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紅星照耀中國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紅星照耀中國》激趣導讀課教學_浙江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紅星照耀中國》激趣導讀課教學設計
【名著分析】 這是一部新聞通訊報告集,也是一部紀實作品,其最大特點就是“用事實說話”,同時這也是一本寫關于寫紅軍、共產黨和紅色革命的一本書,很多學生不愛閱讀,另外這還是一本將近500頁的厚厚的一本名著,加上很多內容的枯燥,學生很難堅持讀完。所以,如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如何引導學生從紀實文學的角度而不是把其當成歷史書的角度去閱讀這部書就顯得很重要。基于這些等等考量,我把這次導讀課定位于“激趣導讀課”,即激發興趣,寄語感動,給予方法,為學生下一階段的重新閱讀作個引領。 【教學目標】1.依據體式,緊扣特點,挖掘核心,為激趣導讀找尋“趣點”
2.立足課堂,用足核心,步步推進,為激趣導讀催化“興趣”
【教學準備】提前一周布置學生簡單瀏覽名著,提前一天印發“預習任務單”完成任務 【教學過程】
一、渲染背景,設謎激趣,導入教學。
師:今天,我們導讀的名著是——《紅星照耀中國》。這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那么其最大的特征是什么?今天,我們重讀這部名著有何價值與意義?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些背景資料。
屏顯(背景音樂):
一個特殊的時代 …… ……(詳細文字略,見PPT) 有這樣一個人 …… ……(詳細文字略,見PPT) 有這樣一本書 …… ……(詳細文字略,見PPT) 有這樣一種影響力 …… ……(詳細文字略,見PPT)
師:一個特殊的時代,一個特殊的人,一本特殊的書,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特殊的影響力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的來做一趟解謎之旅。
二、利用目錄,簡單回顧,初步感知
師:大家基本上都已經讀完了這部作品,那么這部書里面都寫了哪些主要的內容呢?可以聯系目錄來簡單的說一說。(預設:5-6名學生來回答)
師(小結):這既是一部記者采訪的新聞通訊報告集,也是一部記錄紅軍、長征、共產黨和紅色中國的一部紅色經典”(板書:紅色經典),
師(追問):那么,這部能產生剛才前面所說的如此巨大影響力的紅色經典的真正魅力是什么呢?屏顯(請生一起讀):
“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經久不衰的閱讀魅力?多少年過去了,它非但沒有在書山書海中淹沒,反而越發光彩地照耀著中國,我想它的魅力來源于一點——真實。” --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軒
2
三、選段閱讀,討論交流,探尋“真實”
師:那么,這‘真實’的具體魅力究竟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進入“選段閱讀,探尋‘真實’”這一環節,活動的形式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PK發言”。
師(小結)(屏顯見PPT):這部紅色經典的真實的魅力就來自于——‘紀實性與文學性的融合’,而這種‘融合’中不僅具有‘歷史的嚴謹和新聞的真切’,而且有‘客觀的報道和敏銳的洞察’,更有‘人道的關懷和文學的生動”,這些成就其實也正構成了這部紅色經典的文學價值(板書:文學價值)。而正是因為這些文學價值和成就,使得這部紅色經典出版之后,受到了傳媒紛紛好評:“紅星是多年來最大的新聞”,是“本世紀由記者完成的最偉大的獨一無二的功績”。“我想這份‘功績’就是來自于它的——‘真實’的魅力”,而正是由于這份真實的魅力,才產生了它在‘那個特殊時代’的“真實”的特殊的影響力。
屏顯:“真實”的特殊的影響力…… ……(詳細文字略,見PPT)(板書:政治意義) 四、聯系當下,意義追問,拓展“真實”
師:那么,這種“政治意義”在當下有具有嗎?1937年首次出版,80多年后我們重讀這部紅色經典的價值和意義又是什么呢?(預設點名3-4名學生發言)
屏顯: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毛澤東
師:對于這部書的記錄,長征是避不開的重要歷史事件,對于長征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呢?(預設點名3-4名學生發言)
屏顯:
“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冒險、探索、發現、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他們不論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絕不承認失敗——所有這一切以及還有更多的東西,都體現在現代史上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的歷史中了。”
——《紅星照耀中國·長征·舉國大遷移》P184
師(針對上述文字)追問:長征中“還有更多的東西”是什么呢?(預設點名3-4名學生發言)
屏顯:
“長征,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 ——斯諾
師(激情小結):是啊,‘長征’已不僅僅只是長征二字而已,長征里有豐富的內涵,長征已經具有了“象征”的含義:一部長征史就是一代人的革命史,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長征以信念和理想作為精神支柱,已經成為中國人民永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已經成為世界歷史和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特定的精神符號和生存標記。
3
沒有長征就沒有紅軍,沒有紅軍就沒有紅色中國,沒有紅色中國就沒有后來的新中國,每當我們想起談起長征,我們總是充滿著激情與力量,充滿著信念與理想,長征已經成為飄揚在人類文明記憶長河中的一條文化紅飄帶。
屏顯:
長征——象征 精神符號和生存標記 “文化紅飄帶”
師(小結):同學們,這就是“長征精神”,需要我們傳承,同學們,這就是這部紅色經典的“精神意義”(板書:精神意義)。
五、傳承精神,走進作者,感動真情
師:那么,除了長征精神值得學習和傳承之外,閱讀這部“紅色經典”,我們還可以學習什么呢?(預設點名2-3名學生發言)
屏顯:斯諾的照片(略,見PPT)
師:從作者斯諾的身上,我們可以學習什么呢?(預設點名2-3名學生發言) 師(小結):是啊,從斯諾身上,我們可以學習他的作為記者的職業的精神和對真理的探究的態度,1941年斯諾報道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而被蔣介石驅逐出境,這種捍衛新聞工作的原則的職業精神,使他后來被譽為了“新聞王國的普羅米修斯”;從斯諾身上還可以學習他的人道的關懷和對中國人民的‘深情的厚誼’。
屏顯:
職業的精神 真理的態度 新聞王國的普羅米修斯
人道的關懷 深情的厚誼
師:正是這份情誼,使得他在結束采訪回到保安即將“別了紅色中國”之際,留給我們一個無比感人的離別場景。
屏顯(師生合作誦讀):
“別忘了我的假臂!”蔡樹藩叫道。 “別忘了我的照片!”陸定一提醒我。 “我們等著你的航空隊!”楊尚昆笑道。 “給我送個老婆來!”李克農要求。 “把四兩可可送回來。”博古責怪道。 ——《紅星照耀中國·別了紅色中國》P402
4
師:是啊,正是由于這份深情厚誼,使得斯諾在臨終時留下——“我愛中國!”(屏顯)這樣令人動容的“臨終遺言”,他死后骨灰一半留在了當年撰寫這部紅色經典的燕京大學的未名湖畔。
六、導學追問,方法引領,重讀經典
師:閱讀這部“紅色經典”,我們還可以學習?……”(預設:短暫停留,生默默思考) 屏顯(直接呈現):
“認知過程的啟示” …… ……(詳細文字略,見PPT)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成長史” …… ……(詳細文字略,見PPT) 師(小結):經典的閱讀永無止境,《紅星照耀中國》的解謎之旅還需繼續,那么,怎么繼續呢?“這部‘紅色經典’,你還可以這樣去閱讀……”——目錄批注、人物海報、編寫劇本、思維導圖、講述故事、讀后感、拓展閱讀等。老師,“期待你們的——《紅星照耀中國》匯報展示課”。(屏顯)
七、板書設計:
紅
色經典
文學價值 政治意義 精神意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