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商是一位數,筆算除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商是一位數筆算除法》-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商是一位數筆算除法-天津市求真小學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2. 通過動手操作,思考與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計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和方法。
3. 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為了保證底線教學,讓每個孩子都能理解算理,既可以借助教材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借助直觀學具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再通過在計算中進行思考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讓孩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逐步建構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試商的方法及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的確定。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2. 通過動手操作,思考與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計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和方法。
3. 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4.1.2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4.1.3學時難點
試商的方法及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的確定。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
1、口算。
320÷4= 0÷56= 180÷9= 62÷2= 240÷6=
0×98= 48÷2= 720÷9= 200÷40= 4800÷3=
2、括號里最大填幾(見課件)
70×( )<150 22×( )<68
31×( )<160 700×( )<2843
3、同時學生板演 42÷2= 192÷4=
讓學生匯報這兩題的計算過程,同時揭示課題:筆算除法
【設計意圖:通過口算、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括號里最大填幾三個小練習,幫助學生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方法,為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找到生長點。】
活動2【活動】(二)探究新知,提出問題
1.出示主題圖(見課件),提出問題:“圖書室里有92本連環畫、178本故事書,每班30本”。
師:根據這幾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生1:92本連環畫,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生2:178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生3:這些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設計意圖:將例1、例2整合在一個情境中,提供三個數學信息,讓學生根據這幾個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探究92÷30=
(1)先估算
師:誰能先估計一下大約可以分給幾個班?怎么想的?
(2)嘗試筆算
學生自己嘗試計算,再擺小棒進行驗證。
請學生匯報,預設有兩種情況:
3 3
30)9 2 30)9 2
引出爭議,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哪個對,請學生用小棒直觀地驗證,并說出“3”為什么要商在個位上?進一步明確算理。
【設計意圖:此例題的側重點是試商方法、商的書寫位置等,因此教學中圍繞重點組織學生探究活動,放手讓學生主動想辦法,引導學生借助直觀圖說明商寫在個位上的道理。】
3. 探究178÷30=
(1) 引發思考:
先讓學生觀察這個算式,發現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
(2) 大膽嘗試:
讓學生嘗試筆算,并請一位學生板演計算過程。
(3) 總結算理:
引導學生總結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的算理。
【設計意圖:此例題的側重點是被除數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通過讓學生先觀察再嘗試計算,理解“被除數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活動3【練習】(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爭分奪秒:(見課件)
2分鐘完成4道題,如果做的快,還可以完成另外兩道星花題。
2.火眼金睛(見課件)。
3.神機妙算:(見課件)
350÷70= 364÷70= 340÷70= 350÷72=
讓學生直接說出商是幾,商在哪位上。
【設計意圖:既有試商的訓練,也有商的位數的訓練,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試商、調商做了鋪墊。】
4.奇思妙想:(見課件)
三年級有166人,四年級有162人。一輛車限乘40人,至少需要幾輛車呢?
5.思考題:(見課件)
躲在題目中的除數:在一道有余數的除法中,除數是一個兩位數,商是89,余數是98,求被除數是多少?
活動4【活動】(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活動5【講授】教學反思
《筆算除法》是一節傳統的計算課,我今天展示的這節課是在我校高校分層的計算課教學模式下進行的。我校的教學模式是圍繞著四個環節。即在生活中提問,在操作中明理,在算法上擇優,在實踐中創新。因此,本節課的設計我主要圍繞3點:找準生長點,落實知識點,把握發展點。
一、 找準生長點
找準生長點實際上就是要清楚學生會什么,幫助學生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通過練習口算,()里最大填幾,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等。這些不僅讓學生回顧舊知,還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讓學生更好的把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中去。
二、 落實知識點
本節課共有例一、例二兩個教學任務。我首先把教材進行了整合。我結合了我校學生每周去閱覽室看一次書的實際情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根據所給的信息提出了3個數學問題,通過學生的提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提高。
本節課的設計我也注重了分層教學,例一:92÷30,我主要讓學生先估算,并讓學生說說估算方法,再試做,由學生說我來板演,再讓學生用小棒去驗證。我重點強調商在哪位上,為什么?引導學生結合小棒圖,說說商3在哪兒了,余數2在哪兒?從而突破例一的重難點。例二,相對例一難度大了,我是采用了讓學生先觀察,去發現除數兩位不夠看三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再放手讓學生試做,由學生板演。以上兩個問題解決后,我便問“為什么剛才我們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可以分給9個班,而我算了算只能分給8個班呢?”這一問題的設計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三、 把握發展點
在練習這個環節上我也是注重分層。并結合我校的校園吉尼斯活動設計了“班內吉尼斯大賽”的情境,共有四個關卡: “爭分奪秒”、“火眼金睛”、“神機妙算”、“奇思妙想”,每個關卡又分為不同的層次。首先是基礎題,在2分鐘內至少完成四題,接著是變式練習,判斷對錯,最后是拓展題。其中一題350÷70、364÷70、340÷70、350÷72,既有試商的訓練,商的位數的訓練,當除數都相同的情況下,培養孩子的類推能力,同時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350÷72為后面學習的例四,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試商、調商做了鋪墊。當然,本節課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向老師們請教,多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