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春江花月夜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二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賞析示例《春江花月夜》海南省 - 海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
選修課文《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把握意象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和感受春江月景的意境美。
2、通過對比閱讀,理解這首詩哲理思考的積極意義,感受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初唐氣象。 3、賞析意象,緣景明情,把握月與相思之情的關系。
4、探究個體生命的真情與宏大的自然、宇宙之間的關系,從而感受整首詩情與景、理之間有機結合的妙處。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比閱讀,理解張若虛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感受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初唐的積極。 2、賞析詩句,品讀月光這個意象與思婦情思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探究個體生命的真情與宏大的自然、宇宙之間的關系,從而感受整首詩情與景、理之間有機結合的妙處。 【教學環節】 一、導入
上周,一輪超級月亮掀起了我們對月的集體關注。其實,月亮在中國人心中一直有著重要的意義。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望著明月的時候,總會引起無限的感想與情思,激蕩著詩情與溫情。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與月有關的曠世詩篇——《春江花月夜》。
二、描繪畫面,感受月下的美景 師:《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千百年來讓人傳誦不已,原因首先在于它描寫一種如詩如畫的美景。
生:朗讀寫景的詩句(前10句),走進江南的夜。
提問:這是一場怎樣的夜色?現在,請大家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詩句,放飛想象的翅膀,用你最美的語言來擴展描述詩人筆下這場江南的夜色。(提示:注意抓住景物的特點)
生:描述詩境
小結:春、江、花、月、夜這五種意象本身就美得動人,而詩人又將它們全部融匯在一起,江南的夜因此更是醉人心魂。人們舉頭望月,不僅會沉醉于優美的自然景色中,往往還生發出許多人生感悟。
三、對比閱讀,品讀月下的哲思 生:齊讀以下詩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遲暮
——屈原《離騷》
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陶淵明《擬古九首》(其七)
拜月不勝情,庭花風露清。月臨人自老,人望月長明。
——《拜新月》
提問:這三首詩都是詩人們的望月之思。它們都共同借月來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感傷時光流逝,美好易逝,生命短暫。
追問:同樣是望月之思,與其他人相比,詩人張若虛在這首詩中表達的人生感悟有何不
2
同呢?接下來我們齊讀下一組詩句(“江畔何人初見月”——“但見長江送流水”)。
提問:這首詩表達的人生感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說說理由。
明確:其他人望月感傷,感傷生命的短暫,而詩人張若虛則不同,表達了整個人類始終代代相傳,無窮無盡的自信豁達。
小結:詩人打開了廣闊的視野,思考人在宇宙中的生存狀態,他發現,雖然個體生命會消逝,但整個人類的生命綿延不盡。這是詩人月下的哲思,它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也傳遞著初唐繼往開來、走向盛世的時代之音。所以,我們在朗讀這幾句詩的時候,要讀出詩人的開闊與豁達!
生:請幾位學生示范朗讀這組詩句。
四、賞析詩句,品讀月下的相思
師:望著這輪永恒的明月,詩人追問,“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里有兩個字別有深意。一個“待”字,一個“送”字。何謂“待”?就是等待。何謂“送”?就是送別、送走。在什么樣的故事里才有送別與等待呢?(預設:離別相思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品讀一場月下的故事,一場思婦與游子離別相思的故事。
生:齊讀詩句(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結尾)。 (一)研讀集中描寫思婦的詩句: 提問:這六句詩每一句都在寫月光,月光與思婦的情感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現在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待會分享你們的答案。
明確:
月光——象征思愁
月光——撩人愁思
月光——遙寄相思 師:思婦對游子的思念,如此深沉、執著,令人動容。其實,游子又何嘗不思念思婦呢?
(二)自主賞析集中寫游子的詩句 生:齊讀集中寫游子的詩句(“昨夜閑潭夢落花”至結尾)。 師:詩人如何通過意象來表達游子的情思?這個思考題留給大家做課后作業。請大家借鑒我們剛剛分析意象的方法,自主思考。
師:游子在漂泊,思婦在等待,他們心中懷著永恒的思念。正如那待人的江月,正如那送流水的長江。這就是月下的相思。
五、探究思考
師:整首詩描寫月下的美景、觸發月下的哲思,表現月下的相思,這分別是從景、理、情三方面來構思。
思考討論:這首詩中,天地自然是宏大的,宇宙是浩瀚而永恒的。相比之下,思婦與游子他們卻顯得那么渺小。接下來我們探討一個問題:渺小的個體生命如何才能匹敵宏大的自然和永恒的宇宙呢?
明確:
(1)游子思婦的相思故事發生在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的背景下,這場良辰美景襯托出相思之美。
(2)思婦與游子的相思之情融化在月下的美景中,那一場春江花月夜也因此成為一場有生命、有溫情的自然美景。
3
(3)宇宙浩瀚而永恒。相比之下,人類的個體生命顯得那么渺小、短暫。在浩瀚的宇宙中,渺小的個體生命如何尋求生命的價值?在永恒的時空中,短暫的生命又如何實現生命的永恒呢?詩人告訴我們,那就是這份永恒的思念,永恒的等待。這是愛的力量。唯有愛,讓人尋求生命中的永恒,求得短暫中的不朽。唯有愛,才能抵抗浩瀚宇宙對渺小人類無言的威壓。自然與宇宙也因為人間永恒的愛,變得溫暖而美好。
因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詩人聞一多如此高贊這首詩,說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是“孤篇壓倒全唐”。整首詩最后定格在一句“落月搖情滿江樹”。月雖已落下,但愛永恒不朽。
六、課后作業
1、背誦《春江花月夜》全詩。
2、研讀集中寫游子的詩句,思考詩人如何通過意象來表現游子的情思。 【板書設計】
月下的美景(景)
春江花月夜 月下的哲思(理) 月下的相思(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