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瑰麗的夏宮,頤和園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六第五單元第5課瑰麗的夏宮─頤和園-臺州市第一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瑰麗的夏宮——頤和園
一、教材分析和設計思路
本課是人教2003課標版選修六《世界文化遺產(chǎn)薈萃》第五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代表》第5課。本課體量龐大,內容豐富,主要介紹頤和園的修建歷史、布局結構、建筑風格和園林藝術。在教材編排上分為修建歷史和園林藝術、政治活動區(qū)和居住區(qū)、游覽區(qū)三大塊內容,游覽區(qū)又分為萬壽山前山景區(qū)、昆明湖景區(qū)、后山后湖景區(qū),這些景區(qū)建筑眾多,各具風格。在教學中如果為了趕進度而滿堂灌,學生很容易搞混淆,既分不清頤和園各具特色的建筑和位置分布,也記不住頤和園跌宕厚重的歷史,更無法感知文化遺產(chǎn)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潛力無限的文化價值,無法對頤和園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頤和園作為現(xiàn)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博物館”,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近些年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文創(chuàng)IP,頤和園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風靡網(wǎng)絡,其背后的原因和影響值得探究。所以本課的設計思路是師生同游頤和園,學生自主設計游覽路線,參與導游講解,觀看視頻,培養(yǎng)時空觀念,欣賞園林之美。并在游覽過程中穿插歷史講解,聆聽歷史的回音。最后利用課堂活動領悟文化的價值,結合巴黎圣母院火災思考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開發(fā),喚起學生的家國情懷。
教學立意:歷史是民族的,但文化遺產(chǎn)是世界的,要用寬容的文化心態(tài)看待巴黎圣母院火災和英法聯(lián)軍火燒頤和園事件。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但忽視未來,將是災難的開始。保護世界文化遺產(chǎn),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二、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高二的學生,已經(jīng)學完必修內容,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通過對必修一的學習,學生已掌握近代列強對華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無能的史實。學生的反應較快,能夠跟住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問題,也有自主討論、發(fā)言的課堂活動能力。但是經(jīng)過課前調查去過頤和園的學生不多,對頤
和園乃至晚清歷史的了解受影視劇的誤導較多,需要在課上進行引導矯正。
三、教學目標
1. 了解頤和園修筑的歷史;
2. 通過時空定位,明確頤和園各景區(qū)構成和功能分類,知道頤和園中主要建筑的空間分布,培養(yǎng)時空觀念;
3. 欣賞頤和園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中國古代高超的園林建筑技術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典園林建筑風格,理解頤和園為什么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博物館”;
4. 通過史料對比分析,探究慈禧太后利用海軍衙門和海軍經(jīng)費名目籌款修建頤和園的歷史真相,培養(yǎng)史料實證能力;通過對歷史的解釋,不斷接近歷史真實;
5. 培養(yǎng)對頤和園高超建筑技藝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欣賞和認同,深刻認知頤和園興衰背后的政治原因,培養(yǎng)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懷,用人文情懷并關注頤和園保護與開發(fā)的現(xiàn)實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頤和園的修建歷史、頤和園的布局結構和各種古典園林建筑風格 難點:頤和園高超的園林建筑技藝、頤和園的文化魅力以及保護與開發(fā)
五、教學過程
導入:
老師最近入手了兩件化妝品——口紅和眼影。頤和園的系列彩妝頤和園管理處授權化妝品公司設計生產(chǎn),設計靈感取材于頤和園中重要文物——慈禧寢宮“百鳥朝鳳”刺繡屏風。頤和園口紅一經(jīng)推出,迅速風靡網(wǎng)絡。繼故宮之后,頤和園憑著巨大的文創(chuàng)價值和文化魅力,成為最熱門的文創(chuàng)IP。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欣賞園林之美,感受文化的魅力,思考遺產(chǎn)的保護與開發(fā)。
新課講授:(一)初探皇家園林
我們先來看一下頤和園的位置。(展示百度地圖、頤和園風景圖)
3
頤和園,中國古典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與圓明園毗鄰。現(xiàn)在的頤和園主景區(qū)由萬壽山、昆明湖組成,全園占地二百九十多公頃(3.08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內現(xiàn)存各式宮殿、園林古建7萬平方米。是僅次于紫禁城的古建筑群。
整座園林,分為政治活動區(qū)、居住區(qū)和游覽區(qū)三個部分,有東宮門、北宮門、西宮門、新宮門四個宮門,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設計游覽路線。
老師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條最經(jīng)典的游玩路線: (展示路線動畫)
東宮門—仁壽殿——德和園——玉瀾堂——宜蕓館——樂壽堂——長廊——排云門——佛香閣——智慧海(東宮門——政治活動區(qū)——生活居住區(qū)——長廊——萬壽山前山景區(qū)——后山后湖景區(qū)——昆明湖景區(qū))
事不宜遲,我們從東宮門開始今天的旅行。
(二)欣賞園林絕藝
東宮門:頤和園的正門,大門上懸掛“頤和園”匾,為光緒皇帝題。大家在頤和園看到的紀念品上面的字就是這個牌匾上的字。
進了東宮門,迎面就是仁壽門。東宮門和仁壽門之間是一個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長方形院落,院落兩側是南北九卿房,是重要大臣的值房。
進入這個仁壽門就是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qū)了。
仁壽殿:乾隆時期稱“勤政殿”,建于1750年,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光緒年間取《論語》中“仁者壽”之意,改名仁壽殿。這里是慈禧和光緒住園期間臨朝理政,接見大臣的地方,是頤和園政治活動區(qū)的主要建筑。
師:在仁壽殿前,有南北對稱的銅鳳、銅龍、銅缸各一對。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龍和鳳的擺放有何問題?
生:略。
師:沒錯,仁壽殿前的龍鳳位置是反的。我國古代歷來以龍象征皇帝,鳳象征皇后,習慣的設置是龍居中間,鳳在邊側,龍在上,鳳在下。但慈禧掌權后,為了顯示她的權威,便將龍鳳位置顛倒,演出了“鳳在上,龍在下”、“鳳居中,龍靠邊”的鬧劇。
4
穿過仁壽殿就來到了光緒皇帝的寢宮——玉瀾堂,我們也進入了頤和園的生活居住區(qū)。
玉瀾堂:光緒皇帝的寢宮,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皇帝的囚禁之所。 宜蕓館則是隆裕皇后的住所。 “宜蕓”意思是說宜于藏書和讀書的地方。在乾隆時期是皇帝的藏書之地。原有通道與玉瀾堂相通,戊戌變法失敗后,通道被堵死。
樂壽堂為慈禧太后住所。是園內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
(展示樂壽堂內景屏風和樂壽堂外景)樂壽堂殿內及庭院的布置,突出了富貴長壽的主題。庭院內對稱排列了銅鑄梅花鹿、仙鶴和大瓶,取“六和太平”之意,栽植了玉蘭、海棠、牡丹等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殿內陳設對稱分布,富麗堂皇。
【探究一】對比頤和園和故宮的平面圖,政治活動區(qū)、生活居住區(qū)與故宮在建筑風格、布局上有何共同之處?體現(xiàn)了什么文化內涵?
生:略。
頤和園的生活居住區(qū)和政治活動區(qū)體現(xiàn)的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前朝后寢的布局體現(xiàn)了家國一體,國重于家的傳統(tǒng)理念。所以,一般我們也將政治活動區(qū)和生活居住區(qū)合稱為宮廷區(qū)。宮廷區(qū)的富麗堂皇、莊重威嚴又處處表現(xiàn)出封建禮制的森嚴和皇權至尊、君臨天下的氣派。
過渡:游覽完樂壽堂,從長廊的起點邀月門開始,就是風景秀麗的游覽區(qū)了,包括萬壽山前山景區(qū)、后山后湖景區(qū)和昆明湖景區(qū)。 1. 萬壽山前山
師:整個萬壽山景區(qū)由兩條垂直的軸線統(tǒng)領。東西軸線是一條世界上最長彩繪長廊。南北軸線是前山的一條中軸線,前山的主要景點都集中在這條中軸線上,依次為排云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下面我們邀請四個景點講解員簡要介紹下每個建筑的情況。
生1:長廊位于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余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
5
均取材于中國古典名著,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師:長廊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從建筑布局看,巧妙地建在山水之間,使湖山之間有了一個巧妙的過度。
生2:排云殿原址為乾隆皇帝為他母親所建造的大報恩延壽寺,后遭英法聯(lián)軍焚毀,慈禧太后在原址上改建排云殿,作為慶典和賀壽的場所。
據(jù)說慈禧太后原本想將排云殿作為自己的寢宮,工程尚未結束,慈禧太后就迫不及待地住了進去,結果當晚就生了一場大病,她突然想到,這里以前是大報恩延壽寺,會不會是因為在佛寺的舊址上建寢宮冒犯了神明,才染上了重病。于是,她把寢宮改在了樂壽堂。排云殿最終成為慈禧太后挙辦萬壽慶典的場所。
德輝殿是帝后去佛香閣禮佛前更衣和休息的宮殿。
生3:佛香閣矗立在21米高的臺基之上,八面三層四重檐,氣勢雄偉富麗堂皇,仿杭州六和塔修建,為古建筑精品。
師:是佛教場所,供奉各種神像。體現(xiàn)了仙山瓊閣的神仙意境。寄托封建帝后乞求佛陀庇護的愿望。佛香閣是頤和園中的標志建筑,在園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氣派。
生4:智慧海盤踞于全園最高處,外墻和屋頂都由彩色琉璃瓦裝飾,色彩富麗,造型莊重。整座建筑由磚石縱橫的拱券支撐頂部,不用枋梁承重,有“無梁殿”之稱。殿內供奉菩薩坐像;殿外壁面上還鑲嵌著千尊琉璃小佛像。 2. 后山后湖景區(qū)
過渡:看完智慧海,等待我們的是后山后湖景區(qū)。我們跟著視頻大飽眼福。 大家邊看視頻邊思考:后山后湖景區(qū)包含了哪些建筑風格?(播放視頻) 生:四大部洲是藏式寺廟建筑風格,蘇州街是江南水鄉(xiāng)風格,諧趣園是江南園林風格。 3. 昆明湖景區(qū)
過渡:今天我們就體驗一下皇上和太后的生活,從蘇州街坐船出發(fā),泛舟昆明湖上。我們掌聲邀請今天的導游給大家分發(fā)船票,講解景點!
【互動活動】 學生當導游,答題贏獎品 導游詞:
我們的船繞過萬壽山,引入眼簾的首先是在頤和園昆明湖的西北角的一艘船。
6
原稱石舫,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860年,石舫上的木質艙樓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這次園林重建時,石船得以修復,樣式也按照慈禧太后的喜好改為西式艙樓。它改名為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修好之后,這里成為慈禧太后品茶用膳、消暑觀景和中秋賞月的地方。
在我們的右側是湖的西岸,有一道西北逶迤向東南的長堤,為西堤。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蘇堤而建,堤上架有六橋;其中最美麗的就非玉帶橋莫屬了。它形似玉帶,造型優(yōu)美,給人一種優(yōu)雅的感覺。
昆明湖中共有三座小島,它們分別是:南湖島、治鏡閣島和藻鑒堂島。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大的南湖島。南湖島位于昆明湖的東南側,整個島嶼呈圓形,島上建有龍王廟、月波樓、云香閣等,四面環(huán)水。它和東岸的東堤之間由著名的十七孔橋相連。十七孔橋,仿照北京的盧溝橋修建而成,十七孔橋橋長一百五十米,寬八米,從中間向左右兩側數(shù)都是九個橋孔,九為最大,象征皇家的尊嚴。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往北看,昆明湖和萬壽山的全景就像一幅展開的畫卷呈現(xiàn)在眼前,湖光山色一覽無余。
問題1:園中唯一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筑是什么?
問題2:昆明湖上西提是借鑒了哪一名勝古跡而建的?昆明湖景區(qū)呈現(xiàn)什么風格
過渡:感謝導游的解說,到這里我們就幾乎游覽遍了整個頤和園。頤和園匯聚了各種不同的園林風格,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博物館。它憑借著高超的建筑技藝,造園技術,反映的建筑風格,文明的象征意義等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我們再看一個小視頻,大家好好欣賞下頤和園高超的造園手法。(視頻中解說頤和園借景手法)
師:除了園林風格和造園手法以外,頤和園還有哪些造園思想和實踐體現(xiàn)了杰出的園林藝術呢?
生:幾乎集中了中國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制……布局又處處從全局著眼…… 師:所以說,頤和園代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而頤和園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征,更在于它寓意于山水建筑的文化內涵。
7
【探究二】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本課內容,挖掘頤和園蘊含的文化內涵? 材料一:百善孝為先,以孝治天下,清漪園中體現(xiàn)的孝心,不僅是乾隆作為兒子心意的表達,也是作為君王的一種政治姿態(tài),以此將自己對儒家文化的推崇彰顯于世,而這種道德的宣揚,在大江南北的漢族民眾中更容易深入人心。
——頤和園系列紀錄片解說詞
材料二:對乾隆來說,清園也許不僅僅是他最鐘愛的園林,更是一座凝結著他的治國理念和政治理想的模型。清漪園匯聚了南北風光的精華,代表著清王朝域內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耕織圖里男耕女織的景象表現(xiàn)了首重農(nóng)桑、物阜民豐的經(jīng)済實力,秀華的南方水街與莊重成嚴的四大部洲相結合,體現(xiàn)了民族團結、文化融合和尊禮重教、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
——頤和園系列紀錄片解說詞
生:儒家文化、民族團結、文化融合……
頤和園中還處處蘊含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比如昆明湖中的三個小島就象征著神話中東海上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比喻園林如同人間仙境,也象征著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學。清漪園東堤之上有鎮(zhèn)水的銅牛,代表風調雨順。昆明湖西岸有耕織圖,展示男耕女織,兩者遙遙相對,象征著中華幾千年的農(nóng)耕文化。可以說,清漪園正是這乾隆心目中天朝大國理想社會的完美縮影。
(三)聆聽歷史回音
師:不幸的是,凝結著乾隆治國理念和政治理想的皇家園林清漪園,也見證了清朝的腐朽與近代中國的衰落。大家閱讀教材,梳理頤和園的修建歷史。
1750年,乾隆為母親祝壽修建清漪園;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洗劫焚毀;1886,慈禧下懿旨重修清漪園;1888,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yǎng)沖和之意);1900,遭八國聯(lián)軍破壞;1903,再次重修頤和園。
過渡:慈禧修建頤和園,是中國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不論是談慈禧,談頤和園,談北洋海軍,談洋務運動,還是談中日甲午戰(zhàn)爭,都往往要涉及這個問題。尤其是修園費用和經(jīng)費來源,一直是史學界研究的重點。
然而,慈禧修頤和園用了多少白銀,由于頤和園工程檔案已被銷毀,具體數(shù)字已經(jīng)無法確定,只能估算,因而有不同的說法。
8
【學術鏈接】 頤和園與海軍經(jīng)費之謎 老師這邊節(jié)選取一些常見的說法供大家參考。
材料一:時西后以游樂為事,自光緒九年經(jīng)營海軍,籌款三千萬,所購鐵甲十余艦,至是盡提其款筑頤和園,窮極奢麗。于是,光緒十三年后不復購鐵艦矣。敗于日本,實由于是。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
材料二:其中廣為人知的丑聞是,1894年秋西太后為慶祝六十大壽,挪用海軍衙門的經(jīng)費2000萬兩白銀修建了頤和園。
——【日】菊池秀明《末代王朝與清代中國》
當然關于經(jīng)費數(shù)量和來源也有別的不同說法,除了最多的海軍經(jīng)費以外,還有鐵路經(jīng)費、賣官鬻爵和官員認捐所得,也有人說頤和園并沒有挪用過海軍經(jīng)費,一切只是謠傳。
材料三:然而西太后自有辦法。這就是挪用海軍經(jīng)費和賣官鬻爵及百官的“報效”……而頤和園修建總費用更為巨大,據(jù)研究,僅動用海軍經(jīng)費即達860萬兩。
——孫孝恩、丁琪《光緒傳》 材料四:由于張之洞等踴躍認籌,竟籌集到二百六十萬兩一筆巨款,出于照顧慈禧太后畏忌輿論的考慮,以海軍衙門名義存天津洋行生息,名曰“海軍巨款”,以息銀按年解京,供園工應用,修園才算是在理論上有了固定的經(jīng)費來源。
——潘向明《論醇親王奕譞》
大家有興趣的可以下課去查找史料,寫篇小論文闡明自己的看法。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國弊民貧、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統(tǒng)治者貪圖享樂,造成了更嚴重的財政危機,直接和間接地干擾和破壞了北洋海軍的建設,為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埋下了禍根,延緩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四)守護文明瑰寶
過渡:歷史的迷霧層層撥開,擺在我們眼前的還有迫切的現(xiàn)實問題。 頤和園作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皇家園林,如何開發(fā)頤和園的文化價值、保護頤和園的文物古跡,讓更多的人欣賞、了解頤和園的美,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9
4.15日巴黎圣母院失火了,有著852年歷史的中軸塔在火中坍塌,這座已經(jīng)有八百年歷史的傳奇性建筑毀于一旦。網(wǎng)上有許多網(wǎng)友卻在叫好:燒得好,法國人以前和英國人一起燒了我的圓明園,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思維碰撞】我們如何反駁這些網(wǎng)友,讓他們明白保護世界遺產(chǎn)、文明瑰寶的重要性?我們應當如何做,才能避免災難再發(fā)生?(從政府、群眾等角度)
四人小組討論,一位同學記錄并發(fā)言,時間三分鐘。 生:略。
借用武漢大學教授的一段話:當時覺得圓明園燒了也沒所謂的人,跟現(xiàn)在那些覺得既然圓明園燒了,所以巴黎圣母院燒了也沒所謂的人,其實是同一群人。正如當時譴責燒圓明園的那個雨果,也正是熱愛著巴黎圣母院的那個雨果。
總結:人們對美的欣賞,不分國籍。人類文明的損失,也無分國內外。歷史是屬于民族的,而凝結歷史的那些美好與輝煌則屬于全人類,需要所有人去共同保護。我們不會忘記歷史,因為忘記就意味著背叛,但我們也不能記住仇恨,我們同法國人民一樣,對此次火災深感痛惻。
如果我們不著眼未來,每一次災難都將是另一次災難的起點。法國官方已開展修復重建工作,我們也應當未雨綢繆,積極行動,避免災難的發(fā)生。
最后我想說,歷史是民族的,但文化遺產(chǎn)是世界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產(chǎn),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六、板書設計:
賞園林絕藝
品文化內涵 儒家文化、文化融合、民族團結
護文明瑰寶 未雨綢繆 人人有責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