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送友人,李白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送友人.李白》重慶市 - 大渡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送友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意境,想象畫面,感受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2、過程與方法:同題擴讀,體驗本課學習的鑒賞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想象畫面,感受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步驟: 導入: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背李白寫的《贈汪倫》這首詩,你們想想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明確都透著對汪倫的依依惜別的情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透著不舍之情的詩歌---------《送友人》。(板書)
一、讀詩尋美傳詩情
詩歌需要朗讀,通過朗讀感知詩歌的情感,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我們在朗讀時要把握好詩歌節奏和韻律。請同學們細心地聽老師朗讀,注意停頓。出示節奏版詩歌
教師范讀詩歌。(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這首詩歌中,我們劃分的節奏首聯是二一二,其余幾句的節奏是二二一。大家嘗試著讀一下。
接著學生齊讀。
同學們讀得很好,讓我感覺到了這首詩歌的音樂性,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這么說?為了使詩歌聲調和諧,作者特別注意押韻, 看看每句話最后一個字。(教師課件顯示押韻,學生動筆找押韻的字。生找押韻,師在課件上標注出,并讓學生筆記)押韻有激發情緒情感的作用,讓詩歌的意蘊更加深遠,如同品茶,回味悠長,請大家注意押韻的字,我們再來讀詩,漸漸走入詩歌中。
二、讀詩品美賞意境
解題入詩:
1)詩題為《送友人》,從“送”可以看得出這首詩是關于送行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
2)詩中情景交融,同學們能不能用優美的語句說說每一句的大意? 比如首聯,我讀到了一脈青山橫臥在北邊的外城,一泓清水繞著城東
潺潺流動。學生說其他幾句話的大意。 引導學生說,并分析,分析詩歌
首聯:告別地點,景致優美 頷聯:與友話別,深情關切 頸聯:對仗工整,情意綿綿 尾聯:班馬長鳴,難舍難分
三、讀詩品美析詩意
大家說得很好,好詩不在解,而在悟。有些人把米煮成飯,而詩人把米釀成酒。我們跟隨李白一起品味一下這醇香的美酒吧! 例如:首聯寫送別之景,其中“橫”與“繞”寫得極妙。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巒橫臥于城北,潔白的河水從城東緩緩繞過。“橫”字勾勒青山的雄偉高大,這是一種靜態美,“繞”字描畫白水潺潺,繞過城邊的動態美,用詞準確而傳神。 請你靜靜地圈點批注,至少兩處。
“青”“白”顏色詞的選用的表達作用? 寫出了色彩明麗的送別環境。
詩人運用工整的對偶句,動靜結合,寫出了送別環境中山雄偉的靜態美和水潺潺流動的動態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雖是別離,卻全不見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反而給人以色彩明麗、節奏明快的感覺。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孤蓬”,指飄飛的蓬草,無依無靠,飄泊不定。要離別出發的
人,就如蓬草。離開了家鄉也就如同離開了根,隨著生活遭遇之風而飛轉,前路漫漫在何處?一“孤”字,憐惜愈甚。此聯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飄泊天涯的深切關懷。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隨風飄浮的那一抹浮云,好像友人即將遠離,行蹤不定,任意西東;天邊那一輪橘紅的夕陽慢慢落下山頭,似乎不忍匆匆離開大地,它也好像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了依依惜別之情。
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詩人表現這種感情的手法是怎樣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寫了一幅離別的畫面,表達了對友人的留戀之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蕭蕭,疊詞,
我們會發現本詩結尾有什么特色? 以場景作結,襯托手法。 進而討論,效果如何?
班馬,離群的馬。詩人離別之情卻不明說,卻以寫馬襯托。連馬兒臨別之時也不禁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四、美詩美景情滿懷
這首詩新穎別致,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明麗。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而又豁達樂觀。請同學們仿照詩歌的這種寫法,描寫一段離別的場景,不出現分別、離別的等相近的詞語。
結束語:讓我們用筆尖涓涓流淌的情意傳遞我們心中的話語把,帶著崇敬之情來朗讀詩歌,讓美好伴隨我們一路前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