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寫作,學寫游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寫作學寫游記-溫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寫作學寫游記-溫州市實驗中學
尋城記
——學寫城市游記
溫州市實驗中學 【課題說明】
本課選題源自統編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寫作“學寫游記”。為什么不寫“山水游記”而學寫“城市游記”呢?這是基于我授課的學生多為“城居者”,忙于學業的他們久居城中,與山水有距離感的學情。也是基于我國古代游記作品更多關注山水自然,而當代越來越多游記作品開始著眼城市之游的現實。 【教學設想】
1.解決游記“寫什么”的問題。游記就是記下自己游走時的經歷和感受,“所至”、“所見(聞)”、“所感”構成了游記的主要內容。
2.解決游記“怎么寫”的問題。游記以游蹤為線索,但在邏輯上體現的是對一個地方的發現過程;在描寫“所見”時,要抓住特征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細節描寫;同時還要在描寫中融入個人的感受和思考,即“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思考”;更要引導學生從“眼睛的看見”轉向“心靈的看見”,打開心靈的視角,去看見更多“看不見”的風景人物和感受。
3.解決游記“為什么寫”的問題。游記是一種既指向對外又指向對內的作品。對外面向讀者,帶著讀者去發現。對內指向自己的內心,發現所寫之地對于自己的中心意義,從而重新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自學,掌握游記寫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巧。
2.通過課堂上的指錯、改錯,學會將課前學到的游記寫作技巧運用于寫作實踐。 3.通過對比、討論、點撥,理解游記是一個從“眼睛的發現”到“心靈的發現”的過程,引導學生站在心靈角度審視“人和城市”的關系,思考城市的中心意義,寫出有思考力的游記作品。(這是本課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學:學生完成課前預學單(閱讀游記寫作指南,談對游記的認識和理解) (二)課前聊課:
教師和學生聊天,聊課,聊游記。
課前讀了那么多關于游記的資料,那么你覺得游記是什么?寫好游記的關鍵是什么? 這節課我們學寫游記,但游的地方有所不同,是游城市。引出課題“尋城記”。 (三)游記該寫什么
深圳那么大,我最該去哪里游呢?請你從游記寫作的角度,告訴我。 請學生上臺寫一寫。
詢問推薦標準。引導城市游記選點指向地標性、富有特色的景物。
進一步引導:是“我”要游深圳,要考慮“我”的因素,選能打動我的景物。 根據老師是第一次來深圳的溫州吃貨,學生繼續優選。
教師小結:城市游記的選材原則是人+物,要考慮那些能體現城市特色的,又能打動人的景物來寫,如此你才能帶著讀者去尋找去發現這個城市。 (四)游記怎么寫
1.教師出示自己的深圳吃貨游
2.教師展示自己的吃貨游記《尋味深圳》(只有游記的外殼,形同流水賬) 教師深情并茂地朗讀,然后請學生點評。
來深圳之前,聽朋友說,深圳其實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深圳的味道在哪里呢?我開始了尋味深圳之旅。
早上乘地鐵去鳳凰樓喝早茶。要地道的廣式例湯,還有中西合璧的脆皮叉燒包,味道超贊!
中午去水圍村吃農家樂。我去阿殳粥館喝海鮮粥,還叫了鐵盤蒸雞,蒜蓉豆苗。在這里吃飯很有深圳老漁村的味道呢。
晚上我去了東門老街,這里集中了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大到鮑魚燕窩,小到沙縣小吃,天南海北,都可以吃到。深圳,不愧是個移民城市,想吃啥有啥。
深圳的味道真不錯。我愛深圳,我愛深圳的味道! 學生可能指出的問題: a.沒有重點,寫成了流水賬;
b.沒有細節描寫,缺乏畫面感,不能讓讀者感覺自己真的到了那個地方 c.感情很蒼白很突兀,缺乏鋪墊,沒有在描寫中融入情感
教師板書小結:寫游記要重點突出,要有細節描寫,要融入感受,對情感有所鋪墊 3.教師邀請學生和自己一起修改,以師生同時PK寫作的形式。(6-7分鐘) 學生小組交流作品,推選一篇和教師PK。
教師先讀作文2:(只有舌尖上的味道,沒有心靈感受到的味道)
中午去水圍村吃農家樂。“吱嘎”一聲,推開阿殳粥館的木門,舊時漁村的氣息就迎面而來。點一鍋海鮮粥,晶瑩的白米,配上紅紅的蝦蟹,碧綠的香菜,養胃又養眼。招牌菜是鐵盤蒸雞,嫩黃的雞皮,緊實彈牙的雞肉,吃到嘴里Q勁十足,滿嘴余香。這頓午飯讓人徹底吃出了深圳老漁村的土味。
學生讀自己的作品。 學生可能給出的評判:
a.老師的味道只是舌尖上的味道,XX寫的還有用心體會的味道。 b.老師只是寫我眼前的,而XX同學卻以現在的眼光去看過去。
教師引導:尋找不僅是眼睛去尋找,還要心靈去尋找。不僅是眼睛看見,還要心靈去看
見。心靈的視角不一樣,眼睛的看見也不一樣。 (五)游記為什么寫
1.教師出示朋友圈“因為一鍋粥,愛上一座城”。討論:哪一條是最佳點評?為什么? 達成共識:“好好吃啊”只是眼睛的看見,“這粥就像深圳,溫厚而寬容”是心靈的看見。 2.角色代入。
假設你是:a.第一次到深圳的外地老師 b.被作業困在家里終日不抬頭的學生
c.明天即將離開深圳回老家去的學生 d.離開深圳多年才剛剛回來的村民
現在你們游深圳尋到這一碗粥,你是什么感受? 教師以采訪形式請學生以不同角色談感受。
預設1:明天就要離開深圳回老家了,臨行前吃著這碗粥,對深圳有什么感受? 預設2:你離開深圳多年才剛回來,現在重新吃到這碗粥,你感覺深圳? 預設3:每天忙著刷題的你,難得出來吃碗粥,你對深圳的感覺是? 預設4:你第一次來深圳吃到我們深圳的粥,你的感受?
教師小結:同一座城市,對不同的人意義都不同。寫游記,要去發現你所寫的地方的中心意義。捋清這個問題,我們的游就會不僅有眼睛的看見,還會有心靈的看見。
3.學生二次寫作
請你根據自己的角色,在剛才所寫片段的基礎上,加入“心靈的看見”。(6分鐘) 學生呈現作品,現場朗讀,學生用掌聲來評判,他是否尋到了這座城市。 展示2-4位學生作品。
教師點撥小結:尋城,其實是尋什么?(讓學生上來寫一寫) 尋城,是尋心,尋愛,更是尋我,是尋找靈魂深處的自己。
小結:在路過而不進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種模樣;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來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種模樣;人們初次抵達的時候,城市是一種模樣,而永遠離別的時候,她又是另一種模樣。 ——意大利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愿你的生命中,永遠有一座屬于你的城! 【板書】
尋城?——————————尋心、情、愛、思……我! 人+物(有特色、打動人) 學生推薦 突出重點,描寫細節
游城地點 融入感受,鋪墊情感
看見(眼睛)——看不見(心靈)
【課后作業】
1. 推薦閱讀:《看不見的城市》(卡爾維諾)、《讀城》(謝有順等)、《讀城記》(易中天) 2. 城市游記寫作:寫一篇城市游記,可以是你生活的這座城市,可以是你路過的某座城市,
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一座城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