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追尋孔子的足跡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歷史選修4第二單元活動探究課追尋孔子的足跡-西藏 -林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追尋孔子的足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儒學的發展演變歷程,培養學生歸納、綜合、比較、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闡釋歷史發展規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搜集史料,互相探討,共享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運用史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知傳統文化的精髓,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同時讓學生主動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學習先哲為人、處世、做學問的道理,領悟人生的智慧,體驗生命的快樂,反思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 難點:評價孔子。 教學方式:
自主探究、搜集史料、小組談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教師:孔子到底長什么樣子?這是千百年來研究儒學的專家和愛戴孔子的人們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也一直是一個歷史之謎。孔子生活在兩千五百年前,我們今天見到的孔子形象,都是后世想象而來的。目前,有關孔子的畫像有100多個不同的版本。史書上對孔子形象的記載也是五花八門,有嚴肅的,有詼諧的,有美的,也有丑的。有人說,孔子長得很高,“九尺六寸”,將近2米21,只比姚明差5個厘米;也有人說,孔子長得很丑,雞胸駝背;為此,中國孔子基金會為了維護孔子的正面形象,特地發布了一個孔子標準像,結果引來一片爭議。很多人不服氣,孔子憑什么就是你說的那個樣子呢?那么,歷史上的孔子究竟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去追尋孔子的足跡。希望通過我們的學習,你能夠找到其中的答案。 (板書)追尋孔子的足跡
(多媒體展示探究目標)明確探究活動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過渡)課前分組討論,結合課本和搜集的資料,制作孔子重要活動的大事年表。第一組提交了一篇微課,現在我們來檢驗一下第一組的成果。 (板書)孔子生平及基本思想
教師:通過微課,我們基本了解了孔子的人生經歷、基本思想和主張。微課的內容非常詳實,我們給第一小組加上2分。(提問)有沒有對微課內容進行補充的同學? 生:中庸思想(教師對這一部分闡釋,盡量多的增加)
(過渡)為了檢驗同學們對孔子的基本思想的掌握程度,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游戲。
(游戲環節--我最欣賞的孔子格言)以黑板擦做簡單道具,擊黑板傳黑板擦,傳到的同學說出自己欣賞的格言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深化學生對孔子思想的理解,鍛煉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和古為今用的能力。)
(過渡)那么,春秋以后,人們是如何繼承和發展孔子思想的?讓我們再來看一段由第二小組錄制的微課視頻《儒學發展演變的歷程》。 (板書)儒學發展演變的歷程
教師:我們給第二小組加上2分。(提問)有沒有對微課內容進行補充的同學?
生:(太平天國時期,拜上帝教把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相結合;新文化運動時期,對儒家思想全盤否定。)
(過渡)這張表概括了微課里的基本內容,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字眼“喪家狗””,其實這是出自于《史記》孔子自嘲自己是喪家之狗。那么,孔子是喪家狗嗎?為什么?大家分組談論一下 (板書)評價
生1:孔子是“喪家狗”,因為他生不逢時,他的治世思想,在當時并沒能被世人普遍重視和接受。
生2:孔子不是“喪家狗”。他還有那么多學生,那么多追隨者、支持者。儒學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門顯學,這足以證明孔子并不孤單。
生3:我認為“喪家狗”是對當時孔子遭遇的最恰當的描述。“狗不嫌家貧。”狗餓死也不會背叛自己的主人,離開自己所在的窮家呀。孔子周游列國,四處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可當時卻沒有一個國家的君王愿意接受和采納他的治世方針。他把自己比喻成喪家犬,可謂對國家仁慈忠義之極,對民族仁慈忠義之極。
(過渡):(展示《喪家狗孔子》一書)支持孔子是喪家狗的同學們,我給你們推薦一本書《喪家狗孔子》,這是北大教授李零寫的。在這本書里,他認為: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喪家狗不是對孔子的侮辱,孔子周游列國而不得用,滿腔抱負學識無法發揮,可以說他無論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是沒有歸宿的。孔子內心其實很孤獨。所以,我們要讓孔子回家,回到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孔子回家》,這是我向同學們推薦的第二本書,由周熾成教授編寫、東方出版社出版。
(過渡)孔子自嘲自己是喪家犬,那么你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呢?
(評價人物的方法) 歷史階段,是否推動歷史,唯物史觀,一分為二。(以對梁啟超的評價為例,講解不同歷史階段對人物的評價應有所不同)
(分組討論,寫出自己的觀點,教師點評,結合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
(過渡):剛才同學們都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史論結合,談的很好!時代不同,立場不同,認識也不一樣。同時同學們對孔子的評價中都提到了儒家思想的現實意義。 (探究作業)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新時代還應該受到推崇嗎?
(結課):套用莎士比亞的話: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個孔子。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這么一個孔子: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會,一生都未放棄自己的夢想。最后,讓我們一起誦讀孔子經典,領悟人生智慧。(播放視頻,學生齊讀論語經典)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