么讀呢?(65加35的和乘5;65乘5的積加上35乘5的積)這兩個算式結果怎樣?對,相等。
2.出示問題二:兩塊菜地之間隔了一條路,你能求出這兩塊菜地的面積一共是多少平方米嗎?
(學生舉手回答)這兩塊菜地的寬都是4米,我們可以先分別求出黃瓜地和西紅柿地的面積,再相加;也可以把這兩塊菜地組合起來直接求,兩種算法求出的面積都是80平方米,所以也可以用等號連接。(利用電子白板演示兩個長方形的組合)
3.你能算出圖中一共有多少個圓片嗎?
藍圓片有2乘5等于10個,紅圓片有4乘5等于20個,加起來一共有30個圓片,也可以理解為2個5加4個5,一共是6個5,五六三十,利用乘法的意義幫助我們理解非常好。
(強調算式的讀法) 二、觀察發現,總結規律
1.問:觀察這三個等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都有幾個數組合而成?5在方法一中出現一次,在方法二中出現兩次。左右兩邊分別是怎樣計算的?)(都用到了3個數字,包含加、乘兩種運算,結果相等)
對,等號左邊的式子是先算括號里的兩個加數的和,再乘括號外面的數;等號右邊的式子是把括號里面的兩個數分別乘括號外面的數,再相加。
是不是任何三個數組成這樣的算式都具有這樣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參照黑板上的板書,舉出幾個具有同樣特征的式子。(請兩個學生展示)你是怎么驗證這兩個算式相等的?(得數相等、乘法的意義)
2. 剛才我們通過舉例同樣驗證了: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乘法分配律。(齊讀概念)
具有這樣特征的式子還有很多很多,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這樣的式子嗎?把你喜歡的表達方式寫在本子上。(展示臺展示)
我們可以用圖形表示、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字母表示:(a+b)×c=a×c+b×c ,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你感覺怎么樣?(簡潔)
請同學讀一讀。(板書后用箭頭表示)
從右往左看,都有字母C,把C提出來,去乘a+b的和。也就是:兩個數與同一個數分別相乘,可以將這兩個數先加起來,
再同那個數相乘。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數。 (32+25)×4= ×4+ ×4 48×12+52×12=( + )× 43×(100+1)=43× + (最后一題為什么沒有乘1?) 2.把相等的算式用等號連接起來。 ①28×68+28×32 28×(68+32) ②35×(18+26) 35×18+35×26 ③(24+35)×5 24+35×5 ④(75×125)×8 75×8+125×8
(如果讓你計算,你愿意算哪邊的算式?運用乘法分配律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更簡便。)
3.觀察下邊的豎式,說說在計算過程中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5乘12的豎式計算) 你能說說具體過程嗎?
四、實踐運用,擴展延伸
1.解決問題:四(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每人植3棵樹,男生與女生植樹相差多少棵?
(括號里可以是兩個數的和,也可以是兩個數的差,乘法對減法也存在分配律)
2.比一比,看誰算得快。
78×101 99×25 88×125 3.你能很快算出它的結果嗎?
88×125= (拆成兩數之積就是結合律,拆成兩數之和就是分配律)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兩個數的和”換成“三個數的和”“四個數的和”,或者更多數的和,乘法分配律成立嗎?我們課后繼續探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