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民歌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民歌》高中音樂花城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民歌高中音樂花城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1.樂于探索學習民歌文化,感受我國民歌的美。
2.通過聆聽和模唱民歌,愿意探索有關民歌的音樂文化知識。
3.熟悉民歌主題,能夠用方言演唱《拔根蘆柴花》。
2學情分析評論
高中一年級學生一般都完成了生理發育期的過度,變聲期已經過去,多數學生的個性特長的雛形已經顯現。由于高中生來自不同的鄉鎮、不同的學校,受過的初中音樂教育也有所不同,因此已有的音樂知識結構表現出一定的個體差異性。無論其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音樂的表現與創造能力及音樂與相關文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學生們普遍對“民歌”了解不多。
本章節主要介紹中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使學生認識到: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幫助學生樹立“音樂作為文化”和“文化中的音樂”的觀念。其中“民歌篇”基本由“花”的主題構成。本課便以“花”為立足點,帶領學生感受不同地區關于花為內容的民歌,感受民歌的絢麗風采。
3重點難點評論
教學重點
1.領略各地區以“花”為主題的民歌風格,體驗和感悟民歌的美。
2.熟悉民歌主題,能夠用方言演唱《拔根蘆柴花》。
教學難點
樂于探索學習民歌文化,感受我國民歌的美。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視唱《鮮花調》評論
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民歌的發展
活動2【講授】感受與體驗評論
1、介紹“民歌”的分類。
2、介紹“勞動號子”。
3、介紹“山歌”概念。
4、欣賞“晨曲”《槐花幾時開》,分析旋律和歌詞,以及民族調式,學生嘗試用四川方言與老師對唱。
5、教師范唱“秧田歌”《拔根蘆柴花》,學生跟隨教師嘗試用江蘇方言演唱歌曲。
6、介紹“小調的概念”。
7、欣賞遼寧長海地區的《猜花》,介紹“十棵菜花調”。
8、介紹中國民歌以“花”為主題的三種用法,并請學生將以上三首民歌相應對位。
9、總結“民歌”的概念。
領略各地區民歌風格,體驗、感受中國民歌的美
活動3【活動】實踐與拓展評論
1、學生嘗試用江蘇方言演唱《拔根蘆柴花》。
2、欣賞民族芭蕾舞《茉莉花》
3、欣賞譚晶《龍文》
體驗民歌的語言美和旋律美,了解民歌的運用與發展,感受祖國文化。
活動4【作業】小結評論
56個民族56朵花,愿我國民歌在我們的繼承和發展中開得燦爛,花香悠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民歌”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民歌》高中音樂花城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所屬分類為“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民歌》高中音樂花城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