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散文的形與神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探究散文的形與神》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探究散文的形與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先展示幻燈片標題頁,并板書出標題,然后
回顧導入。)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都學了哪些散文呀?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春》、《背影》、《濟南的冬天》、《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綠記》等,那么同學們能說說散文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嗎?(形散神聚)
那么,什么是散文的形,什么是散文的神呢?又如何來解讀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幻燈片展示目標,并讓學生齊讀)(導入預計用時2分鐘)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散文的形與神》這篇文章,勾畫出文中對形與神解釋的句子,把握形與神的內涵。(學生看文章3分鐘)我看同學們都看得差不多啦,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文中對“形”解釋呢?學生答出文中的原句,教師也順勢展示出幻燈片,(請學生坐下)其實老師覺得書上的解釋還不夠簡潔明了,一言以蔽之,形,就是散文的內容,和表現內容的方式。(板書:形:內容、形式)那么,文中對“神”,又是如何解釋的呢?點同學回答教師順勢點出幻燈片,點評請學生坐下。其實,簡言之“神”就是作者抒發的情感,表達的觀點。(板書:情感、觀點)“形”是神的具體化;“神”是形的統帥。 (6分鐘)
二、以《荷塘月色》為例解讀,總結規律
比如我們學過的《荷塘月色》,文章的形是:寫了看到的荷塘美景(實景)和在荷塘上想到的美景(虛景) ;神:抒發的情感。即:不寧靜,所以尋寧靜,暫得寧靜,有回到不寧靜的郁悶、彷徨之情。當然《荷塘月色》是我們學過的文章,那如果這是一篇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的文章,我們應該如何去解讀它呢?給同學們介紹兩種解讀形與神的方法。 (一)解讀散文“形”的方法 1、關注標題,找對象
如《荷塘月色》從題目“荷塘月色”可知本文寫作的對象是荷塘荷塘美景,有看到的美景(實景)、有想到的美景(虛景);方式:虛實結合 2、梳理文脈,整合段意
文章寫了:去荷塘的時間和緣由;荷塘周圍的環境;去荷塘的所見所聞,看到的荷塘美景,想到的荷塘美景。 (二)解讀散文“神”的方法 1、借形抓神
通過我們剛才找出的形,體會寫這些內容的目的,這個目的一般就是散文要表現的神。如《荷塘月色》寫了看到的荷塘美景(實景)和在荷塘上想到的美景(虛景)。作者寫景的目的是“以美景襯郁悶之情”(因為不寧靜想到賞美景解脫,看到美景得到暫時的愉悅,可是熱鬧是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有回到不寧靜,作者還是不甘心,有想起采蓮的盛況和《西周曲》里的句子,幻
想超脫,可是,一句“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把他拉回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郁悶之情”因為社會生活的影響,對現實的動蕩不滿,對和平、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 2、抓關鍵句:抒情、議論句
如:《荷塘月色》找出文中抒情、議論的句子來讀。這幾天心情頗不寧靜;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我且收用這荷香月色好了;表現出“一種喜悅之情”,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可惜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有這些句子可以讀出作者的郁悶之情。
如《秋夜》“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悠悠地敘說介紹墻外的兩株樹,看似閑碎的語言,正是作者孤獨、寂寞、百無聊賴的內心世界。通過語調的感覺能解讀出散文中的“我”來。(9分鐘)
三、學以致用
讓學生運用剛才總結出的規律來閱讀《動人的北平》,目標:快速讀出本文的形與神。要求:學生先自己快速閱讀,并勾畫出關鍵句:(一般是是段落的首尾句,議論、抒情的句子)小組交流,提煉、概括文章的形與神(10鐘)并展示答案并點播(13)。教師巡回作適當提示。
四、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解讀散文“形”與神的方法,解讀散文“形”的方法是: 1、關注標題,找對象2、梳理文脈,整合段意;解讀散文“神”的方法:1、借形悟神。2、抓關鍵,即抓抒情、議論的句子。 并在學以致用環節通過閱讀《動人的北平》很好的實踐了這些方法。謝謝大家的合作。
五、布置作業
1、同學們運用我們今天所學方法去自學本單元另外兩篇文章《漢家寨》和《特利爾的幽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