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北京市 - 海淀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設計
學科
歷史
教學設計基本信息
課題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年級 高中一年級
模塊 第四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教科書版本
高中歷史必修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學習主題
宰相制度的廢除,內閣的出現,軍機處的設立
1.整體設計思路(教學設計的思路與學習價值分析)
本教學設計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根據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的相關內容,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制定了相關教學目標,并通過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分析,確定了教學重難點。在授課過程中,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指向,以設問為依托來創造情境,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激發學生對歷史一探究竟的求知欲與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通過本課學習, 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明清兩代政治體制變革的相關史實,而且為今后中國近代史的相關課程學習奠定知識聯系與情感基礎。通過教師不斷根據學習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學生被喚起原有知識與經驗,從而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參與到歷史學習中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歷史探究能力。
2.目標設計(指向學生素養發展的目標設計) 【知識和技能】
識記明朝廢丞相、設內閣與清朝軍機處設置的相關史實,理解明代內閣制與前代宰相制的區別,軍機處的設置的作用,增強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時空觀念。
了解明清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及影響,歸納清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強化的表現及其影響,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強化的原因及其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過程和方法】
運用講述法、圖示法、史料解讀法、多媒體播放等方式學習本課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小組討論等活動,并能在探究與討論中提高史料研讀、分析歸納的能力,同時設置有一定思考深度的課后作業,培養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為將來歷史學習打下基礎。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能認識到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對于維護君主統治、提高皇帝控制力、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方面有重大作用;同時也認識到君主專制的加強,也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并了解到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是造成中國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增強學生歷史責任感與認同感。
3.學習內容分析(教學內容及內容結構分析,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歷史必修一第4課,是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最后一課,從而反映了明清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史上的地位: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也是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高峰時期,其突出特點是君主專制的高度強化,所以本課具有新知識學習和單元總結方面的內容。同時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強化使中國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時代的西方國家,揭示了近代中國落后于西方國家的一個原因,從而為學生以后學生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了基礎。
一方面,要在之前關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學習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學習在明清兩朝的相關內容,通過宰相制度的廢除、內閣和軍機處的創立,來反映明清強化君主專制的特點和影響。由此確定本課
- 2 -
的教學重點為“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另一方面,本單元是按照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順序進行安排的,要將之前所學從夏至元的制度與措施串聯起來,建立完整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線索,由此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內閣制與宰相制的區別;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
4.學情分析(學生現狀與需求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通過初中的學習和以前的知識積累,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歷史分析能力。但是學生尚處于高一學習的初級階段,歷史素養和認知水平有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有待養成,需要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史料分析、問題探究等能力的培養。通過之前學習,學生對中國古代加強君主專制的具體措施掌握較好,而對于制度發展趨勢與特點缺乏整體上的把握,以及對“君主專制”概念本身理解并不透徹。
而我校學生大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各地教育質量不均衡,存在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吃不飽”和“吃不下”的學習水平極端化情況存在,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要照顧到:既要注重對基礎知識、歷史詞匯的講解與闡釋,通過材料展示與分析、層層設問、課堂合作探究的引導;同時也要設置一定有深度、高質量的歷史問題,促進學生歷史學習和分析能力不斷提高。
5.教與學的過程設計(課堂教與學的每個步驟的情境任務及其意圖分析) 步驟1:新課導入
播放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片花視頻,展示清代官場政治、社會風貌,尤其從劉羅鍋與皇帝的互動交往中,了解清代官員職能范圍與地位。
提出問題:劉羅鍋面對乾隆帝時,都是怎樣的姿態?他與乾隆帝關系如何?那你們知道中國最后一任所謂宰相到底是誰嗎?
設計意圖:由后及前,從中國最后一代封建王朝——清朝軍機大臣的作用與職能,反推出從明代已經沒有丞相,從而引出新課。
步驟2:明朝天子升職記——老臣下崗(廢丞相)——明承元制
出示《明初中央機構結構圖》,并對比元代的中央機構設置,得出明初沿襲元朝制度。 設計意圖:承上啟下,以圖表形式展示清楚,并復習之前所學。
步驟3:明朝天子升職記——老臣下崗(廢丞相)——胡惟庸案(探究一)
給出關于“胡惟庸案”的相關史料(《明史·胡惟庸傳》等),解讀史料,并引導學生分析:朱元璋為何要殺胡惟庸?殺掉胡惟庸后做了什么?
設計意圖:該案件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培養學生運用史料進行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
步驟4:明朝天子升職記——菜鳥上任(置設內閣)——設置內閣(自主學習)
出示史料展示明太祖在廢丞相之后,設置內閣的必要性。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歸納明代內閣發展過程。
總結內閣閣臣職能發展過程,并解釋侍從顧問、票擬權等詞匯。
設計意圖: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分析歸納能力。
步驟5:明朝天子升職記——菜鳥上任(置設內閣)——宰相重現?(探究二)
引導學生回憶前代宰相,對比討論: 明內閣首輔就是變相的宰相嗎?
引導學生填寫《宰相與內閣首輔對比表》,從中得出結論:內閣首輔不同于宰相,不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 3 -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鍛煉學生辨證思維,提高其分析判斷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步驟6:清朝天子升職記——步步驚心(清初加強君主專制)(自主學習)
出示相關史料,分析內閣、南書房與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對比,問:為什么要設置這些機構?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史料的閱讀與分析能力,并深化對君主專制加強必要性的理解。
步驟7:清朝天子升職記——登峰造極(設立軍機處)(探究三)
展示《清史稿》中關于軍機處設立的相關史料,以及故宮軍機處圖片、時人評論、乾隆自述等材料,組織學生結合課本與知識,分析軍機處設立的目的、時間、職能、特點、影響。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史料研讀、總結歸納能力。
步驟8:清朝天子升職記——登峰造極(設立軍機處)——對比議政(探究四)
引導學生根據剛總結的軍機處知識,對比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限職能,了解軍機處只是皇帝的親信秘書,對惟命是從。從而得出軍機處不能限制王權,而是加強皇權的重要機構。
設計意圖:根據之前所學,分析歸納,加強學生歷史時空觀念,并能從多角度分析歷史問題。
6.教學設計特色分析(教學設計的特色或個人風格分析)
①采用視頻、新鮮名詞等方式貼近學生生活,同時設置問題抓住學生關注點,增強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知識吸收效率。
②強調自主學習。在較易于把握的基礎知識部分,讓學生回歸課本、自主學習,夯實基礎,并輔之以相關材料,鍛煉學生信息提取、歸納總結能力,突出學生的課堂中心地位。
7.實踐反思(生成性成果與具體問題及改進措施)
①本課涉及的概念性知識較多,如票擬、批紅、參與機要等名詞需要進行詳細解釋,以幫助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課本內容。
②學生閱讀文言文史料能力不夠,不僅速度慢,而且不能準確把握材料中心思想,對于深入學習歷史問題有一定影響,需要配合語文老師進行跨學科交流與改進。 附:學生學習資源
高一歷史 必修1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學案
【課程標準】
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探究一:胡惟庸案——明太祖為何要殺掉胡惟庸?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多有小人專權亂政。 ——《明史紀事本末》
胡惟庸……洪武七月拜右丞相。久之,進左丞相。……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
御史中丞劉基亦嘗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挾醫視,遂以毒中之。基死,益無所忌。與太師李善長相結,以兄女妻其從子佑。學士吳伯宗劾惟庸,幾得危禍。自是,勢益熾。……
惟庸子馳馬于市,墜死車下,惟庸殺挽車者。帝怒,命償其死。惟庸請以金帛給其家,不許。惟庸懼,乃與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等謀起事,陰告四方及武臣從己者。……涂節遂上變,告惟庸。帝大怒,下廷臣更訊,詞連(御史大夫陳)寧、節……乃誅惟庸、寧并及節。
——《明史〃奸臣〃胡惟庸傳》
- 4 -
探究二:明朝的內閣首輔就是變相的宰相嗎? 宰相 內閣首輔
權力來源 地 位 任 免 對皇權影響
探究三:結合課本與材料, 分析軍機處設立的目的、時間、職能、特點、影響。
(雍正)八年(1730),上以西北用兵,命設軍機房隆宗門內,以怡親王允祥、(張)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嗣改稱辦理軍機處……自是內閣權移于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
──《清史稿》卷288《張廷玉傳》
在擬旨過程中,軍機處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等于皇帝的私人秘書處。軍機處始終是臨時機構,也沒有專職,軍機大臣只是承旨辦事。“軍機處雖為政府,其權屬于君”。軍機處是清代君主集權的最佳工具。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即左右親信大臣,
亦未有能榮辱人、生死人者。
—— 乾隆自述
探究四:軍機處和議政王大臣會議職權一樣嗎?有何區別?
國初定制,設議政王大臣數員,皆以滿臣充之。凡軍國重務不由內閣票發者,皆交議政王大臣會議。每朝朝坐中左門外會議,如坐朝儀。
“諸王大臣簽議既定,雖至尊(皇帝)無如之何。”
——昭褳《嘯亭雜錄》卷4《議政大臣》
本課小結:結合之前與本節課所學內容,完成此表。
- 5 -
課后作業:仿照之前所學漢、隋、唐的中央機構結構圖,嘗試畫出明清兩代的中央機構機構圖。
階段 措施
演變特點
秦朝
西漢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