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任務一新聞閱讀《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的有關知識,能說出新聞內容六要素和新聞內容結構。
2.能正出“蕪”、“朽”、“潰”、“荻”4個字音,說出“摧枯拉朽”的本義和比喻義。
3.結合新聞知識,理清文章結構層次,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
了解新聞體裁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結合旁批,分析消息的導語、主體及其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滾滾長江,不僅是激發歷代文人靈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業的戰場。想當年,諸葛亮羽扇綸巾,周郎火燒赤壁。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場激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戰役,在這千里長江上拉開了巨幕。毛主席下令: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這就是解放戰爭中極為重要的一次戰役——渡江戰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戰地報道《消息二則》。(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課前預習,自主學習
1、先讓我們了解一下課前布置的相關常識。 (1)毛澤東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澤東選集》中。
(2)背景資料:
1949年初,淮海、遼沈、平津三大戰役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取得勝利已成定局。但國民黨反動政府依然負隅頑抗,在對長江防線經過三個半月的苦心經營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定》。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立即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于該日凌晨發起了渡江戰役。
2.檢查預習,要求讀準字音:
蕪.湖(wú) 荻.港(dí) 殲.滅(jiān) 摧枯.拉朽.(kū xiǔ) 潰.退(kuì) 三、 朗讀理解,整體感知
1.自由誦讀這兩則消息,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朗讀第一則消息,結合旁批收集整理有關消息結構的知識點。
(2)從這則消息中,你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梳理新聞要素的
具體內容)
投影:
消息的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1)標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長江。 主體:渡江戰斗于……諸城進擊中。 背景:國民黨反動派經營……紛紛潰退。 結語:人民解放軍正……朱總司令的命令。
自主探究:跳讀課文,自主思考下面幾個問題,在課本的旁批中做好標注。5分鐘后小組交流,小組代表展示交流的成果。
(1)請結合這則消息的標題,闡明標題在消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結合內容從形式上、要素上、內容上理解其作用)
(2)根據這則消息的導語,思考新聞消息的導語有何特點?(從導語的位置、內容、作用與文題的聯系等角度思考)
(3)消息的主體有何特點?這則消息的主體可以分為哪幾層?請分別概括層意。
學生自主完成。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明確:
(1)標題: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題目,多為不加標點的語句,一般能高度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實,文中兩則消息的標題均從人物、地點、事件、結果四個方面揭示了新聞的核心內容。需要了解的是新聞有時還有引題、副題。
(2)《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長江
導語:一般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話,簡明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3)主體:是新聞的軀干,用充足的事實表現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主體共三層:
第一層:第②句,交代事件開始的時間、地點。
第二層:第③④句,從反面、正面敘述事件的經過和結果。 第三層:第⑤句,點明人物精神。 補充了解:
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有時明顯表達,有時暗含在主體中。
結語:消息結束時總結性的話,有時暗含在主體中。 四、達標測試 課堂小測題 5分鐘完成,訂正。 五、布置作業
在今晚的新聞聯播或今天的報紙上節選一則新聞消息,篇幅300字左右,準備組內的新聞發布會。 板書設計:
1消息二則 毛澤東
新聞的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從概括到具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